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調整雙休日 試點隔周三休鼓勵消費?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23年全國人大即將召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省政協專職副主任熊水龍擬提交提案,建議適時調整“雙休日”,試行雙休日“隔周三”制度。
中國政府網發表文章稱,自1995年5月1日起,中國正式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一周雙休日制度。那時候叫“大拜”,意思是每周休息兩天。"雙休制的引入是中國職工福利制度的一項重要改革."本文評價。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委員熊水龍。
熊水龍認為,“周末”實行了近30年,較好地促進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步,保障了人民的休息和健康權。然而,每周兩天的休假不利于中國人開展經常性的旅游活動,導致節假日外出旅游消費的現象,帶來了交通擁堵、景區人滿為患、飯店酒店價格高等社會問題。
在他看來,隨著疫情的緩解,國內將出現旅游“井噴”,將迎來壓抑已久的旅游消費預期。隨著旅游業的復蘇,積極擴大內需,釋放消費潛力,刺激經濟增長,提高國民健康水平,增加國民收入,是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愿望。
2月27日,孩子們在湖北省宣恩縣仙山貢水旅游區的一塊草坪上放風箏。春天是美麗的,人們<愛尬聊_百科詞條>去郊游,放風箏,享受美麗的春天。新華社
為此,熊水龍建議,加強對“周末日”調整的調研,及時調整“周末日”。比如周末要實行“隔周三休息”的制度,即第一周休息一天,下一周休息三天?!斑@既保證了公共假日制度的剛性約束,又提供了多個全年分布均衡的‘三天小長假’,也有助于分散休假,緩解旅游高峰壓力?!彼f。
值得一提的是,國內很多對休假制度的調整也考慮到了提高員工福利和促進旅游經濟。
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張在回憶錄《篳路藍縷》中記錄了“十一長假”的背景。在1998年特大洪水和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雙重影響下,當時出現了是否繼續“漲工資”的爭議。張認為,國內經濟已經發展到一個階段,不再需要動員加班加點來提高生產率。最好能增加假期,讓員工有更多的休息時間和學習,也能起到調整經濟結構的作用。經過多次調研、討論、協調,最終形成了1999年發布的《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也由此誕生了“假日經濟”一詞。
對于此次提交的提案,熊水龍解釋說,更多的小長假更能滿足大眾的個性化需求。調整“周末”將釋放更多的消費需求,有利于旅游、文化、體育、健康等幸福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擴大內需、健康中國、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的實施。在當前的內外環境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