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在抖音直播賣漢堡,一天賣出1000萬[麥當勞]?
聲明:本文來自于微信公眾號 電商頭條(ID:ecxinwen),作者:李松月,授權轉載發布。
麥當勞在抖音直播,一天賣出1000萬
經過兩年多的布局,本地生活早就成了抖音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今年雙十一預售期間,本地生活同樣給抖音貢獻了不俗的GMV。
據統計,10月24日至10月30日的一周內,麥當勞、肯德基、愛康國賓、瑞幸咖啡和獲客文化登上抖音本地生活品牌銷售榜前五。排名第一的麥當勞,更是在預售期間賣出了價值1000-2500萬元的團購券。
(截自麥當勞抖音直播間)
上榜的品牌中,“愛康國賓”和“獲客文化”或許大家會比較陌生。前者售賣的是其線下連鎖體檢中心的體檢<愛尬聊_百科全書>套餐,平時主要在“交個朋友”“琦兒Leo”等直播間銷售;后者售賣的則是商業、營銷、管理等方面的視頻課程,比如在抖音較為有名的“王岑”就在其店鋪中售賣有相關課程。
由于抖音在統計直播銷售額時將“本地生活”和“虛擬服務”歸為一類,才會有部分充值服務、網絡課程也被歸入榜單之中。但如果剔除掉這部分品牌,那么剩下的品牌基本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連鎖。
抖音做本地生活,目前最明顯的特點就是流量大,但商家資源不足。同時,想要將本地商家的視頻和直播觸達給當地用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而在抖音做本地生活且表現最好的,自然是那些線下覆蓋范圍更廣的連鎖品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麥當勞。前不久,麥當勞剛剛公布了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顯示,截至9月30日,其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達到了4905家。要知道,中國內地總城市數量,算上縣級市也不過660多個。平均每座城市都有7家麥當勞,其覆蓋范圍可見一斑。
也是因此,麥當勞在抖音直播時,幾乎所有觀眾都能用到其銷售的團購券。再加上抖音的用戶畫像偏于年輕,只要給到的優惠足夠,那么交易轉化率是十分可觀的。
蟬媽媽數據顯示,11月1日麥當勞直播間銷售額再創新高。接近16個小時的直播結束后,單日銷售額達到1000萬元左右。
(數據來源:蟬媽媽)
由此可見,抖音從短視頻和直播切入本地生活賽道后,受益最直接的無疑就是那些本身有著廣大線下店基礎的品牌。這些連鎖品牌真正讓線下店和線上傳播形成了協同效應,達到了1+1>2的效果。
門店、受眾、營銷,缺一不可
麥當勞的成績證明了,只要有足夠多的線下店,通過抖音進行營銷就能達到極高的“性價比”。那么,門店數比麥當勞還多的品牌,是否就能輕松復制這一模式呢?
要論門店數,開店最為密集的非飲品店莫屬。比如在雙十一預售期間,沖進抖音本地生活帶貨榜前五的瑞幸,其門店數目前已經達到7600多家。再加上本身就以低價咖啡著稱,瑞幸在抖音賣優惠券也顯得非常合適。
數據顯示,瑞幸官方的兩個抖音賬號,日均銷售額都能達到百萬級別。其直播間里銷量最好的“三杯任選套餐”,售價43.5元,已經賣出了超50萬份。
(截自瑞幸抖音直播間)
這一成績已經算是不錯了,但是我們也能看出,瑞幸在抖音的帶貨表現遠不及麥當勞。這背后,一方面是因為瑞幸的日常優惠已經很多,直播間的價格并不能顯現出特別的優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咖啡品類即使門店再多,受眾范圍還是不及麥當勞這類快餐品牌。
那么門店數多,受眾范圍也大的品類呢?比如說茶飲店。
據統計,目前國內門店數最多的五個茶飲品牌為蜜雪冰城、古茗、書亦燒仙草、茶百道、滬上阿姨。除了蜜雪冰城的門店數一騎絕塵,超過23000多家以外,其它幾個品牌都有著6000多家的門店。
這幾個茶飲品牌,除了古茗以外,都在抖音開設有自己的直播間。但是蜜雪冰城的官方直播間目前只售賣一些周邊產品,這可能與其加盟模式有關,總部暫時沒有開啟團購活動。因而剩下的只有茶百道等三個品牌。
其中,和抖音合作積極性最高的就要數茶百道了。早在2021年12月,茶百道就跟抖音達成合作,首次直播GMV就突破了1500萬。此后更是多次拿到單場GMV破千萬的成績。
看多了達人動輒單場千萬甚至上億的銷售額,千萬GMV似乎已經稀疏平常。但要知道的是,對于品牌自播來說,千萬的銷售額已經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而茶百道能做到這一點,跟其在短視頻營銷上下的功夫是分不開的。比如茶百道利用其龐大的線下店開展活動,激勵到店用戶拍視頻上傳抖音,以吸引更多到店用戶,達到裂變效果。
此外,即使自己屬于本地生活賽道,茶百道也學習了直播電商的內容化趨勢。前不久,茶百道與“麻園詩人”樂隊合作,在直播間里開了場演唱會。吸引了大量用戶圍觀的同時,購物車里的奶茶券也賣出去了不少,頗有“邊喝奶茶邊看演唱會”的氛圍。
(截自茶百道抖音直播間)
由此可見,在目前的抖音生態里,本地生活已經和直播電商綁定在了一起。連鎖品牌背靠抖音,能夠將營銷的效果最大化。這條路,算是走通了。
抖音的500億目標,已經越來越近
看到連鎖品牌在抖音本地生活的成績后,剩下的問題也很明顯:本土品牌和到家業務怎么辦?
首先是本土品牌。從抖音目前的布局來看,“同城”板塊早就為用戶附近的門店提供了展示窗口。但是從實際體驗來看,就如同“復制”了一個美團進來,并沒有體現出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獨特優勢。用戶是否會有專門用抖音找附近商家優惠券的習慣仍然存疑。
(截自抖音)
此外,最近抖音的推薦信息流中,本地商家團購的推廣視頻顯然多了很多。這對于提高商家的曝光率顯然很有效果,但存在著影響用戶體驗的可能。未來如何平衡好內容和商業,依舊是抖音面對的一大難題。
至于到家業務,抖音最近顯然也開始考慮起外賣和即時零售。比如8月抖音和餓了么達成合作,目前部分商家的餐飲已經可以由餓了么騎手配送上門。抖音還在部分城市測試了“抖音超市”功能,用戶下單后可享受“小時達”或“次日達”服務,由順豐負責配送。
但無論是外賣還是即時零售,抖音現在仍處于起步階段。想要短時間內搶占本地生活市場,各類連鎖品牌的自播才是最大的助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互聯網本地生活服務行業市場規模達到2.6萬億,但線上滲透率只有12.7%。這也是為什么抖音鐵了心要從本地生活市場分一杯羹。
但是從美團此前公布的半年報來看,其2022年上半年“核心本地商業”部分收入709.6億元,占比最大的是配送服務收入,其次才是傭金收入。自身缺乏配送能力的抖音,是否能從本地生活中得到符合預期的收益,這依然是個未知數。
此前有消息稱,抖音今年的本地生活GMV目標提高到了500億。從抖音本地生活的發展速度來看,這一數字并非天方夜譚,甚至已經越來越近。但是隨著百度、拼多多、哈啰等大廠都加入到了本地生活的混戰中,抖音將要面臨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