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可憐可悲的角色,占據道德制高點,卻將活成封建太太?
被小三騙的女孩和原來的背叛者哪個更可憐?這是一個很難給出明確答案的問題。人物心態的變化和選擇都會影響旁觀者的判斷。
影視劇中“當小三”和“原配”這兩個群體的形象往往受到主角光環的影響。如果主角是原配,當小三的角色往往會從受害者被黑成反派,反之亦然。
但也有一些電視劇選擇從更中立的角度來刻畫這兩個身份,就像《三十而已》中的王力可曼尼和趙靖宇。
“原配”和“小三”
渴望完美愛情卻成了“小三”的王曼妮,最初是一個頗為委屈的受害者。她本無意破壞別人的感情,卻因為男友的刻薄,感情和名譽遭受重創。
但是,當她發現自己不愿意放過小三的時候,她開始從受害者變成了犯罪者。她越堅持不分手,觀眾對她越失望,因為旁觀者看到了一個好女孩的墮落。
幸運的是,《三十而已》的獨立女代表王曼妮沒有一直讓觀眾失望。短暫的偏離后,她很快回到了正道,找到了自己的底線,擺脫了肇事者的身份。
和梁正賢交往七年的正牌女友趙景瑜,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最大的受害者。盡管王曼妮一開始被騙了,但她對趙靖宇這個原配感到內疚。
但趙靖宇剛上臺時,“反派”很強,因為她背叛后,沒有給犯錯的男友施壓,反而刁難不知情的“小三”王曼妮。
“女為女難”的做法,讓趙靖宇成了梁正賢的幫兇,成了變相的加害者。她公開毆打王曼妮,讓對方失去尊嚴,這甚至引起了觀眾的不滿。
過于深陷劇中的觀眾甚至涌入趙靖宇的扮演者高海寧的社交平臺進行攻擊,將對角色的惡感上升到演員身上。此時,觀眾早已忽略了角色的受害者身份。
直到趙靖宇坦白了自己去王曼妮的心路歷程,觀眾才發現這個女人的無奈,她所有的舉動似乎都被理解了。
一個遭遇意外,一個面對花花公子男友束手無策。這段三角戀中的“小三”和“原配”各有各的痛苦和錯誤,兩者之間并沒有明確的對立。
無論觀眾評判誰更痛苦,他們最終的選擇都有很好的實際參考價值。
編劇王曼妮這個角色告訴觀眾如何選擇一段有原則性問題的感情,同時趙靖宇這個角色讓觀眾看到了另一種選擇越來越糟糕的后果。
與止損妥協
王曼妮最終拒絕了梁正賢“一南一北”兩個閨蜜的狗血求婚,選擇退出這段荒唐的戀情,這讓她的物質門檻被打回了原形,工作也無法繼續下去。
短期內她損失慘重,但如果不及時抽身呢?
趙靖宇給了王曼妮一個榜樣。
走出一段短暫而糟糕的感情是痛苦的,但走出一段漫長而有問題的感情,除了痛苦,還有不甘和無力。
不愿意自己掏錢。
趙靖宇已經度過了七年的青春。如果她離開,不會對梁正賢造成任何傷害。真正女朋友的位置只是另一個人。她堅持的時間越長,就越不愿意給別人做嫁衣。
事實上,王曼妮有這種不情愿。起初,她去和梁正賢結婚生子。得知對方未婚后,她不愿意離開一個“完美男人”,于是選擇了妥協。
王曼妮曾經堅持不和有伴侶的男人交往,但在發現梁正賢另有女友后,她也因為不愿意為感情付出而再次妥協。
你和渣男交往的時間越長,你在感情上付出的就越多,付出的越多,你就變得越不愿意。就像買下跌的股票,跌的時間越長,割肉的成本越高。
無法在囚禁中消耗。
梁正賢是一個善于用金錢迷惑女人的男人。他知道如何把對方提升到一個沒有自己就無法生存的位置,就像他讓王曼妮享受自己買不起的物質一樣。
同樣的方法也被正牌女友趙靖宇用過。他們發生關系后,他把趙靖宇發展成了一個只需要等待和享受,沒有收入,與社會脫節的“全職太太”。
他曾經和趙靖宇的利益綁在一起敷衍王曼妮,但是
從趙靜語的表述可以發現,其實趙靜語只能享受梁正賢的供給,卻沒有分割財產的權力。梁正賢的圈養不斷消耗著她的個人價值、麻痹她的自我意識,即使她愿意拋下七年付出的不甘心,也會因對經濟實力的恐懼而不敢輕易分手。
待到最后,她走進“梁正賢正版女友”的死胡同,想離開既不甘心又畏懼,繼續堅持又要加深自己的不甘心與畏懼,惡性循環周而復始。
兩相對比之下,迅速止損的王漫妮雖然短期會很痛苦,但她的個人價值仍在、底線仍在,她不比趙靜語幸運,卻打開了死胡同。
妥協后不斷下陷的人生
可能會有人覺得趙靜語的選擇是聰明的,因為她已經放棄了對愛情要求專一的執著,只要能容忍梁正賢的花心,選擇享受物質也是<愛尬聊_尬聊百科>她的一種幸福。
但,真的可以保持這種現狀嗎?
失去自我的妥協永遠不可能有終止的那天,《三十而已》編劇沒有給出趙靜語的結局,卻暗示了她不斷下陷的人生。
在王漫妮之前,她與梁正賢達成了為對方解決鶯鶯燕燕的默契,但這種默契是由梁正賢主導的,如果他不愿意,趙靜語隨時會出局。
所以,當趙靜語發現王漫妮是特別的那一個后,她才會氣急敗壞的刁難對方,作為正牌女友的她并沒有安全感。
梁正賢提出一南一北兩個女友時那句“(趙靜語)她都能接受你為什么不愿意啊?”更是扎心,這代表趙靜語原本想要維護的唯一正牌女友底線其實已經守不住了。
如果王漫妮堅持不退出,她就會變成二分之一女友,一個站在道德至高點的“原配”就這么變成了封建社會的“平妻”。
而王漫妮退出后下一個“王漫妮”還會主動收手嗎?這是一個未知數。趙靜語當下的堅持完全取決于梁正賢和她下一個新歡的選擇。
待趙靜語從“原配”變成“平妻”之后,離成為“下堂妻”應該也不遠了。
彼時,趙靜語的不甘心與無力仍舊存在,卻不可能用這些維持她與梁正賢的關系了。
面對一段從根源上便腐朽的感情,無論付出多少,走出死胡同永遠比持續在死胡同里徘徊要來得可靠,堅持越久、妥協越多,受到的傷害便會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