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億、耗時4年的《征途》,到底輸在哪兒??
020頂尖網絡大學,終于上線了。
電影—— 《征途》,改編自當年一款熱門游戲,號稱投資3億。也是院線制作精良的電影。曾經分別定在去年農歷大年初一和今年大年初一,都臨時撤了。
疫情下,院線之旅改為網絡直播之旅仍然是標志性事件。甚至在視頻網站上觀看所支付的費用也比其他電影貴一倍。
現在業界討論的是:這部電影會不會開啟大制作、特效大片網絡直播的征程?
不,正片已經送達。先嘗嘗吧。
豆瓣還沒評分,但是口碑已經兩級了。很遺憾你沒有在電影院看。
笑著,喊著退錢。
為什么?
不出所料,在很多觀眾眼里,這部由陳德森執導,劉德華和何潤東主演的特效大片是一部充滿分裂感的電影。
說它只是吸錢?特效接近國內頂尖。
說好看?這個故事是個笑話。
Em…….問題是:經典游戲改編成3億投資大片,有特效就夠了嗎?
我以為是塑料大片,真的花錢看特效?
電影《征途》當然是大片。
征途這款游戲一直是巨人網絡最賺錢的游戲之一。到現在剛好是巨人影業這部電影的15周年紀念。當然有捍衛游戲IP價值的使命。3354必須既經典又新穎。
聽著,投資,財富,天然氣。
103010的投資一上來,直接把網絡直播電影的投資量和產業規模提升了幾個數量級。
《征途》之前,《囧媽》在甄子丹,只是中量級。這一部,總投資近3億,就算放在院線電影里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意思是,在各種所謂的大片中,也可以說這是第一部網絡直播的網絡特效大片。
看故事,《肥龍過江》是給電影院看的電影。
故事發生在虛構的中國中部大陸,那里南趙國和北燕國比鄰而居。短暫的和平共處之后,一場新的戰爭一觸即發。為了保衛北燕和南詔免遭入侵,舉行比賽,每個種族必須選出三名勇士參加比賽。村民東逸龍(飾)、武士楚魂(飾)和金剛小妹(飾)踏上了殘酷的征途.
看看陣容,太華麗了。
曾執導過《征途》103010101《十月圍城》的導演陳德森是一位港產動作片大師。這次我不確定,因為“游戲改編的電影還沒有特別成功,對我來說是新的‘旅程’。”方式就是用時尚片的感覺讓它更好玩。
這部電影的制片人鄭保瑞是邪教電影的導演。103010有一些非常暴力的場景,也可以看出當年的魅力。
更值得關注的,其實是影片的幕后團隊。特效啟用了更多的VFX公司,他們負責《紫雨風暴》的后期視覺特效。據介紹,我從2017年6月劇本創作期開始參與項目,到2019年8月結束。制作80%以上的大場景特效鏡頭,耗時約兩年零兩個月,參與特效制作的人數超過600人。
這場戰斗的效果如何?
看得出來,電影花了不少功夫。
視覺特效部分,精彩還原了網游中龐大的世界觀設定,重現了游戲中的清源村、鳳凰城、獸王谷等經典場景。
經典的香港電影制作團隊《一個人的武林》特效團隊有什<愛尬聊_尬聊百科>么區別?至少,這一次,場景特效真正帶出東方文化的色彩,不再是西方特效的翻版。
一龍楚魂蟄伏的清源村,凸顯了東方建筑的高、險、燥。
南詔八大世家聚集地鳳凰城,整體風格上參考了尼泊爾的古建筑風格,也帶出中國古典建筑的建筑風格,山巒重疊,機關設計眾多。
斗獸場,核心競技比賽,有古羅馬斗獸場的輪廓。
(9508.16
獸王更是離譜,特效加個性,在特效中加入了其傲慢、陰沉、暴躁但不邪惡的性格特征。
雖然整部電影基本上就是在不停地打、打、打,但卻絕不枯燥。
董瑋設計的動作場景充滿靈動,拳腳犀利,殺氣騰騰,不同的角色帶有不同的動作風格。砍手、穿刺,對決,凌厲的剪輯和設計下,充滿現代動作片式的干凈利落,真的精彩。
一句話,電影的制作,絕對對得起觀眾,但又為什么我要說,電影沒有贏。
陳德森用心導了,劉憲華用心演了,故事卻貪多嚼不爛?
因為編劇為電影配上了一個三流故事。
《征途》中有四個主要人物,野種東一龍、逃兵楚魂、沒有族徽的小妹、賤奴碧奴。
劇情幾乎用腳趾都能想到:
四人團隊成軍→遭遇險阻→打怪過關→團隊重新振作→干就完了。
故事套路,是個問題嗎?
套路本身沒問題。
大多數游戲本身充斥著動作、冒險、戰爭、暴力等元素,用的是觀眾看得懂、也能打動普通觀眾的傳統故事模板。
但對于網游改編電影來說,故事套路是必然的,問題是編劇如何在游戲世界觀基礎上的,講出一個有趣的故事。
看得出,陳德森下了大力氣。光是故事線,就有好幾條。
明線,是四人組合完成征途,平息南趙國與北燕國這兩個國家之間的沖突。
暗線呢?主要角色幾乎人手一條。
何潤東演的楚魂與南趙國關太師之間的關系類似于《瑯琊榜》中林殊與謝玉。
楚魂的楚家軍與北燕國血戰沙場,關太師身為敵方臥底刻意不派援兵,導致楚家軍全軍覆沒; 他要復仇。
東一龍則是要尋找身世之謎,結果發現他身上流著北燕王室的血脈,也意味著東他與楚魂身在兩個敵對的國家,注定一戰。
除此之外,還有碧奴與楚魂之間的復仇隱線。
而陳德森還嫌不夠,又還別出心裁地引入了曾經感動全網的”金剛小妹“的故事,并將她作為一個主線人物加入了整部影片當中。
精彩嗎?可是扣除一次次遇險的打戲篇幅,留給《征途》文戲也就一個小時,在這一個小時時間里,電影囊括了五六條故事線,涵蓋各種故事模板,結果即使整個故事講得像在趕場。
東一龍總是輕易用善良把惡人感化,每個角色一遇到他就甘愿為他兩肋插刀,他自己突然從懵懂小子變成心懷天下,觀眾不知道為啥。
蟄伏了十年只為報仇的楚魂,恨不得告訴所有人自己要復仇,觀眾不知道為啥。
關太師是北燕埋在南趙的長期棋子,他對南趙如此忠誠,觀眾也不知道為啥。
碧奴與楚魂有殺父之仇,但突然就原諒了楚魂,愿意為他***,觀眾還是不知道為啥。
觀眾知道編劇大概是要講兄弟情、家國情,講出一個浩瀚史詩故事,但無論哪一個故事都不會打動你,因為整部電影就像一部大型故事梗概。
劇本貪多嚼不爛,什么都想講,卻什么都沒講清楚。文戲不僅沒有豐富人物,也沒有為劇情提供適合的起承轉合。觀眾憑什么感動,又為什么投入呢?
當然了,你可以說——
爽片嘛!
調整心態,忽略劇情也看得下去。
何況,演員演技都還在線, Henry本色演出,的確演出了一個天真的男主。
何潤東正常發揮,演了一個極其適合他的角色。
金剛小妹更是神來之筆,最后被反派boss生撕頭發那場戲,應該有戳到很多觀眾,最后犧牲時刻更堪稱年度華語片最動人場面之一。
但我想問的是,既然已經有了這樣宏大的制作,這么努力的演員,為什么不講一個好故事呢?2020年了,史詩大作的主題還是復仇與放下的圣母老一套,觀眾閉著眼睛都能找出《瑯琊榜》《無間道》的故事痕跡,卻始終找不到一個作戰動機,也就是:每個人為何而戰。
只要把這方面,稍微做深入一些,一個更燃的、更有情感的故事就能出來了。
已經耗費這么多努力了,為什么不更進一步呢?
未免,也太可惜了吧。
國產網大,征途何在?
綜上所述,《征途》是有野心的。
動作戲,有板有眼。
陳德森把現代動作片手法與遠古冷兵器游戲背景融合,實現了創新的復古范。
類型,有混搭的碰撞。
動作與神話,虛幻與史詩…
即使觀感最無聊的文戲。仔細看,也偶有金剛小妹這樣的驚喜。
這都是《征途》的閃光點。最終卻都被淹沒在它最明顯的缺點之中——
故事套路、人物凌亂、特效為先。
疫情期間,對于觀眾和中國電影來說,一大改變是:觀眾改變了觀影習慣,電影業改變了游戲規則。
當《永生守衛》這樣的動作大片在Netflix上映,《灰獵犬號》這樣奧斯卡影帝領銜的戰爭片在Apple Tv +播出,我們也有了《征途》這樣的超大制作在網絡平臺播放。
也是由于這種量級電影的出現,網絡電影再也不是拍個10到15天完事,靠擦邊球和前六分鐘“以小搏大”的噱頭電影了。
至少,《征途》這樣的電影根本就是按照院線標準制作,可以用院線級的標準來衡量的電影,于是這部電影的出現,當然就改變了許多規則,創造出新的規則。
但換個角度說,如果不是放在視頻平臺播放,加上特殊時期,影片贏得了大多數觀眾的寬容和理解,如果真是讓觀眾買票進影院觀看,以上那些瑕疵,觀眾還會輕易原諒嗎?
可能未必。
而當院線電影和網絡電影的邊界被打破,觀眾評價電影的標準注定會更簡單:好電影,與爛電影。
《征途》只是一個開始,投身網絡播出的大制作特效電影絕非最后一部。
但一部好電影光有特效還遠遠不夠,無論它是一部院線電影,還是網絡電影。
國產電影越早弄清楚這個道理,這場通往未來的征途,才越有機會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