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怎么會有人不會坐飛機啊” “厭蠢癥”才是一種“真蠢”?

最近網上有個新詞,叫“厭蠢癥”,是說看不得別人犯蠢、沒常識、太笨。譬如最近很火的自媒體博主“打工仔小張”的評論區,就有很多這樣的人:

“怎么會有人不會坐飛機啊?我厭蠢癥犯了。”

“不會坐高鐵?中國孩子什么時候變得這么蠢了?”

常識“布道者”小張

看到“厭蠢癥”三個字,正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不適,那股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從屏幕里飛出來,均勻地糊在了每個人臉上。

是的,有人不會坐高鐵,有人不會坐飛機,有人好幾十歲了第一次坐公交,還有人一輩子沒走出過自己生活的那個縣。

很震驚?這就是事實,我國有14億人口,據統計,直到2020年,還有10億人從來沒坐過飛機;到2022年底,全國也只有53個城市通了地鐵;盡管高鐵四通八達,但是許多人直到上大學才第一次走出家門。

所以,一些在“城里人”眼中見慣的事情,對相當龐大的一個群體來說,是第一次。

凡是第一次,勢必會緊張、羞怯、窘迫、怕搞砸。整個社交網絡,雖然沒有像部分人一樣把“厭蠢”掛在嘴上,卻也扎扎實實忽略了這些基本需求。大家默認,“一招教你坐地鐵”這樣選題,能有什么人看,甚至有些可笑。

小張就是這個“流量池”的補位者。最近這個月,她的作品從沙丁魚罐頭一樣擠的短視頻賽道脫穎而出,突然就紅了。

數據狂飆,一個月漲粉200多萬;

媒體蜂擁,上百家媒體爭相報道;

口碑炸裂,有人稱她是常識的“布道者”。

讓她出圈的,正是這些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常識”科普——《如何坐公交車》《如何坐高鐵》《如何看電影》《如何去吃海底撈》……

1月26日,小張發布了《如何如何》系列的第一條視頻“如何坐高鐵”,手把手地教人取票、安檢、落座,拖著行李箱,邊走邊介紹高鐵站的一切。

“這也要教?”很多人抱著好奇的心態點進來,點開評論區后才發現自己其實是那個“何不食肉糜的高傲城市人”。這條視頻的評論區,有“厭蠢癥”們指指點點,但更多的是理解與共情:

有人說,自己生活的地方沒有高鐵,真的很需要這種科普。

有人耐心地補充視頻里遺漏的細節,鼓勵他人別怕“露怯”。

也有人為自己的傲慢反思,“我震驚于他人的無知,卻沒想到,我以為的常識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從未接觸過的領域”。

36萬點贊、10.7萬收藏,證明小張真的被人需要著。

“她媽媽看了好幾遍我的視頻”

今年春節,小張看到有個女生在網上說,從小到大一直在學習,不會坐飛機,也沒和朋友一起出去玩過。

小張小時候在上海生活,初中時回到了江蘇連云港一個<愛尬聊_百科網>縣城上學。在那個女生身上,小張看到了部分縣城同學的影子,她安慰道,“等我下次坐的時候,一定拍給你看。”

這就是第一條視頻的緣起。

本來以為沒啥人看,結果視頻精準地擊中了很多人“怕露怯”的心理,帶來了救命稻草般的安全感。

除了小鎮青年,視頻幫到的,還有不少中老年人。有個女生曾發來私信,說自己的媽媽從來沒有出過縣城,自己給她買了票,還特意把“如何坐高鐵”的視頻發給媽媽。

“她媽媽看了好幾遍視頻,說這下心里就有了底氣,我特別感動。”

粉絲們也在評論區不斷催更,按照小張的規劃,這個系列還會一直拍下去,“能拍的還有很多”。

“我是想告訴大家,如果將來遇到不了解的事,可以像我一樣大大方方地開口問,我想讓大家知道‘第一次’沒那么難,別害怕。”

走出同溫層

在社交平臺上,像小張這樣的博主還有很多。例如,73歲的退休教師楊維云奶奶,每天晚上都站在小黑板前,笑盈盈地教成年人識字,也吸引到了幾十萬粉絲。

他們的走紅,絕不僅僅是運氣,而是因為一顆真誠、細膩的心,看到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人群。

1980年,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足兩成,到2021年底則到了驚人的64.72%,這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城市化奇跡。

但奇跡背后,有一些人在努力地追趕時代列車。城市與鄉村、老年人和年輕人,一道又一道的知識溝橫亙在人與人之間。前幾天,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發布報告,70歲至79歲的老年人只有31.2%使用智能手機。

這是不得不面對的現實。但日常大家已經太習慣于“同溫層”思考,有一種“身邊即世界”的錯覺。對那些所謂沒有常識的人,缺乏耐心、難以共情,覺得他們見識短淺、智商堪憂,全然忘記了自己也曾有窘迫自卑的時刻。

小張的視頻走紅,帶給我們一個啟示,走出同溫層,用信息去鏈接你我,一起去填平這道“知識溝”,是一件多么溫柔浪漫的事情。

好人有好報,小張的視頻火了,“厭蠢癥”們,困在自己的偏狹和傲慢中,則永遠趕不上這樣的好機會。

(原標題:“厭蠢癥”才是一種“真蠢”)

編輯 舉報 2023-02-24 11:49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