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監管出重拳 多款游戲APP涉侵犯隱私被下架處置?
近日,工信部披露了一批侵害用戶權益的APP(2021年第九批,總第18批)名單。在工信部信息管理局依據《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組織開展手機應用軟件監督檢查過程中發現,目前尚有210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另有67款APP因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而被下架。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發現,被下架的這批APP中,包括杭州電魂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魂網絡”)旗下的《野蠻人大作戰》等多款游戲,涉及問題有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等。
對此,電魂網絡人士向記者表示:“公司旗下自研游戲《野蠻人大作戰》因涉及到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的情況,被杭州市通信管理局下架,目前公司正在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整改,預計要在下個月完成整改工作。”
未完成整改被下架
2020年,移動游戲市場搭上流量紅利快車蓬勃發展,游戲應用下載量大漲21.68%,達到597.1億的峰值。
而未來移動游戲市場的空間有望進一步擴大。Newzoo 在2021年7月發布的全球游戲市場報告中指出,2021年的全球游戲玩家數量已經邁過了30億大關,且有望在未來幾年迎來持續增長。報告中強調全球有28億用戶在移動設備上玩游戲。報告預測2021年全球游戲市場將獲得1758億美元收入,其中移動游戲市場的收入將增長4.4%至907億美元,占總收入的一半以上。
與此同時,中國已經躍升為全球*大的游戲市場。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發布的《2021年1—6月中國游戲產業報告》(以下簡稱《游戲產業報告》)顯示,2021年1—6月,國內游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1504.93億元,同比增長7.89%;用戶規模為6.67億,同比增長1.38%。
巨大的市場空間孕育了豐富的游戲產品。與此同時,我國也正在加強對游戲市場的監管力度。
對此,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表示,近年來,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各類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APP)蓬勃興起,成為網絡應用的主要載體。
當前,我國APP在架數量和用戶規模持續擴大,覆蓋經濟社會生產生活各個方面,已經成為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領域。
為此,2021年7月31日,工信部再次開展縱深推進APP侵害用戶權益專項整治行動。其中重點指出,對專項行動中“APP、SDK違規處理用戶個人信息”“設置障礙、頻繁騷擾用戶”“欺騙誤導用戶”“應用分發平臺責任落實不到位”四方面10類問題進行集中排查,發現問題及時落實整改。
8月25日,工信部披露了侵害用戶權益的APP名單。記者查閱名單后發現,仍有部分游戲類APP在列。其中不乏《海濱消消樂》《野蠻人大作戰》《騎士與契約》等爆款產品。
記者注意到,這些游戲APP未按時限要求完成整改,涉及到的主要問題則包括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
其中,《野蠻人大作戰》是一款由電魂網絡旗下BBQ工作室研發的io類獨立手機網絡游戲(在國內又被稱為休閑競技類游戲、大作戰游戲、大亂斗游戲)。當前這款游戲已經無法在各大應用商店中下載。在此次工信部通報下架的名單中明確提到,《野蠻人大作戰》涉及到強制用戶使用定向推送功能的問題。
對此,電魂網絡人士表示:“公司確實有這個情況,主要原因是涉及到隱私協議的描述與游戲頁面中的推送不匹配,這主要是程序上的細節問題。”
記者了解到,還有一些游戲產品是因為違規搜集個人信息被下架。某游戲公司人士告訴記者,游戲涉及到這個問題,有時是因為應用市場的SDK(軟件開發工具包)有未整改到位的情況。該人士表示,“去年底的時候我們就與應用市場進行溝通,但是數據收集和SDK都是渠道的。”
監管持續高壓
事實上,手機游戲類APP頻繁出現上述情況或許和軟件“打好提前量”有關。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游戲類APP特別是手游需要頻繁更新迭代并兼容更多玩法體驗的存在,所以在安裝過程中,或許會針對未來預期的功能,要求用戶開放更多的權限。而后續的開發迭代中,往往由于計劃趕不上變化而并沒有使用到相關權限,就形成了一種侵害用戶權益的實際行動。此外,部分手游或許有收集用戶信息來對自己的產品進行數據分析的行為。
在此背景下,應用市場的平臺作用就顯得愈發凸顯。“需要平臺加強審核,而不是為了增加下載量縱容軟件存在違規情況。希望平臺可以加強審核機制。”該人士建議道。
2021年4月26日,在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統籌指導下,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管理暫行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定》),對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作出專門規定。
其中,《規定》以“知情同意”和“*小必要”兩項個人信息保護基本原則。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這就強調了游戲APP公司在游戲相關隱私保護設計之時的權限索取必須克制。如果安裝過程中向用戶申請那些信息,則需要明確說明。
對此,上述游戲公司人士向記者表示,該公司非常重視APP合法合規,有專人負責合規檢測,從而確保已知渠道做到合規,并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政策法規落實保護個人信息及未成年人保護工作。
事實上,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工作情況復雜多變、涉及人數眾多,是一項非常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提升綜合治理能力。隨著APP侵害用戶權益的整治行動的持續開展,工信部組織廣東、浙江、江蘇、上海、天津、四川、安徽、內蒙古八個省(<愛尬聊_百科全書>市、區)的通信管理局,先后開展了六批次集中抽檢,檢查了76萬款APP,通報748款違規APP,下架了245款拒不整改的APP。
此外,記者了解到,工信部正在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提升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自動化檢測能力、監測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目前平臺具備每個月檢測量達到15萬款的能力。年底前將檢測覆蓋達到180萬款APP,對違規行為繼續保持高壓震懾。
在高壓監管之下,眾多涉及其中的游戲公司開始亡羊補牢。其中,電魂網絡人士表示,目前公司正在針對這一情況進行整改,預計下個月完成整改工作。雖然目前《野蠻人大作戰》這款游戲在公司營收中占比并不高,不過公司還是比較看好這款游戲的發展。
在工信部對相關APP常態化監管的高壓態勢下,當前市場中涉及違規的APP數量正呈現下降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志國表示,截至2021年5月底,全國APP數量為302萬款,相比工信部開展專項整治前的350萬款APP下降了13%。通過數量調整和違規APP的下架處置,優化了APP質量,使合規APP能夠健康發展。與此同時,應用商店APP抽檢問題的發現率穩步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