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下線門鈴碼等“數字防疫”應用 首批10億條涉疫個人數據全部銷毀?
報上消息,現在疫情防控已順利進入“類B and B管理”常態化防控階段。
3月2日,無錫舉行銷毀疫情相<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關個人資料儀式。首批10億條數據被銷毀。為了確保數據被完全破壞,無法恢復,邀請了第三方審計和公證處參與工作。
至此,無錫市首批疫情相關個人數據成功銷毀,充分保障了市民個人數據安全。
與此同時,門鈴碼、疫情調查、貨運通等40多個“數字防疫”應用已于今日成功清退,并陸續下線。
“數字防疫”
無錫“數字防疫”服務自上線以來,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在科學決策、精準決策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共采集個人數據10億條,主要用于核酸篩查、疫情追蹤、輸入性疫情外部預防、重點人群核酸檢測等。通過不斷創新數字防疫策略,推動疫情數據共享和開放利用,為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進行提供了堅實的數據支撐。
同時采取有效的技術和管理措施,依法合規保障個人信息安全,未發生數據泄露事件。被省委新聞辦評為“2022年個人信息保護優秀實踐案例”。
此次無錫在全國地級市率先銷毀疫情相關公民個人資料,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治理理念。
“這次銷毀疫情相關個人資料,一是體現了依法執政的理念,依法刪除已經達到目的的資料;二是保護公民隱私,防止公民個人信息在數字時代被竊取或濫用;三是通過對數據的徹底銷毀,防止數據泄露,降低數據泄露的可能性;四是節省存儲空間,進一步提高存儲效率。”
下一步,市大數據中心將進一步加強數據分類分級管理、數據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數據安全審查等制度建設,確保數據不可恢復。同時,繼續加強技術運維人員的安全教育,強化數據安全合規理念,提高全員數據安全意識,嚴禁私自留存和轉移疫情相關數據,充分保護公民個人隱私。
數據要素是數字經濟深化發展的核心引擎,保護個人數據安全是維護社會穩定和人民幸福的必然要求。無錫將繼續堅持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原則,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安全保護、開發利用,利用數據快速響應處置,有效提升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守護城市平安,保障人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