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上線元宇宙社交App李彥宏的社交夢又被驚醒了?
元宇宙浪潮,涌到了百度門前。
上周,百度悄無聲息地上線了一款名為“希壤”的社交App。百度解釋稱,將通過希壤,打造一個身份認同、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續存的多人互動虛擬世界。
搜索引擎出身的百度,從未放棄過社交,也不斷推出特定場景下的社交應用,從匿名社交“聽筒”App到狼人殺社交“一局”App,百度也想在社交領域講出好的故事,但奈何一直“寂靜無聲”。
從這次動作來看,百度為希壤營造的氣氛不能算很濃,元宇宙概念大爆炸時期,“蹭”元宇宙概念的新產品和公司層出不窮,百度只是其中之一。而且,百度的社交夢,一直呈現半夢半醒狀態,想做好但卻一直做不好。
這一次,李彥宏下注社交元宇宙,又能講出什么新的故事,仍未可知。
百度做社交,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社交,是李彥宏多年的夢,也是多年的痛。
百度涉足社交領域的巔峰,還停留在PC互聯網時代。曾經炙手可熱的網絡流行詞如“你媽喊你回家吃飯”等,都來源于曾經的百度貼吧。
把持著用戶和流量的百度貼吧,變現一直是個難題。隨著“艦娘吧”“血友病吧”等負面事件爆出,百度貼吧黯然褪色,就此跌落難回巔峰。
直到2017年,百度又重新開始在社交領域布局,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到現在,百度陸陸續續上線九款社交App,其中包括興趣學習社區產品、匿名社交、AI智能社交助手、視頻社交、校園社交等各個垂直方向社交軟件。但幾乎每次都是悄悄上線,最后的命運或是下架后銷聲匿跡,或是毫無波瀾再無后續。
盡管百度一直在社交板塊布局,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爭奇斗艷的賽道上,百度始終沒搞明白社交的關鍵點在于何處。
當然,這也與百度對社交產品的宣傳有關,從目前報道來看,相比于百度核心業務產品而言,社交App的上線,幾乎找不到過多的宣傳痕跡,更像是試水之作。
為何百度如此執著于社交,離不開的除了社交帶來的流量外,還有商業模式的焦慮。
11月17日,百度公布了截至2021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第三季度百度營收319億元,同比增長12%,凈利潤50.9億元,整體指標完成預期值。
從具體業務來看,百度核心在線營銷收入為195億元,同比增長6%。盡管網絡營銷收入同比有所增長,但環比增幅實際上大幅放緩。第二季度網絡營銷收入比*季度增長了16.6%,而第三季度僅增長了2.6%。百度非在線營銷收入(包括云服務及人工智能等)為52億元,同比增長79.31%。
在線營銷業務疲軟,是百度不得不面臨的一個問題。盡管百度逐漸轉向以AI/云等業務作為新的增長引擎,但由于AI/云等業務基數還不是非常大,其非在線營銷收入占總收入比重僅為16.29%。從數據來看,目前AI/云等業務仍舊需要廣告業務為其<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輸血。
百度也不想放棄社交的商業價值。今年2月,百度在2020年四季度財報中也曾談到,未來,百度移動生態在商業模式上還將不斷向縱深發展,深耕電商、健康等核心垂類,拓展多元化變現潛能。社交一方面能為其業務蓄積流量,另一方面,社交平臺也是承載廣告的重要場景。
希壤APP內場景
由此來看,盡管百度在社交領域靜悄悄地布局,但背后的野心可見一斑。
希壤背后,百度下的不止社交棋
關于希壤的介紹,在華為應用商城里有這樣一段話:這里正在極速擴大,成為一個沒有邊際的無限世界,希望你在這里能有一段愉快的旅程。簡單來說,目前的希壤,就是可以提供給用戶一個虛擬身份,然后在虛擬世界中與好友進行互動。
未來的旅程愉快與否還未可知,但目前的希壤,似乎并沒有概念宣傳中的“愉快”。截至發稿前,希壤在華為應用商店中下載安裝次數還不到1萬次,且僅有14人對其進行評分,綜合評分僅為3.1分。在一眾評論中,大部分均表示,體驗感不好、畫面太糙、玩法太少等。
首先是用戶相對較少,在體驗過程中,《鳳凰WEEKLY財經》記者隨機和周圍人物進行聊天時發現,目前體驗“希壤”的用戶大多是媒體或互聯網公司的產品經理。其中有用戶表示,百度上線“希壤”,普通用戶幾乎都不知道。“我也是在看了財經媒體的報道后,才知道百度上線了新的社交軟件?!?/p>
除了用戶數量稀少外,目前希壤的功能相對較少,僅支持用戶語音交流,同時,希壤還設置了“小度語音助手”的功能。
在場景的體驗上,目前的希壤還存在人物與建筑物卡位延遲的狀況。此外,《鳳凰WEKKLY財經》記者體驗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便出現“暈3D”的情況。
希壤APP內場景
作為一款新推出的應用,拋開前期開發有待優化的問題,百度推出的希壤,是否真的能和社交元宇宙鏈接起來,仍舊存疑。
目前,業內普遍認可的社交元宇宙的要素,需要具備虛擬化身、社交資產、沉浸感、經濟體系、包容性等關鍵特征。從目前希壤App的功能來看,已經簡單具備虛擬化身和資產。
但問題是,目前用戶在進入希壤之后,包括前期的虛擬人物形成上以及虛擬世界具體成像上,都存在卡頓、延遲、人物重疊等問題,也正因如此,直接造成了用戶體驗感較差。
上線希壤App,可以說是百度宣布正式邁入社交元宇宙的第一步。但實際上,在希壤App的背后,更多的還是體現了百度對于虛擬現實的思考和布局。
在今年8月的百度世界大會上,“希壤”虛擬空間多人互動平臺就已經作為百度VR的新產品為人所熟知。在百度VR的官網上,“希壤”多帶帶作為一系列產品陳列。“希壤”產品功能包括“虛擬空間定制”“全真人機互動”“商業拓展平臺”。
而在此,百度將“希壤”定義為,以技術為基礎、以開放為理念,同客戶、開發者、用戶一起,打造一個身份認同、經濟繁榮、跨越虛擬與現實、永久存續的多人互動虛擬世界。百度稱,“希壤”的應用場景包括 VR 教育、VR 營銷、VR 云展會、VR 實訓、VR 產業園。
由此來看,希壤App更像是一個在元宇宙概念的加持之下,百度在社交領域順勢而為的產物。
盡管如此,希壤仍舊被百度寄予厚望。從目前百度對其的定義和功能來看,百度更希望出力的點在于技術層面,而希壤App也可以被視為一個社交元宇宙的基礎設施平臺,開發者、客戶和用戶可以在希壤上打造自己的專屬空間,包括線上會議、展覽、線上課堂等。
希壤APP內場景 社交元宇宙:概念還在飄,炒作接踵而至
社交元宇宙的概念,*早是由Soul在今年年初時提出。
對于社交元宇宙的理解,Soul則通過自身應用功能來予以說明。用戶在Soul中都擁有一個虛擬身份,而通過這些虛擬身份可以發布瞬間,Soul會基于用戶社交畫像和興趣圖譜,通過AI算法來推薦用戶與信息??梢詫⑵浜唵蔚乩斫鉃?,在一個虛擬世界里,現實生活中的人通過虛擬人物建立新的社交關系。
貼上社交元宇宙概念的,不止Soul和希壤。天眼查App顯示,近日,重慶愛奇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申請注冊“奇遇元宇宙”等商標。今年6月,Soul關聯公司上海任意門科技有限公司申請了“年輕人的社交元宇宙”相關商標。
“蹭”上社交元宇宙概念的公司不計其數,概念炒作的聲音也撲面而來。
11月18日,元宇宙概念股天下秀在其官方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封時任董事長李檬署名的公開信,信中正式介紹了天下秀基于區塊鏈技術的3D虛擬社交產品“虹宇宙”,“在虹宇宙這樣一個屬于創作者的3D虛擬星球里,比起VR和AR,更相信未來一定是MR(MIXreality,混合現實)的世界。
公開信發出當日,天下秀股價收盤漲停。但當晚,天下秀立即發布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公司主營業務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并未參與AR、VR、MR及相關硬件技術研發,亦無相關硬件技術儲備或專利,目前虹宇宙產品也尚未接入前述硬件技術。虹宇宙作為實驗階段產品有較大的風險和不確定性。
上交所的監管警示也隨之而來,上交所稱,在“元宇宙”等相關產品、技術處于當前市場高度關注的熱點時期,公司通過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對外發布涉及公司經營業務、未來發展的重要信息,且相關發布信息可能對投資者形成誤導。
同時,上交所對天下秀時任董事長李檬、時任董事會秘書于悅致使上述信息不當對外發布,予以監管警示。
實際上,利用概念進行炒作的并非只有天下秀一家。包括山西證券、中信證券等在內的多家機構在其研報中談及,警惕元宇宙概念炒作風險。
9月16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2021年元宇宙發展研究報告》中提到,參與、化身形象、場景化社交等是元宇宙的價值來源。此外,報告中還以大篇幅內容強調了“社交”在元宇宙生態中的重要性。
但同時,該報告還指出,目前元宇宙產業仍處于社交+游戲場景應用的奠基階段,還遠未實現全產業覆蓋和生態開放、經濟自洽、虛實互通的理想狀態。
《人民日報》也在近期發文稱,對待新鮮事物,保持好奇和探索的同時,也要保留一份審慎和理性。即便元宇宙有可能成為真實世界的延伸與拓展,潛在的機遇和可能帶來的變革值得期待,每個人仍需理性看待當前的元宇宙熱潮,警惕任何以科技和未來為名義的忽悠。
元宇宙盡管最近已經耳熟能詳,但元宇宙的概念迄今仍沒有清晰準確的定義。在元宇宙概念之下的社交元宇宙,要走的路或許會更長。
面對新概念,不妨“讓子彈飛一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