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心動外賣內測,字節跳動入局外賣領域的野心有多大??
近日,抖音宣布成立外賣業務團隊,名為“心動外賣”,并在app內展開了測試。據了解,心動外賣或會邀請抖音內的餐飲商家入駐,由商家自主提供配送服務。
從業務模式來看,抖音做外賣與“高德打車”頗為相似,并不參與實際的外送業務,只是為商家和消費者提供一個中間服務平臺,便于轉化交<愛尬聊_百科大全>易訂單。
抖音表示,接下來心動外賣將會率先在一二線城市開放,隨后逐步推廣到全國。并且,未來也不排除成為一個聚合模式的外賣平臺,與美團、餓了么等進行導流合作。
01
眾所周知,在外賣這個億萬級別的市場里,美團和餓了么兩家獨角獸早已搶占了90%的市場份額,順豐、叮咚、盒馬等新玩家和生鮮配送平臺也都在一旁虎視眈眈,抖音此時跨界攪局,勝算到底有多大?
相比于傳統的外賣平臺,抖音的短視頻場景確實是一個創新的硬核優勢。通過視頻的呈現方式,可以讓消費者更直觀真實的了解產品,動態的推薦信息也比靜態圖片文字更具感染力。直播帶貨等模式,也能夠有效激發用戶的沖動消費心理,從而帶動轉化。
而且,作為一個本身就具備巨大流量池的平臺,抖音已經完成了基礎用戶儲備,本地商家可以依托大數據算法精準獲得地域流量,導流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與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用戶主動篩選搜索的模式不同,抖音被動展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下單率。當用戶偶然刷到視頻時,他是否正好需要用餐?推薦的餐廳是否合胃口?等等這些都是不可控因素。
另外,對于抖音來說,目前的廣告加載率已經比肩微博,用戶能否承受更多外賣廣告的推薦,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至于抖音的6億日活流量能否成功攪動外賣市場,帶來新的變量,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其實早在心動外賣內測前,抖音已經在生活美食領域的邊緣不斷試探。
去年3月,抖音上線了“抖音團購”,用戶可以直接通過抖音在線點餐、團購,實現邊看視頻邊下單美食。與此同時,抖音還為美團和餓了么開放同城外賣功能,在主頁掛靠鏈接。
隨后,抖音又推出了“掃碼點餐”功能,用戶到餐廳吃飯,可以通過抖音app掃碼點餐,享受優惠券折扣。而且在很多地方,抖音的商家折扣力度甚至高于美團。在部分餐飲商戶,掃碼拍視頻還能獲得飲料和小菜贈送。
通過抖音近期的這些動作不難看出,其母公司字節跳動正逐漸在本地生活業務上加碼。
02
高頻、剛需,且變現模式成熟的本地生活服務,無疑是令眾多資本垂涎的龐大市場。
數據顯示,從2014年至2018年,中國本地生活綜合服務市場規模以年復合增長率41.3%的驚人速度在擴大,預計將在2024年達到2.8萬億元。
雖然自“百團大戰”后,美團成為本地生活領域的領頭羊。但是,在這片萬億級的藍海里,生活服務滲透率也僅有12.7%。這就意味著未來的幾年,仍有大塊的市場蛋糕可供瓜分,而字節跳動不失為一匹充滿想象空間的黑馬。
其實從2018年開始,抖音就已經啟動了本地生活服務業務。*先在企業號試水,先后推出團購、酒店預訂、門票預訂等服務。之后又上線了“我和我的家鄉”、“心動餐廳”、“城市大玩家”等活動,聚焦美食和旅游兩大垂直領域。
除此之外,在抖音同城頁面中還設置了熱門榜單,包括游玩人氣榜、住宿、麗人、休閑娛樂榜等,點擊POI鏈接會直接跳轉至商戶的聚合頁,可以一鍵購買門票、優惠券。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抖音已經打通了與本地生活強相關的搜索和支付業務,閉環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試想一下,如果抖音可以通過內容算法建立起固定場景,培養用戶消費習慣,搶占心智,那么必將對美團等行業巨頭造成強有力的威脅。
字節跳動CEO張一鳴曾經表示,“自己做事從不設邊界”。而抖音在當下的擴張,確實也非常類似美團之前的“無邊界”發展。
不過對于抖音來說,尚未像美團一樣建立起完善的線下服務體系,僅僅依靠流量打法,肯定不足以支撐起本地生活服務業務。而且,同樣身為互聯網資深玩家的快手、百度等,也都在這條賽道上蠢蠢欲動。抖音想要依靠短視頻內容“鏈接一切”,仍需繼續深耕。
總而言之,本地生活服務的戰火必定將持續燃燒,接下來各路玩家又會有怎樣的破局之道,著實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