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當后浪們的現實,遇上偶像劇的魔幻?
103010預告片發布時,其中一個細節引起了大量網友的討論:
“青春劇終于沒有寬敞到讓觀眾懷疑人生的臥室了!看看這簡陋的床和桌子,看看這狹窄的中央過道,這就是大多數人記憶中的大學!”
逼真的場景,接地氣的對話,讓很多觀眾對這部《二十不惑》抱有很高的期待。即使與聚集了中年瓶頸、小三不忠、海王之網等多項爆款元素的《二十不惑》對戰,《三十而已》依然毫不遜色,時不時還能憑借爆款劇情登上熱搜榜首。
有人在這部劇里瞥見了青春的輪廓,也有人嗅到了狗血的味道……而瓜皮和東東想說,《二十不惑》是一部以后浪的真實生活為背景,以偶像劇的魔幻套路為點綴的青春劇。
沒有現實主義,沒有共鳴,寫“葬禮”的青春。
“喪”與“燃”的無縫切換,是Z世代年輕人的典型特征之一。103010通過“江、段家寶、”四位主人公的青春故事,生動映射了當代年輕人“喪親”的現狀。
蔣去浦陵面試,第一次被直接刷了。蕭條過后,江將“不撞南墻不回頭”的精神貫徹到底,一路圍追堵截總經理周,終于得到了自己心儀的位置。
著名時尚博主梁爽被前男友報復,事業和愛情雙雙陷入低谷。在立志創業的舍友段家寶的幫助下,他找到了“脾氣暴躁的美妝博主”的新定位。多虧了姐妹倆的精誠合作,梁爽才得以站在網紅流量廝殺的賽道上。
就連羅燕這個平時只喜歡打游戲的外地姑娘,在人生的岔路口徘徊了一段時間后,為了再打三年游戲,也決定“沖刺考研”。
不“哀慟”是不可能的,畢竟人生充滿了“驚悸”。不“燒”是不可能的,因為年輕就是“人造”。
對于大多數后郎來說,收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他們的信心會前所未有的高漲,認為自己最終會憑借自己的才華和努力征服傲慢的北上廣。但隨著從大學到社會的過渡逐漸臨近,前所未有的壓力困惑和無情的優勝劣汰,會讓后面的浪一點點低下高昂的頭。以90后、00后為傳播主力,“喪文化”從青年亞文化中脫穎而出,加上現實社會慷慨捐贈的共鳴催化劑,輕松席卷全網。
“喪”成了年輕人的常態。
但是,年輕也意味著試錯的代價,代表著無限的可能。縱使前方風雨難行,心中總有希望的火焰燃燒。約49萬年輕人聚集在豆瓣“拼命攢錢團”,試圖用集體智慧抵御消費主義的洪流,用積極的心態應對不可避免的物質壓力。生活很艱難,但我們還是要努力。
“燃燒”成為年輕人的標志。
那么海浪的人生,無非就是在現實的重壓下反復平躺,在理想的誘惑下鯉魚打挺。
看著劇中主角在失敗與成功之間來回跳躍,卻始終勇往直前,觀眾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大學歲月。即使他們陷入困境,他們始終相信這一點:我和我的朋友們會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沒有沖突,沒有戲碼,編織“狗血”愛情
103010把年輕人的“喪事”現狀刻畫得很有見地,但在愛情部分的敘述中,還是沒能擺脫古城青春偶像劇的束縛,一盆純狗血撲面而來。
外表平淡但性格硬朗的姜,不僅在冷峻的歲月里迷茫于周將軍的搜伐,更在帥氣的歲月里深愛著富二代段振宇。這熟悉的配置很像三個——頑強獨立的楚,溫柔冷清的段,熱血的二中慕容海云在上演《二十而已》
梁爽與渣男分道揚鑣后,眼看就要開始與趙又青的戀情升溫和廝殺之路。結果半路殺出一段佳寶,他對趙卓越另眼相看,干脆和男友大熊分手,另一段多角度的戀愛慢慢開始。友情還是愛情?經典問題重現江湖,牽動無數追劇人的心。
即使是看起來最謙虛的羅燕,他的感情之路也非常艱難和坎坷。在承認媽媽和男友陸冉是第三者后,她遭到男友父母的強烈反對。然后我發現我的男朋友背著我,在我父母的命令下和其他女孩子約會,他們之間的嫌隙越來越深。
難得的是,雖然狗血影響不斷,但其中不乏亮點。
比如姜的段振宇,愛人,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補腦專家”。愛情是在腦洞里誕生的,這類似于韓爍純粹靠腦補愛上了陳倩倩。這種新穎的設定為劇情增添了不少喜劇效果。
p>被趙優秀吸引的段家寶,對男友大熊和閨蜜梁爽開誠布公,坦蕩追求新戀情,這樣利落大氣的處事方式確實難得,有點隔壁顧佳那股果敢干脆的勁兒了。
影視劇,不是紀錄片。
沖突是彰顯戲劇魅力的重要部分,都市男女的情感糾葛,翻來覆去也就這么些套路。出彩的影視劇,譬如《二十不惑》,能通過精準的人物設定和巧妙的情節烘托,使得這些套路“常看常新”,讓觀眾愿意隨著劇情步步深入,與網友們一起歡樂討論,猜測主角們最后的情感歸宿。
有沉浸感,有互動感,如此討巧的“狗血”戀愛情節,能引得觀眾會心一笑,是我們喜聞樂見的。相反,那些為了狗血而狗血,從行為邏輯到劇情發展,都如空中樓閣般虛無縹緲的無腦劇,才是我們所極力排斥的。
道理雖如此,但俗話說得好——“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戲劇和現實到底哪個更狗血一點?怕是不相上下吶。
現實疊加魔幻,“爆款”是怎樣煉成的?
《二十不惑》能在眾多影視劇中殺出重圍,擁有相當可觀的收視率與討論量,與其對“爆款元素”的適度把握密不可分。
縱觀這些年比較成功的女性題材影視劇,“多線并行”模式可以說是屢試不爽。
早年間的《夏家三千金》,以“姐妹”角度出發,講述多位女主人公的人生經歷;前幾年的《歡樂頌》圍繞“鄰居”身份延展,刻畫了五位性格迥異的都市女性;今年爆火的《二十不惑》,同樣采用了多主角配置,每條衍生線都備受關注。
在多線并行的敘事框架下,影視劇能夠觸達更多元的價值觀。以《二十不惑》為例,觀眾可以在羅艷身上看到校園愛情和成人世界的沖突,可以借姜小果的故事內核來探討擇偶標準,多樣的價值討論會吸引不同興趣圈層的觀眾,讓影視劇影響范圍漸次擴大。
此外,只有優越的形式可不夠,爆款劇還要能自己“造梗”。
像《三十而已》,僅許顧佳一家人,就衍生出了“許幻山時間管理大師”、“許幻山拍的是山山來吃”、“顧佳當媽的修行”、“唯一的好男人是許子言”等知名詞條。《二十不惑》中,“周尋和段振宇互懟”、“段家寶吐槽老板錯發工作群”等名場面剪輯在各大網絡平臺流傳,成為網友調侃的素材。
有梗,才能出圈。這些梗或能引起共鳴、或能讓人開懷大笑、或能引得涕淚連連,它們不僅是吸引新觀眾入場的門票,還是劇粉津津樂道的回憶。
最后,雖然主角一路大開金手指的爽劇時常為人所詬病,但許多爆款劇之所以能拔得頭籌,與其蘊含的“爽劇邏輯”有一定關系。
《怪你過分美麗》熱播時,就有網友在論壇上吐槽:“這部劇也太壓抑了吧,莫向晚到處背鍋,這演的是社畜生存圖鑒嗎?!”該想法得到不少網友認證,大家紛紛表示,期待看莫向晚如何霸氣手撕敵人。結果一直拖到最后,莫向晚才挺起腰桿、自立門戶,此時壓抑的劇情已經勸退了不少劇粉。
現實生活本來就是難上又加難,觀眾本身未必能擁有順風順<愛尬聊_讓生活聊出新高度>水的人生,如果追個劇還要和主角一起心塞困頓,那豈不是太憋屈了?
另一些爆款劇,則將“爽劇邏輯”運用得當。
《慶余年》中,“范閑有難、多方來助”,母親葉輕眉的人脈加上范閑自己的桃花債和聰明才智,令范閑在那個世界中暢通無阻,雖偶有磕絆失誤,但總會逆風翻盤,站在世界之巔指日可待。《二十不惑》主角們即使艱難坎坷不斷,但無疑都走在積極昂揚的道路上,既有貴人相助,也有天時地利。總之,困難只是暫時的,勝利才是永恒的。
當“爽劇邏輯”恰當地融入主線,并以合適的節奏演繹出來,觀眾們便能從影視劇中汲取到正能量——既然她/他都可以成功,我是不是也行?
影視劇能夠能帶給我們的,是休閑與歡樂,更是激勵和思考。
拋開繁瑣復雜的因素,《二十不惑》對少年意氣的書寫、對爛漫青春的致敬,是本劇最為核心的主題,也是吸引無數觀眾全情投入的磁鐵。青春的魔力,歷久卻彌新。
有人與青春依依不舍地告別,有人在酣睡時夢到那年青蔥歲月,但總有人正年輕。時光不褪色,青春不散場。希望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青春年華中,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