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自習室成創業熱門之一 你會為學習氛圍買單嗎??
人們在山東省青州市了解北游共享自習室學習。王繼林攝影
明亮的護眼燈、舒適的座位、全天循環的新風系統、完整的學習用品和免費提供的茶飲料……近年來,共享自習室在全國各大城市著火,成為考生追逐夢想的新依據地,成為眾多創業者的新寵物。
美團發布的2020年《暑期教育行業復蘇大數據報告》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共享自習室成人訓練搜索增長率居首位,比去年同期流量增長了10倍以上。在許多行業因疫情進入低谷的現在,共享自習室為什么如此受歡迎?能實現可持續發展嗎?
共享自習室越來越受歡迎
小而溫暖的空間,排列座位錯誤,專心讀書的人,整個房間只能聽到翻書的聲音。
這是一個共享自習室。進入這個房間的人,有些大學生準備參加研究生入學考試,公務員入學考試,有些工作人員下班后為自己充電,有些工作人員被家長送去做作業。他們每天花50元到100元左右,可以為自己找到安靜的學習天地,做月卡、季卡、年卡,價格更便宜。
國內共享自習房,最早于2014年成立于廣州,之后開始陸續出現在全國各個城市,2019年全國新增了近千家收費自習房。據大眾點評數據顯示,目前沈陽、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共有自習室均超過200家,其中沈陽已超過360家,數量居全國第一。
這些自習室的設計布局大致相同。一兩百平方米的空間里,設有幾十個座位,并根據不同人對環境的不同需求作了簡單劃分,比如類似圖書館的開放式書桌和用隔板隔開的獨立暗格,以及“鍵鼠區”和“靜音區”等。每張桌子都有插座和臺燈,設置了獨立的儲物柜。自習室內還設有休息區,還提供耳機、打印機、充電寶等常用設備。
一家共享自習室的管理人員告訴記者,疫情防控期間停業兩個月,<愛尬聊_尬聊百科>但復業后自習室客流穩定,上座率可達70%,晚上和周末人數相對較多,其他時間相對寬松。
尋求自己的獨立空間
不能在家學習。為求職考試準備的黃涵告訴記者,最近她每天都來自習室學習。分享自習室的學習氛圍比家好,裝修、光線、環境舒適,在這里學習效率高。
過去,黃含也在周邊的學校摩擦自習室,去公共圖書館學習。但是,防疫期間很多學校都關閉了。離我家最近的圖書館不能預約,她不得不開始花錢買座位。幸運的是,分享自習室一小時十元左右的費用讓她覺得還能接受。
北京元氣自習室創始人陳蘇明告訴記者,自己最初是因為學習找不到自習室,后來創建了共享自習室的想法。
分析師指出,受新冠肺炎流行的影響,世界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企業大幅度裁員,中國應屆畢業生數量增加,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就業壓力,考試研究、考證成為提高自我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數據顯示,中國研究生考試人數逐年增加,2020年考研人數為341萬人,但全國平均每43.9萬人共有圖書館,公共自習空間不能滿足社會需求。正是公共資源供不應求催生了中國共享自習室的發展。
除了滿足學習需求外,自習室還滿足了人們對私人空間的渴望。根據艾媒咨詢調查數據,43.2%的消費者共享自習室的主要目的是尋求自己的獨立空間。對此,黃含深感到在自習室感到安心,不受干擾就能全身心投入,在這里真正做自己。現在競爭太激烈了。陳蘇明告訴記者,過去精力充沛的自習室是附近兩棟辦公大樓唯一的共享自習室,最近大樓又開了4家,分流了很多顧客。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共享自習室存在同質化嚴重等問題,未來可根據用戶需求細分市場,開展跨境經營、共享空間聯營等,通過智能化和社區化降低經營成本,探索多種盈利模式,實現行業良性發展。
快速發展的自習室也帶來了新的管理問題。目前,自習室大多分布在辦公樓或居民住宅區,一些自習室存在消防等安全隱患。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數字經濟與法律創新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許可認為,要維護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有關部門加強監管,通過提前備案、完善社會信用評價機制等手段,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