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美國中期選舉之后 世界會走向何方??

第一財經,今天,全世界都在盯著白宮。

為什么?

四個字:中期選舉。

這次選舉的背景比過去復雜得多。大家一定知道為什么,美國和世界的現狀,比如高通脹,能源危機,糧食危機,經濟衰退,大國博弈,地緣政治沖突。

美國這次大選,很可能決定拜登總統、民主共和兩黨、美國社會乃至世界的下一步走向。

#01

誰贏誰輸?

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不贊成拜登處理犯罪、移民和通貨膨脹的方式,他們對經濟的悲觀情緒正在上升。選民很可能通過投票反對執政黨來表達他們對國家發展方向的不滿。

目前,拜登的支持率仍處于較低水平,接近他擔任總統以來的最低水平40%左右。那時候拜登在總統任上,支持率高達55%。折騰了一年多,事情有了變化。

如今,無論是政界還是商界,都普遍預計民主黨將失去眾議院的控制權。參議院繼續持有理論上是可能的,但只是理論上。無論如何,拜登都有可能成為一個“跛腳總統”。

自二戰結束以來,美國已經舉行了19次中期選舉。在其中的17個州,總統所屬政黨在眾議院的席位有所縮減,平均損失27個席位。只有在1998年和2002年的中期選舉中,總統的政黨才獲勝。

但是那兩次,有點出乎意料。

1998年,這是因為選民厭倦了共和黨對時任總統克林頓的彈劾。人們雖然不滿撒謊的克林頓,但更不滿白宮里沒完沒了的宮斗。還有一次是2002年,“911”恐怖襲擊后,美國人在國內遭遇“非常時期”,表現出強烈的愛國熱情,表現出對布什政府反恐政策的支持。

這次既沒有無聊的宮斗,也沒有共同的敵人,歷史顯然不可能重演。

要知道,拜登上臺后最大的兩個動作是,一個是搞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扶持新興產業,大力把制造業搬到美國,不管是不是他自己的;另一種是全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

這兩個都是一流的燒錢工作。

沒錢怎么開展這項工作,真的很頭疼。

#02

“傻逼,關鍵是經濟。”

克林頓曾在1992年大選中說過一句名言:

“傻逼,關鍵是經濟。” <愛尬聊_創建詞條>

美國中期選舉之后 世界會走向何方??

回顧當年的一幕,很多人可能都沒有想到,出身卑微的來自阿肯色州的年輕人克林頓能在鼎盛時期擊敗老布什。

你知道,老布什是一顆非常耀眼的政治明星。他接過里根的衣缽,拆除了CCCP,拆除了柏林墻,贏得了海灣戰爭。

然而,克林頓繞過了老布什的鋒芒,直奔他的軟肋——糟糕的經濟表現。

當時的美國經濟有多困難?

隨便說一個數字,大家都會感受到。

1991年,美國經濟出現1.2%的負增長,創下美國戰后最低經濟增長率。這一切都源于“里根經濟學”的后遺癥。在前期成功將美國帶出“滯脹”的泥潭后,后期又出現了債務赤字高、外貿赤字高、失業率高、人均GDP增速下降、制造業生產下降、經濟競爭力下降等問題。

美國經濟的困境也可以從另一個數據中看出。1981年,美國是世界頭號債權國,但1986年,美國突然變成了頭號債務國。“里根經濟學”提倡的減稅,以及龐大的軍費開支,讓美國在80年代末背上了5000億美元的外債,這比美國歷史上歷次赤字的總和還多。

老布什任期內基本延續了里根的經濟政策,但海灣戰爭帶來的軍費開支和財政壓力迫使他屈服于國會壓力,同意增稅。

到了1990年,經濟下滑越來越嚴重。大量的公司和個人因為債臺高筑而破產,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越來越絕望。老布什,他很深沉

最終,依靠“經濟”的口號,克林頓擊敗老布什,入主白宮。當然,他也不負眾望。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改革和對IT產業的大力支持,美國經濟復興,主導了整個90年代中后期,引領世界進入互聯網時代。

現在,美國的經濟狀況和老布什的困境有很多相似之處。

外面發生了俄烏戰爭,攪動了整個歐美乃至全世界。高通脹、衰退、利率上升,美國經濟面臨“雙殺”風險。如果說之前沒有太多感覺的話,現在真的有點涼了。

近日,美國科技巨頭紛紛宣布,要么凍結招聘,要么直接裁員。

蘋果、高通和亞馬遜都說他們不招人。在線支付巨頭Strip和打車軟件巨頭Lyft已經直接裁員,一家裁員14%,另一家裁員13%。呼聲最高的是Meta,本周將進行史上最大規模裁員。

業績不佳是他們選擇停止招聘裁員的“罪魁禍首”,背后是不景氣的經濟。

如果我們不能迅速扭轉局勢,控制通貨膨脹,讓經濟恢復增長,讓人民的生活回到正軌,那么無論戰略利益有多大,無論花言巧語有多么宏大,我們都無法攪動選民手中的選票。

另一方面,拜登除了為美聯儲和財政部安排工作之外,沒有做多少處理經濟問題的工作。作為傳統的美國政治精英,拜登或許可以應對地緣政治的挑戰,但在經濟領域并沒有太大的優勢。

#03

特朗普回歸?

在美國政客為中期選舉站臺拉票之際,前總統特朗普也頻頻亮相。今天,他還宣布將在15日發表“重大聲明”。基本推測他可能會宣布參選2024年總統大選。

這絕不是空穴來風。

要知道,特朗普在2020年大選失利后,折騰不休,拒不承認失敗,要求重新認證選舉結果,最離譜的是,煽動示威者闖入國會鬧事。

卸任后的特朗普依然很活躍,經常批評拜登沒有能力治理好國家,表現出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表示要把美國人民從泥潭中拯救出來。

不過,說到經濟,特朗普真的很擅長。

2017年上臺后,大力推動減稅政策,使美國經濟騰飛。2017年至2019年,美國GDP增速分別為2.2%、2.9%和2.3%,平均為2.46%,高于上一屆奧巴馬任期。如果不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2020年GDP萎縮2.8%,川普任內的經濟成就足以證明“沒有人比他更懂經濟”。

不管怎么說,如果2024年特朗普再次贏得大選,解決經濟表現不佳或許是件好事。但對于其他問題,則充滿了不確定性,比如大國博弈的水平。在第一個任期,特朗普已經展示了他簡單粗暴地處理地緣政治和國家貿易問題的“能力”。

當然,現在說誰會贏還為時過早。特朗普能否再次被共和黨選為總統候選人,還是一個很大的未知數。

#04

標簽

美國中期選舉本身沒什么新鮮的,但這次之所以如此廣泛關注,還是因為依然令人焦慮的世界局勢。或許多年后回想起來,這次選舉才是一些重要事件的決定性因素。

這次選舉對美國乃至整個世界的影響主要在兩個方面。

首先,拜登政府在處理國內問題時將面臨許多障礙。如此棘手的經濟問題如果得不到有效解決,拜登政府的處境將非常艱難,全球資本市場也很難上漲。

第二,按照美國政治的一貫風格,當國內施政困難時,注意力就會轉移到外部世界。更重要的是,關稅、對外制裁這種事情,不需要國會批準,總統就可以實施,在現在地緣政治焦慮的情況下,很容易加劇緊張局勢。

這些,對于整個世界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編輯 舉報 2022-11-10 11:35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