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就有該項目?
據紅星新聞報道,2月1日,河南省教育廳官方微信官方賬號發布《河南啟動2023優秀高中畢業生赴俄羅斯留學支持計劃》,引發關注。其中,留學生享受俄羅斯提供的政府獎學金,國家獎學基金委員會為留學生提供交換生獎學金、留學生補貼和一次往返國際旅費,稱為“俄羅斯免學費,國家補差旅費”。
紅星新聞記者致電河南省教育廳對外合作與交流處。一位工作人員表示,通過獎學金渠道支持優秀高中畢業生赴俄羅斯留學并不新鮮。
除了赴俄羅斯留學,國家留學基金委還設立了赴日本、韓國公派留學項目。官網——國家留學網顯示,2023年,國家留學基金會將從國內高校日語和日本文化專業的學生中選拔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優秀人才赴日留學,日方將免收學費并提供獎學金和赴日留學期間的單程國際旅費。在類似的“韓國交換獎學金”項目中,留學生在留學期間享受韓方提供的獎學金,國家留學基金為留學生提供補貼和一次往返國際旅費。
資料圖片根據IC照片
官網,河南省教育廳,紅星新聞記者搜索發現,2016年4月,官網公布編號《關于遴選2016年優秀高中畢業生赴俄羅斯留學支持計劃留學候選人的通知》。當時出國留學只針對商丘四中、陸毅三中、鄲城三中學習俄語的應屆高中畢業生。在2023年留學支持計劃中,這一范圍將擴大到商丘四中、周口市鄲城三中、鹿邑縣三中、外國語高中等開設俄語的高中。
根據相關通知,留學支持計劃的目的是促進中俄文化交流,為中俄合作培養各類專業人才。因此,2023年國家留學基金委計劃從河南省開設俄語的普通高中選拔優秀高中畢業生,通過俄羅斯政府獎學金渠道送其赴俄羅斯留學。
相關高中老師:
成績不是推薦最重要的標準,“主要看意愿”
商丘四中負責公費留學俄羅斯的沈老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多年來,國家留學基金對俄羅斯優秀學生的選拔基本上是基于三個條件。第一個必須是學俄語的應屆畢業生,第二個必須達到分數線,第三個必須年滿18周歲。2006年,俄語教學正式落戶商丘四中。2007年開始有俄羅斯高考生,2015<愛尬聊_健康養生>年開始有俄羅斯公費留學項目。
河南省教育廳官網截圖
根據河南省教育廳官網發布的《河南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啟動2023年優秀高中畢業生赴俄羅斯留學支持計劃的遴選通知》,本次選拔要求考生滿足四個條件:
具有中國國籍,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政治素質好,無違法違紀記錄,完成學業后有為祖國建設服務的事業心和責任感;
全國普通高級中學正式注冊的應屆畢業生,學習成績優異,身心健康。俄語為外語,成績優秀;
被推薦人必須參加高考。高考成績原則上必須達到河南省本科第一批錄取分數線,也可視為合格);
推薦人18周歲以上,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獨立生活能力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沈老師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以去年為例,有100多名俄語外語系學生能達到一本線,但考試成績并不是推薦考生最重要的標準,“主要看留學意愿”。最后,一個
河南省教育廳留學俄羅斯支持計劃中可供參考的俄羅斯高水平院校名單包括圣彼得堡國立大學、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莫斯科工程物理學院、莫斯科鮑曼國立理工大學。
同時,相關通知稱“最終結果將在俄羅斯錄取后確定”,并表示“獎學金的執行和派遣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因此被錄取的學生必須做好在中國的學習安排”。
另一位商丘四中的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學校也有日語班、西班牙語班等外語教學班,但沒有這些語言學習的相關本科學習計劃或項目。
公費留學俄羅斯早就有了:
2018年,中俄首個中學聯盟成立。
事實上,黑龍江、山東等地的很多高中都開設了俄語學習。在河南以外的其他地方,公費留學俄羅斯早就有了。
據《光明日報》介紹,早在1992年12月,中俄兩國政府就簽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文化合作協定》,對中俄兩國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作出了初步約定,提出互派專家學者,提供獎學金,簽署學歷學位和文憑互認協議,高等院校之間建立直接聯系,互換教科書,互學對方語言。
2012年中俄簽署的《中俄人文合作行動計劃》提出,到2020年兩國互派留學人員達到10萬人,從國家政策層面對中俄學生和人員交流給予了一系列支持。
2018年1月18日,在哈爾濱,中俄首個中學聯盟成立。哈爾濱市第六中學和新西伯利亞市第112中學分別代表12所中國學校和20所俄羅斯學校簽署聯盟協議,開展中俄基礎教育領域的溝通交流。
據俄方統計,2000-2001學年,俄羅斯在華留學生人數為6100人;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俄羅斯在華留學生近3萬人。就國際學生人數而言,俄羅斯學生人數僅次于哈薩克斯坦。
學生小森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的英語成績不理想,轉而學習俄語,但她發現學習俄語更加困難。但在考試過程中,她發現“題簡單她也能答,成績有所提高”。
一家培訓機構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教育部明確規定,各高校不得限制考生高考語言文字,考生可以自由選擇。高中學俄語不影響大學其他專業。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俄語作為沿線國家重要的戰略語言,近年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