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養老金能否按時足額發放 今年就業形勢如何?人社部最新回應?

就業和社會保障問題牽動著千家萬戶,是社會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養老金能否按時足額發放?個人養老金進展情況如何?怎么看待今年就業形勢?1158萬高校畢業生就業如何解決?

今天(3月2日),國新辦舉行“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回應相關熱點問題。

圖源:中國網

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穩健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 王曉萍 圖源:中國網

養老金發放的問題,涉及到億萬退休人員的切身利益,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這些年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穩步推進,覆蓋范圍持續擴大,基金收入持續增加,制度運行總體平穩,有較強的保發放能力。

她介紹,一是收支有平衡。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全年收支基本平衡,基金運行總體平穩。

二是基金有調劑。為解決基金分布不均的結構性矛盾,在實施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的基礎上,去年全國統籌制度啟動實施,在全國范圍內統一調劑基金,調劑力度更大。

三是財政有投入。中央財政補助繼續增加,地方財政建立了長期投入機制,投入力度持續加大。

四是長遠有儲備。全國社會保障基金規模不斷擴大,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工作已經完成,這兩部分基金都是養老金發放資金來源的長遠儲備。

“所以,我明確告訴大家,我國養老保險基金運行穩健。”王曉萍說。

個人養老金參加人數已達2817萬

會適時調整個人養老金繳費上限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李忠 圖源:中國網

去年年底,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和地區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是有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是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

人社部副部長李忠在發布會上介紹,各有關方面共同努力,群眾積極參加,實施3個月以來,參加人數已經達到2817萬人。

李忠表示,去年,國家正式啟動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這具有標志性意義,標志著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制度框架基本形成。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政策優惠支持。目前,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三個環節,在繳費階段繳費金額享受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投資收益不征稅,領取時按3%較低稅率征稅。目前,每年繳費上限是12000元,以后會適時調整繳費上限。

第二個特點是產品多樣選擇。有關監管部門按照安全規范、側重長期保值增值等要求,批準了137只公募基金、19個商業養老保險、18支理財產品、465個儲蓄存款等個人養老金投資產品。參加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自主選擇。隨著制度實施,投資產品還會進一步豐富。

第三個特點是服務更加便捷。人社部牽頭建設了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為每一位參加人建立了唯一的個人養老金賬戶,用于信息記錄、查詢和服務等,參加人可以直觀掌握自己個人養老金的運行情況。參加人可以通過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電子社保卡等入口直接登錄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可以通過商業銀行渠道開設賬戶、繳費并購買金融產品。

2022年三項社會保險

基金收支規模13.7萬億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王曉萍表示,這10年,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入快車道,建成具有鮮明中國特色、世界上覆蓋人口規模最大、功能完備的社會保障體系,是社會保障改革力度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

中央制定實施改革和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總體方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國統籌,統一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并軌,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進一步健全。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制度功能更加完善。

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0.5億人、2.4億人、2.9億人。社保基金運行總體平穩,基金管理不斷加強,2022年三項社會保險基金收支規模13.7萬億元,各項社會保險待遇按時足額發放。五級社保經辦管理服務網絡基本形成,社會保障卡應用范圍持續拓展,管理服務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水平顯著提升。以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為目標的社會保障制度和體系全面加強,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和多樣化需求得到了更加可靠<愛尬聊_百科全書>的保障。

人口負增長如何影響就業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 俞家棟 圖源:中國網

2022年末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這是近61年來首次出現人口負增長。

人社部副部長俞家棟表示,人口下降問題,從就業的角度看,實際上就是對勞動力供給影響的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我國16-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在達到峰值9.2億之后開始下降,去年年末是8.76億人。這種勞動力供給量的減少是在供給高位上的放緩,我們國家仍然是人口和勞動力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俞家棟分析,從結構上看,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主要還是大齡勞動力退出勞動力市場、數量下降較快,而青年勞動力數量還是穩中有增。據測算,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的新成長勞動力1662萬人,規模是創近年新高,就業總量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他強調,下一步,將會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強化經濟發展就業導向,擴大就業容量,緩解就業結構性矛盾,努力提升就業質量,推動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信心圓滿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

人社部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06萬人。2023年就業形勢怎樣?

對此,王曉萍判斷,隨著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就業形勢將持續回暖,保持總體穩定。“我們有信心圓滿完成全年就業目標任務,持續保持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王曉萍指出,下一步,我們將堅持把穩就業作為重大政治責任,落實落細穩就業各項舉措,穩存量、擴增量、提質量、兜底線,全力以赴做好穩就業工作。

具體措施包括:強化助企紓困,加強對就業容量大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穩崗擴崗傾斜支持,推動政策精準落實、高效直達。強化創新創業,深入實施重點群體創業推進行動,支持零工市場建設,落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政策。強化精準施策,堅持拓寬市場化渠道和穩定公共崗位規模結合,著力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堅持外出務工和就近就業并舉,著力穩定脫貧人口等農村勞動力的就業規模;堅持就業援助和生活保障相銜接,著力兜牢困難人員的民生底線。強化提質增效,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努力促進供需匹配。強化綜合治理,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

如何促進1158萬高校畢業生就業?

2023屆高校畢業生的規模將達到115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如何促進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

“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助力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順利就業。”人社部副部長俞家棟表示,將堅持把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政策、拓崗位、優服務、兜底線,與有關部門一起做好這項工作。

據介紹,重點是四個方面,第一,加力渠道拓展。第二,加力崗位推送。第三,加力見習培訓。第四,加力困難幫扶。

其中,將進一步完善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支持政策,實施政策服務落實專項行動,加快政策兌現,穩定擴大國有企業招聘,穩定事業單位、基層項目招聘招募,引導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城鄉基層就業,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靈活就業。同時,指導各地調整優化招錄考試和職稱職業資格考試時間安排,給畢業生求職留出更多時間窗口。

此外,對失業青年及時納入就業失業管理服務,對長期失業的加強實踐引導和分類幫扶,幫助他們更好融入就業市場。

編輯 舉報 2023-03-03 12:12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