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弟子、清華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逝世?
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清華大學建筑學<愛尬聊_百科全書>院教授郭黛姮于2022年12月2日逝世,享年86歲。
郭黛姮,1936年10月1日出生于北京,畢業于清華大學。郭黛姮師從中國建筑史學大師梁思成先生,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從事古代建筑史的學術研究工作,在《營造法式》研究、文化遺產保護修復等多個不同領域,均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生潛心研究建筑學,郭黛姮幫助了無數文物古建筑“復活”,重新煥發生機。她曾參與過多項文物建筑保護和建筑設計工程實踐,包含雷峰塔重建工程、珠海圓明新園設計、登封少林寺擴建、北京恭王府修繕、嵩山歷史建筑群保護規劃等。
2020年10月20日,在圓明園罹難160周年之際,郭黛姮曾在人文清華講壇通過其團隊潛心研究數十年的數字復原技術,帶領線上線下近80萬觀眾重返圓明園,領略萬園之園的盛世風采。為了讓圓明園在虛擬世界“重生”,自1999年起,郭黛姮便帶領團隊開始全面研究圓明園。10000余件歷史檔案、4000幅復原設計圖紙、2000座數字建筑模型、6段歷史分期中的120組時空單元......郭黛姮團隊圓明園數字復原工程的多項數據指標都創下了世界園林遺址研究之最。
在郭黛姮的見證下,那些即將沒入歷史塵埃的古建筑重新綻放芳華,守護一代代中國人的記憶與鄉愁。她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們國家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變成大遺址的也不在少數,有的已經列為考古遺址公園,對于這樣的遺址,做保護棚也好、虛擬再現也好,但絕不能隨意在其上建造一座似是而非的仿古建筑。對于有可能修繕的歷史建筑,應當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定,利用原材料、原技術、原形式進行修繕。”
除了古建筑的“守護者”,郭黛姮還是古建筑保護精神的傳承者。在清華園任教五十載,郭黛姮已桃李滿園。在她的學生眼中,老師永遠“步子很快”。當年在浙江田野調查,62歲的郭黛姮健步如飛,無論上山下坡都走在最前,學生驚呼以為見著了武林高手;還有一次在古村考察,道路崎嶇,學生原本以為郭黛姮要落后,誰知一到目的地竟發現她早已坐在那里等候。
“你要想往前進,就要有個目標。有了目標就得要自己去闖,這個事也許不是其他人已有的舊路,這才有闖的必要性。去闖一闖,可能就這樣打開一片天地了,如果你不闖,老是照著別人的路走就不成。”談到古建筑的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新,郭黛姮教導學生要堅持敢為人先、大膽探索,而專注與創新也是貫穿郭黛姮學術生涯的重要特質。
(原標題:梁思成弟子、清華建筑學院教授郭黛姮逝世)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