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魷魚游戲》成功背后有隱藏寓意?真的好看嗎?
人性,是本善,還是本惡的呢?
《魷魚游戲》給我們的男主角,是一個與社會垃圾能畫上等號的魯蛇,因為李政宰飾演的成奇勛不只是個到處喊著媽媽、等著媽媽給零用錢,甚至不惜斷了母親的保險,還過分地偷取母親銀行血汗錢去賭博的壞兒子。欠債還錢就好,但是成奇勛卻是希望用賽馬翻盤的那個笨蛋,要不是飾演者是李政宰,為了他我眼里裝了濾鏡,我早就罵慘他了,可是諷刺的是在這場生存游戲中,這名垃圾竟然是最符合善的一個人。
15日當天搶先看了第一集后的我,在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劇中強烈的色彩對比及令人耳熟能詳?shù)呐錁贰T谶M入了游戲島嶼后,不分男女,參賽者們都換上了深綠色的運動服,而綠色象征了生命和平等,卻同時暗示了被動感覺,與他們相反的管理者們,不分階級都換上了桃紅色的連身服,而桃紅色代表了溫順一點的權威及壓迫,沒有令人窒息卻也讓參賽者感到緊張。
除了服裝上的強烈對比,游戲場所內(nèi)的休息處只用了白色和黑框架床來裝飾,反之外邊的階梯和游戲地點則充滿了彩色的設計,一個沉悶壓抑、另一邊廂亮彩童真,延續(xù)了對比感。此外,整個生存游戲的6項游戲選擇都是以兒童游戲出發(fā),卻找已長大成人的大人為參賽者;游戲的配樂,就像第一個一二三木頭人使用了你我都會哼的《Fly Me to The Moon》搭配血腥的場面;餐點平等地分配、有秩序地移動、制定好的睡眠時間就像教導小孩規(guī)矩的大人濃縮版...
在整部影集中,對比是非常有存在感的一個元素,而以上提及的所有,于我看來便是襯托《魷魚游戲》想要帶出的訊
曾和朋友討論過到底人出世的那刻是善良或是惡狠的,而意外的,總是抱著人性本善這想法的我,卻在朋友告知他認為人性是本惡的時候,感到無比地震驚,因為他認為每個人都是從淤泥出來,慢慢摸索潔凈的善,一步步學會放下私欲、自私,而成為好人。雖然到了最后,我依舊秉持人性本善的想法,但無疑這也開拓了我的視野。
而《魷魚游戲》中的人們,卻讓我開始對于本善或本惡有了分歧。
尚佑(樸海秀飾演)來自平凡家庭,靠著自己力量考上首爾大,甚至也有一位很愛他的母親疼愛著。本來一帆風順進入了大企業(yè)工作的他,可以過上與母親無憂無慮的生活,殊不知卻犯下了掏空公款的壞事。
債臺高筑的他只好進入生存游戲,而在那里他的惡也逐漸顯現(xiàn),為了還完債務的己欲,不把知道的第二游戲告知好友奇勛還可原諒,糾結于自私的點,但是第四項游戲利用阿里(Anupam Tripathi 飾演)信任而害死對方、第五個游戲把前面第13位參賽者推向普通玻璃致死,甚至最后還了結了姜曉(鄭好娟飾演)。尚佑是本惡的,用盡了努力和智慧來平衡自己的惡,但被剝奪名利和欲望的那刻,本性盡現(xiàn)。
1<愛尬聊_百科全書>01號張德秀(許城泰飾演)除了好賭,也給予了上頭的錢財,本想來到這場游戲試探情況,再把獎金偷走,卻遭遇了下屬的背叛,成為了獨剩的那位。游戲中發(fā)起暴動的人是他、嘗了好處后拋棄別人的也是他,裝腔作勢是他的強項、暴力是他的能力,全劇惡得徹底的就是他!德秀是本惡的,用盡了暴戾妝扮自己,原性不用說已盡現(xiàn)。
067姜曉是脫北者,前期偷走奇勛的錢為的只是要一家人能在南韓團圓,卻被騙走錢財,只能豎起強硬的面貌才能保護自己,保護弟弟。參與游戲也是一樣的原因,不過在被迫用智英(李瑜美飾演)的生命換自己存活時卻幾近崩潰,內(nèi)疚不舍。姜曉是本善的,用盡了外在強加的虛勢保護自己,但在面臨犧牲他人成全自己的一刻,痛苦的內(nèi)疚是原性的善。
199阿里,是個為他人著想的人,不只在開頭游戲救了奇勛,也在后續(xù)的拔河游戲成為強大助攻。雖然因為討還欠薪不小心讓主管的手被截斷,但是那時刻的恐慌看得出他對自己犯的錯所感到的罪惡感。阿里是本善的,用盡了努力和汗水只想讓一家能安好,但在命運的作弄下成為了加害者,自責的罪惡是原性的善。
化身為桃紅色管理者的俊昊(魏嘏雋飾演),是個想要找到失去蹤影哥哥的弟弟。以自己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對抗集團般的游戲掌權者,所以他做了紀錄也在生死剎那想盡辦法把證據(jù)傳送出去,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哥哥是掌管一切游戲、地位僅次于Host的第一交椅。俊昊是本善的,為了哥哥身陷危險也沒關系,但在可笑的秘密中自己成了矛盾的正義人士,模糊的最終去向成了最令人擔憂的角色。
而主角奇勛,其實是個設定有點模糊的男人,不過在我看來,他也是本善的一位。是個不孝子,更是一個賽馬成癮的男人,不過在看到母親病倒的時候,還是喚起了自己的責任心,因此回到了游戲里頭。
盡管在彈珠游戲關卡顯示了自己的自私,但是為了不再失去最親近的人,大家是否也會做出那樣的選擇呢?他欺騙老人家的時候,雖然口氣非常不耐煩,但是眼里的歉意、糾結與愧疚,我認為那便是因為善才能感到的負罪感。奇勛本性是善的,雖然做過許多錯事,卻用盡一切想用自己不靈敏的腦袋想找到最佳辦法,就算自己終生背負罪責也沒關系,這便是他原性的善。
兒童游戲是純粹、童真的,但試著回想的話,我們不也在小時候玩這些游戲時做了犯規(guī)的舉動嗎?你我可能曾在一二三木頭人為了作弄他人,在暫停的一刻推了朋友,使他出局;或可能在拔河游戲中,因為不想聽隊員的意見導致輸?shù)袅吮荣悾辉俨蝗豢赡茉趶椫橛螒蛑校敛活櫦赡米吡藙e人的彈珠;更可能也在與選玻璃相似的跳格子游戲中,因為朋友把石子丟出格子而激動了一下...
這些童言童語的舉動,在孩子時期被看成是成長的過程、人性的琢磨、沉淀和奠定,但換一個想法,魷魚游戲只是換了對象,加強了當中對于犯規(guī)的懲戒,放大了檢視,到頭來,還不是在游戲中找尋和發(fā)掘一個人的人性嗎?
我認為是人,都有欲望,就像我雖然沒說出口,但也非常在乎文章的點閱和點贊數(shù),所以對于贏這個字,我認為是人,就算只有一丁點,也會因為想贏而去斗爭。
劇中的人物,有錢人因為有選擇權,能輕易得到而成為了永遠無法滿足欲望的生物;反觀拮據(jù)的人因為沒有選擇權,總是無法得到而成為了永遠無法填滿欲望的生物。所以有錢人出了錢,獲得了觀看人類生存游戲這現(xiàn)實世界不能存在的欲望;貧困的人參與了游戲,獲得了能贏取金錢解決困難,像欲望般的機會。兩者的碰撞,一個付、一個拿,才會產(chǎn)生如此有火花,引人反思的故事。
黃東赫導演自編也自導,完全就是最強的說故事者,而我認為他的此部作品更是打開了韓劇的新篇章,走出了新式風格的特色。影集中除了強烈顏色調(diào)配對比,和熟悉配樂的沖突感,令我很驚艷的還有在參賽者睡覺的大房間中互相殘殺,燈光一閃一黑,及第五個游戲最后玻璃全數(shù)爆裂的慢動作拍攝方式更是吸睛。
前者利用燈光造就的可見與不可見即視感,加上暴力的熏陶,除了緊湊,一下黑暗、一下亮光挑戰(zhàn)了大家眼睛,更是把不知誰是敵人、誰是隊友的感覺強勢輸出。后者在壓線的最后一秒,奇勛安全通過后,快速炸裂了玻璃橋,但鏡頭拉到三名通關者時卻放慢,拍出了角色震驚感及破碎玻璃造成的傷口代表的分割,非常有創(chuàng)意。
雖然不少人認為結尾收得不好,但我想說說我的看法。整部影集非常強調(diào)色彩和對比,時間快轉(zhuǎn)到一年后的奇勛完全沒有變化,但是當他意識到了自己的愧疚感并不完全成立,因為001吳一男(吳永壽飾演)竟是幕后策劃者時,那刻的背叛成為了他轉(zhuǎn)變的契機。
奇勛不再穿舒適的衣服而是換上了西裝、不再留著長發(fā)而是改成了紅色的短發(fā)、不再懦弱小笨而是勇于跑向阻止他人參與游戲,更重要的是他發(fā)覺與其見女兒做一次好爸爸,他更想以能抬起頭,不再因為愧疚而自責的模樣見女兒,所以他回頭,想要用自己也知道的不足智力對抗游戲,以卵擊石在所不惜。
我以為孔劉和李政宰同框已經(jīng)是最難辦到的事,但沒想到更甚的是,我竟然能在這部影集看到李政宰和李炳憲睽違20幾年的世紀同框。假如有第二季,可以預想李政宰和李炳憲絕對會是必須回歸的重要角色。
人性到底是本善或本惡,我認為取決于你的解讀。影集中有著令人相信是本善,也有相信是本惡的角色,但到頭來我依舊相信人,是本善的,而惡是被環(huán)境的剝奪而形成的。
因為李政宰而看的《魷魚游戲》,卻變成了超乎期待的一部作品,也印證了Netflix創(chuàng)意自由得到了超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