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光顧著嗑CP了,你真的知道二十到底不惑于什么嗎??
最近播出的《二十不惑》快結束了。雖然有高開低走的趨勢,但也不妨成為青春劇里的一股清流。
三四十歲的人看的是過去和回憶,十幾二十歲的人看的是現在和未來。
經常在充滿粉紅泡泡的青春劇里脫穎而出,現實中《二十不惑》貴。
講述了四個即將大學畢業的女生,初入社會時遇到的煩惱和迷茫。簡直是人間真實,人們驚呼——,“拆編劇的相機!”
然而,二十歲,年輕氣盛,同時處于象牙塔和殘酷現實的交界處,怎么能不迷茫和困惑呢?
底線到底在哪里?3354打破上司不可告人的秘密,是為了保住飯碗而保持沉默,還是冒著辭職的風險,大膽說出來,大膽揭露?
看臉的年齡,顏值真的是正義嗎?愛情有什么問題嗎?什么是真愛?
……
所以,二十,你有什么不困惑的?
本想成為時尚美妝博主的梁爽,在與網絡名人公司簽約后,因為流量不夠,不得不放下身段,直播賣火腿。起初不情愿,在老板的勸說下,她憑借自己的實力連續拿下銷量第一。
然而沒過多久,在火腿賣得非常好的時候,她冒著支付巨額解約費的風險,決定成為一名美妝博主,追尋自己的夢想。
她說:
“我寧愿撞南墻,也要走自己喜歡的路。
我不想這么快就向現實妥協。
就算被淹沒,我也愿意輸。"
那是二十,那是青春。——有不甘和試錯的資本!
梁爽的老板曾告訴梁爽,對于沒有流量也沒有粉絲的梁爽來說,美妝博主無異于異想天開。但如果能通過賣火腿的直播獲得足夠的人氣,成為美妝博主就很容易了。
梁爽的老板就像我們的上一代,成熟穩重,富有彈性,曲線優美地實現著他的夢想。
而梁爽,和我們所有年輕的人一樣,是一只不畏虎威、橫沖直撞的初生牛犢,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一刻也耽誤不起。
兩者都沒有錯,只是價值觀不同。
可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態度不就是聽從內心,忠于自己嗎?
我們不想循規蹈矩,我們不求穩扎穩打,我們不接受任人擺布,我們更喜歡追逐自己熱愛的東西,孤注一擲,不問成敗,不留遺憾,堅定地向前,不回頭!
“試錯,是青春。對了,就是長大了。”
我記得,清華的女學長王蕾為了追求挑戰極限的夢想,放棄了前途無量的高薪工作。她登上了七大洲的最高峰,滑雪到達了北極和南極。
另一個例子是<愛尬聊_百科詞條>張金鵬,一個經濟海歸,畢業后偶然愛上了自由行。后來工作攢了點錢,就辭職去旅游了,就這樣連續辭職了八次。張金鵬成為了中國第一個職業旅行家,從最初的菜鳥背包客到今天的旅游雜志記者。
正如在《文化苦旅》年曾經說過的:
“我不知道崇高青年的英雄氣概是建立在尚未實現的歷史地位上的。一旦實現,英雄氣概就會消失大半。”
本想留在深圳的江偶然發現自己在網上相親的老板有家室,于是不再沉默以保住工作。他寧愿丟了工作,也不愿揭露那個騙子。
在新公司的面試出了問題后,姜想出了一個新的方案,在公司的電梯里攔住了老板周迅,短短幾分鐘,他就給自己爭取到了一個機會。
這樣“不要臉”的勇氣,來自于她想留在深圳金融行業的野心。
而這一點,有多少世故的人,因為過于謹慎,做不到。
來自idolize的富家女段佳寶(音譯)大學期間一直在找工作。她沒有隨大流,而是把自己的愛發揮到了極致,成為了藝人經紀人。
“20多歲是一個茫然的年齡。我們不再是成熟的社會人,也不再是不成熟的學生,但正是因為我們無法被定義,我們才是獨特而自由的。”
啊,多么美好的年紀,無數的沖動!有無限可能!
所以,我認為,20歲的迷茫,并不是孔子曾經說的“40歲的迷茫”,而是由于閱歷豐富而豁達成熟。
相反,20點的我不是迷茫,而是沖動,無畏,桀驁,所以在做每一個決定的時候,我更愿意忠于自己,不被實現自我價值的多重方式所迷惑,不被前任所束縛。
路,自己走;坑,自己跳!
如《后浪》中所述:
“不要搞不清楚自己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
么。你所熱愛的就是你的生活!”
真正的二十不惑,并不是沒有疑惑,而是我們在迷惑不定時,選擇遵從本心,敢撞南墻。畢竟,誰的青春會不迷茫呢?
真正的二十不惑,也并不代表年輕就有不惑的資本,它需要我們敢想敢做,付諸行動,不斷試錯,不斷跌倒又重新站起來,即便滿身塵土,也依舊眼神堅定。
“不知道該不該做的時候,去做,不知道怎么做的時候,去做!”
忠于自我,敢想敢做,才是二十時不惑的底氣,也是我們向所有人展現新一代年輕人姿態的傲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