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可穿戴設備真的會有效果嗎??
能測心率、血壓的手表,能記錄運動量的襪子,能隨時了解健康狀況的手機軟件(APP)……<愛尬聊_百科知識>這些時尚的可穿戴醫療設備在大眾消費群體中日漸火了起來。但這些新奇的小玩意真能在運動、健身、社交、健康管理上起到預期效果嗎?
M16****806 2021-10-21 07:51
感覺好多產品都是在炒概念,我試過一些,再過一陣跟大家分享哈。
大冪冪 2021-10-21 08:01
要看具體怎么做吧。看看蘋果會做點什么。我現在沒看到讓我非常有欲望隨時佩戴的產品。
明基_825 2021-10-21 08:06
這個要看具體的產品,根據個體說明其是否有效。比如在用戶發燒的時候提供體溫計。對于發燒的病人,體溫是最重要的身體指標。大多人成年人發燒并不需要特別重視,因為成年人能知道自己的身體狀況。但是對于兒童和嬰兒來說,發燒就棘手很多,因為兒童有時候不會表達,家長就必須時刻關注。在這種情況下,就很有效果。
睿仁醫療就針對這樣的場景推出了一款智能體溫計。和傳統管狀體溫計不同,這款體溫計是一個鵝卵石型,5X3厘米大小,厚度為0.65厘米。孩子的父母只需要將其貼在孩子腋下,就能實時監測體溫,并且可以設置報警溫度,從而在手機上獲得提醒。但是對于體溫計來說,用戶只需在特定時間佩戴(甚至不需要發燒時一直佩戴,可以僅在晚上或者體溫不穩定的時候佩戴)。更重要的是其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讓家長知道孩子的體溫是否發生了異常,以便及時就醫。而體溫計記錄的體溫變化也能對醫生有所幫助。
幾乎所有可穿戴設備都會提出數據的概念,并以此來希望用戶能夠長期隨時佩戴。但是目前對于這些數據的利用仍然非常有限,這也讓用戶覺得數據無用。
不過醫療健康領域也有其限制。因為涉及人們的身體健康,因此很多產品都需要通過監管部門的認證才能上市銷售,這對于創業公司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而一旦產品出現問題,過去積累的聲譽也將毀于一旦。
這也是現在大多數醫療健康的可穿戴設備往往停留在檢測環節,而不涉及治療環節的重要原因。不過隨著傳感器技術的進步,在醫療監測方面,可穿戴設備會有更多發展的空間。幾乎所有可穿戴設備都會提出數據的概念,并以此來希望用戶能夠長期隨時佩戴。但是目前對于這些數據的利用仍然非常有限,這也讓用戶覺得數據無用。
feusio 2021-10-21 08:10
我買了咕咚手環,但是還沒有開始用。
壞小孩_347 2021-10-21 08:14
我覺得目前可穿戴設備更注重市場而非科學,更多的是進行市場概念的炒作,所以目前而言我不是很看好,也不唱衰。這些設備的出發點都是要考慮怎樣才能在市場上獲得成功,而這些產品和它們所使用技術的準確性并沒有經過嚴謹的認證,并且沒有科學證明是對健康有益的。
引用一段話:
“如果某款可穿戴設備需要被醫生所接受,那么它的精度至少要達到99%,這樣才能被實際應用于臨床。沒有經過準確驗證的設備所產生的讀數無法被病人和醫務人員作為醫療行為的依據。而最終將會被醫學界用戶所遺忘。“但是醫生們非常歡迎這新一代的可穿戴設備,因為這些設備所產生的大量數據都可以被作為判定病癥的新方法,所有判斷的依據并非是基于傳統的生命指標測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