圓形織機是什么時候發明的?
圓織機用于編織筒布。圓織機的經紗架上有許多紗錠,依據編織布幅寬和扁絲寬度,使用規定范圍數量的經紗.經紗進入圓織機前,由經紗的棕框對經紗進行交叉開口,緯紗梭子在交叉開口中作圓周運動穿過經紗,編織成筒布,那么它是誰發明的呢?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圓形織機的由來,一起來看看吧!
圓形織機的由來
英國人威廉·李的長統襪織機,優點很多,一直在歐洲各地應用。但這種織機織出來的長統襪有一個避免不了的缺點,就是每只長統襪都有一條從頂到底的長長的縫線,這既影響美觀,穿著又不舒服。這個問題直到200年以后才在法國得以解決。1798 年,法國人德克普瓦向政府申請了一項可以織出無縫線長襪的圓形織機的專利,但他沒有作出機器。里昂的奧貝爾根據這項專利制出了這種機器,并參加1802年的工業展覽會。首先在工業中普遍使用這種機器的不是法國人,而是英國人。直到1830年,法國才慢慢普及起來,進而又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一位鐘表匠雅坎在1837年成功地改造出一部小筒經織機,不過他的經織機并不織襪子,而是織一種尖頂小圓的傳統睡帽,這種睡帽投入市場后非常受歡迎,不久就脫銷了。而另一位法國人佛朗索瓦一安貝爾·吉萊則異想天開地制造一種需要4個工人操作、直徑達2米的巨型筒經織機,它裝備有10個小型套口機、3432根織針。
圓形織機的發展
圓織機的經紗架上有許多紗錠,依據編織布幅寬和扁絲寬度,使用規定范圍數量的經紗.經紗進入圓織機前,由經紗的棕框對經紗進行交叉開口,緯紗梭子在交叉開口中作圓周運動穿過經紗,編織成筒布. 一臺<愛尬聊_尬聊生活>圓織機有幾把梭子,就有幾條緯紗同時織入.對于平織布,可用平織機,片梭織機,噴水織機編織.早些時候,國內的圓織機均為仿造國外進口的圓織機,但上世紀九十年代,這一狀況逐步改變,我國首次誕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圓織機,并于1991年、1993年、1997年相繼推出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圓織機,2000年8月更是開發成功集多項先進技術于一體的世界首臺十梭超級圓織機SPCL-10/6000,即第五代圓織機,隨后2005年1月,世界首臺十二梭超級塑料圓織機誕生,并交付用戶。四年之后的2009年11月,世界首創巨型十六梭塑料圓織機SPCL-16/10000接受訂貨至此我國圓織機水平已穩居世界領先水平
圓形織機的保養
1. 完緯傳感器:定期清洗檢測器護蓋,機器運行時,確保白燈一直亮著,檢測器按照紅外線原理設計,耀眼的燈光會影響傳感器的性能,盡量在機器附近只使用日光扥管,如紗錠表面發亮,檢測器或許無法準確工作,避免使用鋁制紗管或黑色紗管,黑色的紗線會使檢測器無法工作。
2. 斷緯傳感器:在圓織機正常的運轉中,當緯線應外力原因而斷裂時,傳感器檢測到信號后,傳給控制器,控制圓織機停機,如果緯線斷裂,機器不能自動停機:點動機器,使其中一把梭子的導紗管運行至傳感器下方,手動快速扯斷緯線,使鋼珠進入傳感器的檢測范圍,此時如果傳感器紅色指示燈不亮,應調整傳感器位置直到紅色指示燈亮或更換傳感器。
3. 主速檢測傳感器:機器正常運轉中,如果提升變頻頻率跳動范圍較大,可能是傳感器因為震動而對主機轉動漏檢,此時需要調整傳感器的位置,使傳感器的頭部對準齒盤,然后觀察提升變頻頻率,如果在較小范圍內跳動,即可,多次調整后仍不能達到效果,更換傳感器。
4. 提升檢測傳感器:如果人機界面不能準確記錄產量,檢測接線是否正確,如接線正確,調整傳感器位置,運行機器,觀察指示燈是否閃爍,如不閃爍,考慮更換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