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能源較量開始?西方對俄石油“限價令”生效 俄欲成立“天然氣聯盟”?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2月5日起,歐盟對俄羅斯海洋石油出口實行限價。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也將開始對通過海路向俄羅斯出口石油實行價格限制。
據報道,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2日宣布,將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口設定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同一天,歐盟成員國還達成協議,為俄羅斯海運石油出口設定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并設有調整機制,使價格上限比市場價格低5%。歐盟隨后通過書面程序批準了該協議。據了解,協議生效后,如果油價超過每桶60美元的門檻,歐盟企業將被禁止為俄羅斯石油運輸提供保險和金融服務。
歐盟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口限價5日生效。
有報道稱,西方對俄羅斯石油實施的“限價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俄羅斯的利潤,在一定程度上擺脫歐洲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但也有分析指出,此舉可能擾亂市場,導致油價飆升,還可能招致俄羅斯的“能源報復”,從而徹底切斷俄羅斯對歐盟國家的天然氣供應。
價格不限?怎么會?
歐盟內部一直存在分歧。
有人指出,歐盟此前曾表示將實施價格上限,但事實證明,各國很難就具體的上限數字達成一致。歐盟起初將“限價令”的價格上限控制在每桶65 ~ 70美元,但波蘭、愛沙尼亞等國認為應該進一步降低價格上限。據報道,愛沙尼亞外交部長雷恩薩盧3日發文稱,“限價令”的大方向是對的,但力度不夠。此外,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表示,這個價格還沒有“嚴重到”損害俄羅斯經濟。
與此同時,另一個歐盟國家匈牙利——表示已被豁免“限價令”,并稱歐盟此舉“嚴重傷害了歐洲經濟”。據報道,3日,匈牙利外交部長彼得西亞爾(Peter Sial)宣布,匈牙利被歐盟實施的俄羅斯油價上限政策豁免。“我們再次成功捍衛了國家的能源安全”。他還批評了歐盟的策略,稱與其設定能源價格上限,不如增加能源用量,這樣可以降低全球能源價格。
俄羅斯強硬表態不接受“限價令”
警告:油價可能飆升。
俄羅斯副總理亞歷山大諾瓦克4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針對西方對俄羅斯海運石油出口設置價格上限的做法,俄羅斯的態度沒有改變。即使俄羅斯不得不減產,也不會向對俄羅斯進行價格限制的國家出口石油和石油產品。諾瓦克指責西方“破壞全球市場的穩定”,這違反了世貿組織的規則。諾瓦克補充道,莫斯科正在研究規避這一“限價令”的方法。
俄羅斯立場強硬,即使減產也不會接受“限價令”。
有報道稱,西方的“限價令”可能會推動已經下跌的油價再次上漲。據了解,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約占全球石油產量的10%。正因如此,美國一直擔心歐盟對俄羅斯石油的“限價令”會使市場每天減少至少100萬桶,從而可能導致油價大幅上漲。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11月27日表示,俄不會向選擇采取能源限價措施的國家出口石油和天然氣。
對于金融市場,一些分析師認為,投資者可能對這一政策及其可能產生的后果心存疑慮,這也讓交易員感到不安。能源咨詢和分析公司Energy Aspects的地理政策主管Blethen解釋說,人們認為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他們不知道政策的細節,所以他們對下一步該做什么沒有信心。而美國前財長史蒂夫姆努欽則表示,市場決定價格。“這是我聽過的最荒謬的想法,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另據報道,由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和非石油輸出國組織產油國組成的石油輸出國組織在4日舉行的部長級會議上宣布維持石油生產配額不變,繼續維持既定的減產目標。有觀點指出,相關會議通常在工作日召開,但這次會議安排在西方對俄石油實施“限價令”前的周末,并且由線下會議改為線上會議,使得這次會議顯得“非同尋常”。此前,有代表曾主張增產,認為對俄油實施“限價令”后,市場上的俄油可能會減少。然而,在會議正式開始的前幾天,成員們都達成了共識,認為目前不是增加石油產量的好時機。
西方“限價令”攪動能源市場
俄羅斯欲建立“天然氣聯盟”
據報道,一些分析師和官員警告稱,西方的“限價令”可能會激怒莫斯科,使其切斷對歐洲國家的<愛尬聊_百科>天然氣供應。今年1-10月,歐洲國家從俄羅斯進口的液化天然氣總量比2021年同期增長42%,俄羅斯對歐洲國家的液化天然氣供應量達到創紀錄的178億立方米。
另據報道,俄羅斯正在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討論建立“天然氣聯盟”。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的發言人說,這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提出的倡議。
佩斯科夫表示,建立這一聯盟的想法主要是基于協調能源供應計劃的考慮,但具體細節仍在協商中。佩斯科夫表示,哈薩克斯坦可以通過進口俄羅斯天然氣節省數百億美元的管道費用。佩斯科夫還表示,該計劃希望三國加強協調,發展各自國內市場的天然氣消費和運輸基礎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