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套已設好,一步步請君入甕,解析西班牙懸疑片《看不見的客人》?
想象一個不能從里面打開的房間。只有一個被殺的女人和一個堅稱兇手是別人的男人。警察搜查了房間,在房間里沒有發現第三個人的蹤跡。那么兇手是怎么做到的呢?讓我們跟隨這部電影去尋找答案。
電視播出了著名攝影師勞拉遇害的消息。警方確認兇手是勞拉的情人:著名企業家多里亞。
面對指控,多里亞堅稱自己是被陷害的,這就是為什么她請求從未輸過官司的律師古德曼幫助。古德曼告訴多里亞,一名決定性的證人現在正前往法庭指控多里亞,但多里亞的證詞目前不可信。古德曼來這里是想讓多里亞告訴她更多的案件細節,以便幫助她推翻這個案子。證人將在三小時內出庭作證,所以他們必須在三小時內解決一切。
于是多里亞開始了他的演講。多里亞和勞拉一直保持著戀人關系。這次會面后,他們想結束這種地下關系,但他們被神秘人發現,并要求10萬歐元的封口費。否則,他們會舉報他們。多里亞和勞拉別無選擇,只能按照神秘人的要求來到酒店房間。
然后多里亞從后面被擊倒,當他醒來時,他發現勞拉已經死了,很多現金散落在她的尸體周圍。通過檢查,警察發現房間的窗戶無法從里面打開,只有多里亞和勞拉從門進去。各種跡象表明多里亞是兇手。
古德曼聽后告訴多里亞,客戶有兩種,一種不愿意審查案件但會如實陳述,另一種自以為是,自以為聰明,多里亞屬于第二種。多里亞不相信,甚至生氣,直到古德曼拿出一份報紙,丹尼爾不見了,多里亞看了看秒表,開始第二次陳述。
像第一種說法一樣,多里亞和勞拉是戀人。三個月前,多里亞以出差為借口與勞拉進行了一次私人會面。沒想到,他們在開車時與丹尼爾相撞。多里亞的車拋錨了,丹尼爾失去了生命。
這時,一個開車的路人經過,他們采取行動避開路人。
之后,他們決定什么都不做,帶著人和車把丹尼爾推進了河里。
當多里亞去洗車時,勞拉坐在車里等拖車。一位自稱知道怎么修車的老人路過,主動提出幫勞拉修車。然而,修理設備在家里,所以勞拉不得不坐上老人的車,通過交談得知老人是一名汽車工程師,他的妻子是一名優秀的演員。當勞拉到達老人家時,她發現丹尼爾是老人的兒子。勞拉很膽小,修車后就離開了丹尼爾家。
多里亞和勞拉分手后,勞拉通過在銀行工作的丈夫將公款轉到了失蹤的丹尼爾的銀行賬戶上,從而偽造了丹尼爾卷錢逃跑的假象。
多里亞向古德曼暗示,被酒店殺害的妻子可能是一名路人。他知道這兩個人的信息,大概猜到他們是殺人犯。殺害勞拉的動機是勒索。古德曼直言故事有三個漏洞:1。威脅短信有什么意義;2.兇手為什么來要錢?3.路人是如何自由進出酒店的?多里亞無法回答。
古德曼談了自己的想法,丹尼爾的父親才是殺害勞拉并在潛伏酒店將他擊倒的真正兇手,并提出證明多里亞無罪的唯一方法就是證明丹尼爾的父親殺害了勞拉,丹尼爾父親沖動之下為兒子報仇的動機非常合理。
但這份聲明也承認多里亞和勞拉喬裝殺害了丹尼爾。多里亞提議如何解釋丹尼爾的父親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進出酒店。古德曼拿出案件現場的報紙,里面突然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丹尼爾的母親。
古德曼接著講述:丹尼爾的母親是一名酒店員工,丹尼爾的父親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提前溜進房間并不難。于是但以理的妻子從外面打開窗戶,但以理的父親逃脫了,這樣動機和手段都可以解釋。這時,一個微妙的故事產生了。丹尼爾案件發生時,多里亞偽造了案發時在巴黎的證據。他可以用這些證據證明,丹尼爾出事時只有勞拉一個人,她與此事無關。勞拉事后問自己。
在酒店見面,接著自己被誣陷,這樣多利亞就成為了一個完全的受害者。古德曼告訴多利亞,目前需要證明一件事,即勞拉與沉車有關。他們可以找到丹尼爾的車,往里面放入勞拉的隨身物品,以此讓死去的勞拉獨自擔負殺死丹尼爾的罪行。多利亞提出還有漏洞,路人甲見過自己的臉,也將會在法庭指認出自己。古德曼告訴多利亞根本就沒有什么證人,這只是讓多利亞如實陳述的手段。多利亞露出微笑,肯定了古德曼的實力后在地圖上標記了沉車地點,得意之時還告訴古德曼沉車時丹尼爾并未死去,但他沒有回頭路了。
古德曼極為生氣稱自己可以幫托利亞脫罪,但改變不了托利亞人渣的本質。多利亞警告古德曼不準說出此事,并要極力為自己辯護。古德曼不允許自己的律師生涯出現任何一次失利。兩人爭吵之余,古德曼又說出了另一個故事: 丹尼爾案件時是多利亞要求勞拉不要報警,也是多利亞打破了不再與勞拉相見的約定,同樣,也是多利亞栽贓丹尼爾攜款潛逃,勞拉在案件發生后忍受不了內心折磨。
為了補償丹尼爾父母所以冒充路人甲騙多利亞到酒店,同時告訴丹尼爾父母真相然后想要和多利亞一起自首,多利亞在酒店得知自己被騙了之后惱羞成怒,最終殺死了想要贖罪的勞拉,而后多利亞尋找一切事物,偽造了房間中存在第三人作案的假象。
多利亞聽罷并不承認古德曼的推測,堅稱報紙上出現過丹尼爾母親的身影,足以證明房間中有第三人的存在,古德曼提醒多利亞注意細節,照片是合成的,多利亞的母親并未出現在正對著的鏡子里就是證明。
多利亞無法狡辯,承認自己殺死了勞拉。
就在這時,多利亞的手機響了,古德曼讓多利亞回復,并告訴他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探討,他們需要休息一下,隨后走出了房間。多利亞接起私人律師菲利克斯的電話,菲利克斯已經買通了路人甲,多利亞也告訴菲利克斯古德曼是一位很棒的律師,他已經將所有的事情告訴了古德曼。接著他胸前的傳來嗡嗡的電流聲,同時鋼筆也滲出了墨水,多利亞拿出鋼筆,拆開后里面赫然是一個錄音筆。
多利亞透過窗戶望向對面,此時的古德曼律師正與丹尼爾爸爸站在一起,古德曼律師面對著多利亞摘了眉頭,撕開臉上的假面,脫掉頭套。這位古德曼律師正是丹尼爾的母親假扮的,而真正的古德曼律師尚未到訪。(此處強烈建議去看原片感受配上BGM的震撼)
影片至此結束。
深度解讀
看不見的客人豆瓣8.8分,imbd8.1分,電影問世以來便有著極高的口碑,這得益于導演兼編劇的奧里奧爾·保羅。
保羅自小喜愛懸疑文學,深受阿加莎·克里斯蒂老奶奶的小說與希區柯克懸疑片影響,這在片中是出現了影子的,比如希區柯克常用的麥格芬手法,即構造一種不存在的事物起到重要的劇情推進,這在片中正對應了那個不存在的證人。
而阿加莎老奶奶著作的密室殺人案如古墓之謎,也被導演保羅融入到了片中作為多利亞口述的酒店殺人。
一部電影編劇和導演在思想上總是有風格差異的,這也是翻拍片口碑撲街現象的一大原因,而身兼導演編劇讓劇本與熒幕消除了“信息差“,比如多利亞的打火機被丹尼爾父親扔掉時與男主沉車鏡頭來回切換,男主每次敘述后都會下意識看的鐘表,多次被古德曼舉到男主嘴邊的鋼筆,這些反復出現的道具并不是電影必備的,卻是懸疑片細節處理的亮點所在。
同時一部成功的懸疑片必須具備令人信服的邏輯關系,《看不見的客人》顯然是具備的,小三與丹尼爾父親乘車時介紹工作時便告訴了觀眾丹尼爾的父親是一位汽車工程師,而丹尼爾母親則是一個出色的演員,這也正解釋了錄音筆極有可能出自丹尼爾父親之手,而丹尼爾的母親只是在做本職內容——演戲。
亦或是丹尼爾母親交談中接到菲利克斯電話要求發送資料卻不理睬直接掛斷電話的異常行為等等,片中大量的細節處理使得故事線完整收束,邏輯上嚴絲合縫,出乎意料之外,細想卻在情理之中。本片的觀念毫無疑問是積極的,導演通過丹尼爾母親的口中道出了影片主旨: 不遭受苦難就不會有救贖。
回歸到原片名contratiempo,直譯為挫折,而中文根據影片內容譯為看不見的客人,做到了一語雙關,在影片開始,觀眾會認為這個客人指代檢方的神秘證人,而后伴隨劇情推動又會聯想到酒店中第三人等一系列人物,結局反轉,真正看不見的客人即為假律師——丹尼爾的母親,不可謂不精彩。其中關于影片爭議較大的兩個點在于最后男主胸前的鋼筆漏水是否為贅述與男主的律師菲利克斯會為何先于警察找到了目擊者。
關于第一個點,保羅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鋼筆漏水的位置正是心臟的位置,他想傳達傷害與死亡。
而菲利克斯比警察迅速的原因也是影片一個細節,菲利克斯對事件了如指掌,而警察甚至不能確定是否存在目擊者。兩者的信息并不對等,正解釋了律師能搶先一步的原因。
雖然片中不免出現了一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這部西班牙小成本懸疑片無論是演員演技以及劇本質量都屬于上乘之作,是當之無愧的誠意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