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詩?
星星的點滴 2021-08-14 00:14
這句話出自《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一片,該片以一個普通男生——安東尼的口吻,講述了從20到23、從大學到工作、從國內到國外的真誠感悟。帶領每位觀眾陪安東尼度過遙遠的旅行、孤獨的時刻,以及漫長的歲月。
安東尼,不二,對于90后的我們是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不二這只兔子曾被我刻在我高中的書桌上伴我整整高三歲月,以致于,每每聽到有關于他們的一切都激動不已。周公子將該影片拍了5種不同的結局,最終選擇了一種開放式的結局,可見周公子對該影片的用心程度。
每個人的年少都有一場單戀,俞敏洪說過,在大學你可以不談戀愛,你也可以沒有人追,但你一定要去暗戀一個人,你才不枉青春。小萱單戀安東尼,安東尼單戀小櫻,小櫻單戀方杰。他們每個人都默默陪自己心愛之人走過漫長歲月,這種陪伴可以是一句鼓勵,是一個微笑,甚至是不同空間的一次合掌之盟。他們用陪伴表達愛,盡管最后安東尼在墨爾本,小櫻在日本,小萱去了巴黎,方杰回到了中國,他們卻真真切切的參與過彼此的生活,以相同或不同的方式陪伴著喜愛的人,就算不在身邊,卻以另一種形式或在他們的時光里,變成另一種陪伴。
安東尼在尋找鯨魚Alice的聲音的過程中幻想出不二,那只可愛又呆萌的兔子一直陪伴著他。越是寂寞的人越是渴望陪伴,他因為思念小櫻,去尋找Alice的聲音;他因為思念小櫻,幻想出了不二;他因為思念小櫻,在海上不由自主把思念喊出。、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Alice,我們發出的頻率都不一樣,我們渴望陪伴,渴望有一個人聽懂我們的聲音。我們也是不二,我們默默的陪伴著喜愛之人,陪她哭,陪她笑,陪她尋找夢想。我們是自己的Alice,卻又是別人的不二。
世界上有一條最寂寞的鯨魚叫做Alice,它發出的頻率比正常鯨魚高一倍,唱歌時沒人聽見,難過時沒人理睬。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很多人都是Alice。但慶幸,世界上還有一只可愛的兔子叫不二,它可以治愈很多很多的Alice。愿我們都能遇到那只叫不二的兔子。
M22****3735 2021-08-14 00:17 她叫Alice,她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在其他鯨魚眼里,Alice就像是個啞巴。她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原因是這只孤獨鯨的頻率有52赫茲,而正常鯨的頻率只有15~25赫茲,她的頻率一直是與眾不同的。
戈壁中的向日葵 2021-08-14 00:17
科學家很驚訝,認為它從太平洋穿越西北通道后到了大西洋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今年5月8日,一頭灰色鯨魚在以色列沿海突然出現,海洋生物學家對此感到非常驚訝,因為這種鯨魚的家在數千英里外的太平洋。它究竟是如何輾轉千里,最后成為地中海這片陌生海域的隱士呢?早在18世紀,灰鯨就已在北大西洋地區滅絕,此后,再也沒人在這個區域見過它。現在全球僅存的2萬頭灰鯨分布在太平洋東西岸兩個地區。它們在東太平洋地區的遷徙范圍包括從溫暖的美國加州沿海地區到冰冷的阿拉斯加州沿海區域,加州沿海是其產子的海域。另一部分鯨魚的活動范圍則是西太平洋的西伯利亞海域。以色列海洋哺乳動物研究與援救中心負責人謝寧博士鑒定了鯨魚的身份,他說:“這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有人把它形容為最重要的鯨魚目擊事件之一。”謝寧博士稱這頭鯨魚長39英尺,重約20噸,它很可能是穿過西北通道后到達大西洋,這個通道通常都被冰雪覆蓋,但由于冰雪融化它便能設法穿越。美國國家海洋哺乳動物研究室的克拉彭也認同這種解釋。這樣的“極個別”會是須鯨亞目里某種前所未知的品種里的最后一只嗎?還有一個可能性,鯨魚生物學家也這么提出過,那就是他可能是一個缺陷兒,或者也可能是一個稀有的混血兒—可能來自于一頭藍鯨和一頭鰭鯨的雜交。但是不論怎樣解釋,這頭“52赫茲”獨自歌唱,獨自旅行,是獨一無二的。 根據2004年《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也有些證據可以證明他在慢慢成熟起來,因為他的聲音比起1992年他被海軍首次識別時要低沉一點。 盡管“52赫茲”的確切年齡我們不得而知。自被發現之后他又繼續存活了20年。據ALASKA DISPATCH 可知他最后的記錄地點離阿留申群島和科迪亞克島(位于北太平洋的阿拉斯加灣)并不遠—那里也是他自第一次被追蹤后,最靠近陸地的地方。對此,你可以查看一下他在1992-2004年的之字形洄游路線圖 ,你也可以聽一下來自NOAA(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局)的“52赫茲”的叫聲,你甚至可以比較一下他聲音和其他須鯨同類聲音的不同。 雖然喜愛鯨魚的人們可能在為有些悲哀的關于這頭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的故事而傷感嘆息,然而有希望的理由也還是存在的。盡管他孤零零的,但是我們的“52赫茲”看來健康得很。 KATE STAFFORD教授是西亞圖國家哺乳動物實驗室的研究員,她對《紐約時報》說過:“這頭鯨魚能在如此嚴峻的環境里獨自生存了這么多年,這個事實足以說明它沒什么健康問題。” 這頭鯨魚的順應力同時也鼓舞著每一顆孤獨的心。盡管他唱響的二十年無應答的吶喊只是在冰冷的北大西洋里回蕩著,他一直唱下去。 一個著名的禪門僧人問道:“一只手的掌聲是怎樣的呢?”它可以引起“52赫茲”的共鳴。360U3190845261 2021-08-14 00:18
有一頭叫“愛麗絲(Alice)”的鯨,它只能發出52赫茲的聲音,遠遠超出了正常鯨15-25赫茲的聲音頻率。這意味著什么?這意味著,它的聲音別的鯨魚永遠不可能聽到,它每天唱歌發聲來呼喚朋友和伴侶,卻永遠得不到回應。
Alice1989年被發現,從1992年開始被追蹤錄音,這么多年來沒有一個親屬或朋友,唱歌的時候沒有人聽見,難過的時候也沒有人理睬。它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魚”。
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海軍向科學家移交了一批監聽錄音。他們本來執行的是監聽北太平洋水下潛艇的任務,無意中也記錄下了各種海洋動物的聲音。
1989年,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在對這些信號進行分析時,發現有一頭鯨的聲音頻率遠遠高出其他鯨類。
從1992年開始,他們借助美國海軍這套花費數十億美元打造、現在閑置的水中聽音系統,對它進行了追蹤錄音。
這頭能發出52赫茲聲音的鯨,代號就叫“52”,人們還給它個愛稱“Alice”。
追蹤記錄顯示,那么多年,每年它都只身一鯨進行遷徙,從未有過其它鯨魚陪著它。
海軍的探測器不斷聽到它的聲音,但從未檢測到有其他鯨魚回應。
2004年8月,美國《深海研究》雜志發表了海洋生物學家威廉阿沃特金斯和瑪麗安達荷爾等的相關論文,在最后寫道,“也許很難接受的是,它可能是廣闊海洋里唯一一只這樣的鯨。”
完全出乎大家的意料,因為這篇論文,很快Alice將從專業研究圈為大眾認識。
論文發表一個月后,沃特金斯因癌癥去世,而瑪麗等人開始不斷收到信件。和以往的學術交流截然不同的是,這些信大多來自普通人。
那些孤獨的人,悲傷的人,心碎的人,絕望的人,他們在Alice身上看到了自己,寫信表達對這頭鯨的同情,以及他們自己的孤獨心情。
52Hz鯨的傳奇就這樣誕生了。英國樂隊Dalmatian Rex and the Eigentones為它寫下歌曲《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德國作家AgnieSzka Jurek為它創作兒童繪本,臺灣女歌手陳綺貞創作了《52赫茲》——“沒有人聽見,我在唱著生命的寂寞。”
2013年,在一次采訪中,瑪麗說:“有這么多人與52有共鳴,這真是一件悲傷的事。我收到很多來信,其中大部分寫信者是女性,這些來信實在令人心碎。他們覺得自己跟52一樣,不適合任何地方,沒什么朋友,覺得孤單且與每個人都不一樣。”
作為一個生物學家,瑪麗表示:“它是孤獨的嗎?我不知道。人們喜歡想象它在大海中形單影只地前行著,獨自唱著歌卻無人傾聽的意境。但我不能那樣說。”
但在大眾媒體的報道中,就不一樣了。英國《每日郵報》就說得極煽情:“20年來,這只52赫茲鯨一直在孤獨地歌唱,試圖尋覓一個朋友,但它孤獨的歌聲卻沒能等到任何回應——這是世界上最孤獨的一頭鯨。”
這就是專業研究和大眾傳播的不同,顯然,“世界上最孤獨的鯨”更有傳播力。人們關注Alice,從來不是因為它是一頭獨一無二的鯨,而是人們自己情感的寄托。人們想象它是一只孑然一身的鯨魚,在廣闊幽深的大海中獨自游動,一年又一年唱著注定沒有同類懂得的歌。
它畢生都在找尋呼喚著自己的另一半,卻可能終生得不到回應。在這種想象中,人們想到了自己。
也許,Alice從來就不孤獨,真正孤獨的是我們人類自己。在一次采訪中,“霉霉”泰勒斯威夫特就說這頭鯨或許很享受獨自一人的生存狀態,并借此評價自己屢屢受挫走霉運的感情生活。
Alice的“孤獨”,可能真的只是人類的“一廂情愿”。
多年來,生物學家們從未見到過他們研究了這么久的鯨,人們對它的所知極其有限,不知道它長什么樣子,不知道它的確切年齡,不知道它的獨特是因為天生殘疾還是什么原因,也無法確定它究竟屬于哪個種類。專家認為它最有可能是一頭長須鯨或是一頭藍鯨,或者是這兩種鯨魚的混血兒。
人們最后一次聽到Alice 的歌聲是在2004年,那一年,追蹤這頭鯨魚12年的沃特金斯去世了。他費盡心血推進的這個項目,也因為美國海軍重新部署,經費和崗位都沒有了。
此后,人們再也沒有聽到過52赫茲的聲音,不知道它是否安好。
這個世界上,有些生命注定孤獨。
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像“世界上最孤獨的鯨魚”一樣的,渴望找到可以聽懂自己聲音的人。
前兩年又有人出發尋找這頭鯨魚了,一直沒有消息。在你為遠方最孤獨的鯨魚傷感時,也讀一下崔文慧的《涸轍之鮒》這篇文章。
涸轍之鮒出自《莊子》:“周昨來,有中道而呼者,周顧視車轍中,有鮒魚焉”。水干了的車溝里的小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
對某些人來說,“冰花男孩”比52赫茲鯨更難找。
一張照片熱傳后,一夜之間,給“冰花男孩”的捐款已經超過30萬,善良的人很多。
然后——共青團云南省委、云南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云南省志愿者協會啟動“青春暖冬行動”,倡議社會為家庭經濟困難青少年、留守兒童送去關愛和溫暖。所有愛心捐款,將以每人500元的標準給予困難孩子一次性暖冬補助。
然后——團昭通市委、昭通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團魯甸縣委及青年志愿者,趕往“冰花男孩”所在學校及附近高寒山區學校,送去了首批10萬元愛心捐款。在校的81名學生,每人現場領取了500元第一批暖冬補助;
然后——“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昭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把教育納入昭通發展的六大戰略之一,全力推進教育事業。但作為脫貧攻堅的人口大市,像‘冰花孩子們’一樣的貧困學生在偏遠山區還不同程度存在,希望我們共同攜起手,匯聚社會各界愛心,把孩子頭上的冰花融去??”
當地真是反應神速啊!你早干嘛呢?就等著網民發現些什么,然后你來送溫暖?
再等等春天快來了,你現在知道“啟動”暖冬行動了?
這當口還表揚自己“高度重視”?!真是做了病了!對某些部門某些人來說,發現、尋找“冰花男孩”,比找52赫茲鯨更難。
除了大無畏的表揚自個兒,就不該有個部門出來弱弱的道個歉嗎?
(圖片來自網絡)
埃比孔是蘇洵 2021-08-14 00:32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頭叫Alice的鯨,它是最寂寞最孤獨的鯨。為什么說它是最孤獨的鯨呢?因為它的發聲頻率和其他的鯨魚不一樣,正常的鯨魚發生頻率在15到25赫茲之間,而Alice的發聲頻率卻是52赫茲。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在深邃寬廣的大海中,沒有任何一頭鯨魚能夠聽到它的聲音,從而也沒有鯨魚能找到它,它注定是一個孤獨的存在。
因為在鯨魚這個群體中,他們都是靠聲音來交流的,他們的視覺并不發達。所以聲音對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存在,他們有一套很完整的交流體系,如果他們的發聲不在一個頻率上面,就意味著他們無法相互交流。我們很難想象作為有著高智商的鯨魚,Alice這輩子是多么的孤獨,無論他是歡喜是憂愁,是難過還是絕望,都沒有同類可以聽到,它也無處訴說。
在1992年的時候,有人開始長期的追蹤Alice,并且給它錄音,之后將記錄的音頻發到了網上。正常的鯨魚發出的聲音,我們人類是聽不到的,但Alice特殊的聲音卻能被我們聽到。這首鯨歌是獨一無二的,甚至感動了很多人。因為有很多在現實世界里孤獨且無助的人,認為他們在這首鯨歌里聽到了自己的聲音,他們因此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也獲得了很多內在的力量。
可能我們很多人都是孤獨的,我們都很需要傾聽和傾訴,希望我們都能勇敢的面對孤獨,好好的走下去。
小狗999 2021-08-14 00:34 應該還活著,它是1989年發現,進行跟蹤調查。一般鯨的壽命約為45年,長壽者甚至有100年左右的壽命。由于它備有關注有近十年的時間專家保護,后來淡出人們眼球,根據有限的消息其下落不明。這只孤獨的唱著歌的鯨就這樣無從報道,至今我們想起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