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支票何時兌現 多國人士:發達國家不要空喊口號???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舉行。在本次大會上,與會人士指出,早在2009年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達國家就做出承諾,到2020年每年向發展中<愛尬聊_百科詞條>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氣候資金支持,但至今沒有兌現。
與會人士紛紛敦促發達國家在氣候問題上兌現出資承諾、不要空喊口號。
南非總統 拉馬福薩:發達經濟體有很大的責任對那些最需要資金的國家履行諾言,對在氣候變化中遭受了最嚴重的環境、社會和經濟影響的國家履行諾言。
聯合國國際農業發展基金親善大使 埃爾巴:那些真正需要資金的脆弱地區并沒有得到(發達國家承諾的)氣候資金,我們需要的是行動。我們進行了很多規劃,展開了很多商討,但是做出的承諾現在就需要兌現,這不是可以拖到日后的事,因為我們都知道氣候變化此時此刻正在發生。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前執行秘書 尼亞卡賈:結合過去一年我們經歷的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的沖擊來看,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加強行動,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具體而連續的框架令各方履行其責任。而一個國家一旦作出承諾就需要去履行,這是一個可信度的問題,發達國家此前口頭上都是承諾,行動上卻沒有履行承諾。
西方國家在減排問題上“開倒車”遭批評
在本次《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上還有聲音指出,自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為了應對能源和財政困境,西方部分國家重新轉向傳統的煤炭發電。英國計劃今年冬季繼續讓燃煤電廠運營,不再按原計劃把它們全部關閉;德國也在恢復燃煤電廠;歐盟從澳大利亞、南非和印度尼西亞進口的動力煤增加了10倍以上。
西方的這種倒退行為遭到與會人士批評,有代表表示,每個國家都有自己要優先處理的問題,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上,所有國家都應以超越本國的視角來看待。
(原標題:氣候資金口頭支票何時兌現?多國人士追問發達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