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跟腱炎的原因是什么,飲食需要注意什么??
跟腱炎是發生在跟腱的炎癥。跟腱是從腓腸肌延伸到跟骨的堅韌帶狀組織。在足接觸地面時腓腸肌和跟腱可使前腳掌下降而當足將離開地面向前跨步時又可使足抬起。當作用于跟腱的應力超過了跟腱本身的力量時就會發生跟腱炎。
主要原因
1、運動損傷。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過度使用可導致跟腱內的纖維發生慢性損傷,如超負荷的運動、頻繁在硬性地面如公路上奔跑、爬山等<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均可引起跟腱炎,大約有11%的病人因跑步之類的運動損傷引發跟腱炎。
2、身體沒活動開或還沒有調整好。如果身體狀況不適、沒有活動開或者還沒調整好就開始運動,尤其是諸如籃球、網球等需要頻繁地停止、啟動以及跳躍的運動,很容易發生跟腱炎。
3、鍛煉太多、太頻繁。如果剛開始一項新的鍛煉計劃,在鍛煉前后一定要進行伸展運動;開始活動的時候要緩慢進行,逐漸增加運動量,而不要太追求進度。如果進行跑步鍛煉,過多的上坡跑比較容易導致跟腱炎。
4、扁平足。扁平的足弓會增加發生跟腱炎的風險,這是因為在行走時,扁平足會導致跟腱承受額外的壓力。如果有扁平足,最好穿足弓處有支撐的鞋子,以避免跟腱的進一步惡化。
治療方法
1、中藥治療:外敷跟腱骨方世醫貼:直接作用于跟腱肌表可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
2、物理療法:在膝關節伸直的情況下讓腓腸肌伸展,以及在膝關節略彎曲的情況下讓比目魚肌伸展。力量加強訓練、超聲療法以及電刺激療法也都可以被應用于物理治療之中。
3、使用支撐墊:支撐墊可以抬高腳踝,以減少對跟腱的拉伸。醫生還可能讓在夜間睡眠時使用夾板,以保持跟腱固定。
4、手術治療:如果這些治有效果不明顯,可能需要做手術來切除跟腱周圍的炎癥組織。但是,這往往是最后一種手段。
日常護理
1、運動前要熱身,運動要逐漸停止下來,運動后做適當的放松活動
2、經常做腳底蹬踏動作,增強跖腱膜的張力,加強其抗勞損的能力,減輕局部炎癥。
3、運動時穿合適的鞋子。穿鞋不要超過建議的壽命,鞋的壽命取決于運動的頻率、運動的地面和運動的條件。
4、經常牽拉和加強小腿肌肉訓練,在日常運動中逐漸增加登山、爬樓梯項目。如果需要,可逐漸增加速度和距離。
5、只要疼痛存在,就立刻停止跑步,而以騎自行車作為跑步的替代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