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目前最火的國產電視劇是《三十而已》,

播出一周后,豆瓣評分8.0,

每晚更新后都會有熱搜。

最高紀錄是2天,37個熱搜。

“全職太太是獨立的女性嗎?”

“精致貧窮的生活值得過嗎?”

"孩子能不能留下來,因為雙收入沒有孩子意外懷孕?"

“結婚的目的是什么?”……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這部劇從女性年齡的角度切入,

討論愛情、婚姻、家庭、事業等話題。

劇中的三位女主角,

分別代表30歲女性的三種狀態:

未婚,已婚無子女,已婚有子女。

寫這部劇的編劇張英基是個80后,

她說她經歷了這三種狀態,

劇情中的很多細節都來源于她真實的生活經歷。

觀察你周圍的人,

我們采訪了她,聊了聊《三十而已》背后的故事。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一開始《三十而已》是靠“爽”出去的。

王曼妮在一家奢侈品店賣東西。她的同事搶劫了她的客戶,她把一瓶水潑到了對方臉上。這個男人想在她面前炫耀他的財富。她禮貌地笑了笑,用拜金主義的邏輯回應:“我很貴,你買不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孩子被她同學的父母欺負。她二話沒說扔掉了高跟鞋,開始了肉搏戰。

但這真的是英雄一路開掛的酷劇嗎?當你被剪貼吸引進專題片的時候,你會發現根本不是:人到了30歲,就會到處生活,忍耐,低落,讓步。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比如從外地來滬打拼的王曼妮,一心想扎根大城市,一直打拼到急性腎炎發病。單身的她沒有人幫她打120。為了省錢,她吃了盒飯,卻不小心在店里丟了一條褲子。如果獎金不夠補償,那一個月的工作就白做了。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例如,鐘,一個當地的寵兒,嫁給了一個有穩定工作和沉悶的脾氣的丈夫。她不僅要支付所有的工資,而且一個月只有一次性生活。吃飯的時候,兩人沒有交談,各自刷手機。她不會開車,老公開車,但是老公從來不接她,讓她叫車。吵架時,對方也直言:我結婚就是為了省心。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顧佳的社會地位在不斷提高。

最戲劇性的一幕是,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顧佳,為了讓兒子上幼兒園,想方設法討好學校經理的妻子王太太。脫鞋赤腳送王太太到21樓后,終于成功進入太太的社交圈。出乎意料的是,合影時,妻子們拿著一個愛馬仕排隊,顧佳不得不把裝有香奈兒限量版的包藏在身后。然而,她最終還是被從合影中裁掉了。

人到三十歲,生活會發生什么變化?最明顯的就是變得更“物質”。比如旅行,你不想住青旅,卻要從普通艙升級到行政艙。比如你住的房子要換個大點的,孩子上的幼兒園想進最好的。比如,過生日不是吃個蛋糕或者開個派對,而是去五星級酒店泡個溫泉。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103010的三位女主角在酒店套房慶祝生日。

劇中人物的這種心態也引起了一些爭議:顧佳必須把兒子送到最好的幼兒園,這是綁架她的丈夫嗎?王曼妮一心想找到一個經濟門檻不錯的合作伙伴。算不算拜金?離婚后,鐘揮金如土。是否說明婚后老公接受她的工資卡是對的?

隨著劇情的深入,主角們的社會關系也在慢慢展開。目前,熱門話題已經從表面的婚姻家庭關系發展到階級焦慮、獨居養老、男女性別差異.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這也是《三十而已》和以往很多國產都市劇的區別:它的筆法真實、準確、當下。劇情不再糾結于無休止的婆媳矛盾,或者塑料姐妹的撕逼戲。反而臺詞戳中了各地年輕人最真實的心態和困境:

“什么

“坐月子的第一天,我覺得

覺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生活的本質,就是千難過去還有萬難。”

  “婚姻不是避風港,都想避風誰當港?”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寫出這些臺詞的編劇張英姬是北京人,85后。她本來想當戰地記者,卻陰差陽錯讀了戲劇影視文學專業。從2014年開始,她基本上保持著一年寫一部戲的節奏,《三十而已》是她的第五部作品。和劇中人物一樣,她也正經歷30+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三位女主人公的故事里都有她的影子。我們專訪了她。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以下為她的自述:

  寫三個30歲女人的故事,這個想法起始于2018年,當時我女兒一歲。

  很多人說,顧佳碰上的富太太圈人手一只愛馬仕的情節,很像《我是個媽媽,我需要一只鉑金包》。但實際上這個情節在我第一版的劇情大綱里就已經有了。當時這本書還沒出,查我的交稿日期都有記錄。

  也是在我們開拍的時候,又遇到美劇《致命女人》、韓劇《浪漫的體質》播出,這肯定不存在我們借鑒他們的問題,我覺得說明全球范圍內,大家都在相同的時間段關注到了女性話題,只是每個國家的創作都有自己本土的特色。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這部劇的三個主人公王漫妮、鐘曉芹、顧佳,分別是單身、已婚、已育,她們的狀態我都經歷過,每個人身上都有我自己的影子,是從我內心生發出的三個人物。

  寫這部戲的時候,我有一些明確的不寫的點,比如說我不寫婆媳矛盾,劇中已婚的顧佳、鐘曉芹都沒有和婆婆生活在一起。

  我也不寫閨蜜撕逼,盡管這樣能多寫幾集,能撒狗血,但我還是想盡量寫一些自己有感觸的新話題、新人物、新關系。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直面女性的欲望

  我在設定這三個主人公的時候,沒有回避她們的欲望,也不回避爭議性。有欲望不代表是不好的,人有欲望,會推著自己往更好的地方去。當下這個時代,女性身上新的東西,就是她們地位越來越高,可以直面自己心里的欲望。

  顧佳就是一個國產劇里全新的全職太太形象。她一點兒也不被動,在家里實際上是一個攻城略地的角色。她鼓勵老公辭職出來開煙花公司,公司穩定之后做主買大房子,又要把孩子送進頂尖的幼兒園,她永遠想著我要往上蹦一蹦,這是她的欲望,所以她才會去混太太圈。

  我身邊有很多朋友本身是高知,或者生孩子之前在職場有不錯的位置,她們即便當了全職媽媽,也會有明確的自我規劃,依然自律,而不是從前大家很死板的認知中,和社會脫節的那種。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和顧佳不同,王漫妮是一個小城市來的滬漂,她的名字諧音是want money。她人很聰明,長得漂亮,工作上又舍得拼命,做奢侈品店銷售接觸到的客戶都是有錢人。在這樣的前提下,她一個月掙15000,就舍得花7000在上海市中心租老破小,寧肯要城里的一張床,要守在能看到上海最繁華的霓虹燈的地方,就是說這個女孩她對更好的生活是有追求的。

  她也會說想嫁給一個經濟條件不錯的人,我覺得這無可厚非。我很反對一提到獨立的女孩,就說她只能搞事業,不能談戀愛,這太假了,這個階段的女性,誰不渴望愛情?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前幾集有一個情節,一個衣著樸素的中年女人到王漫妮的店里,花百萬買高級定制的珠寶。原來她和老公白手起家,從燒烤攤打拼到財務自由,這時候她老公把養在外面的小三帶回來,提出離婚,她拿到賠償金,就想為自己花錢。

  王漫妮知道這是沖動消費,有一瞬間猶豫,想和她說再考慮一下,但是最后還是什么都沒說,把卡給刷了。寫這場戲的時候,我認真抉擇了一下到底要不要刷這個卡,最后還是想力求真實,王漫妮想阻止,是來自于她的純善,但是她最終刷了,這來自于現實。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愛尬聊_百科>們身上的傲氣從來沒被打掉過

  有人說顧佳一定要把孩子送進頂尖的學校,是在販賣焦慮,這個我并不同意。

  我在劇作上給她的焦慮做了鋪墊,她們家并沒有富貴到不用再奮斗,或者說可以放松的階段。當初給顧佳的丈夫許幻山設定了煙火設計師的職業,也是想增強家庭不穩定性,開煙花廠相當于是坐在一個火藥桶上,沒準哪天一把火就全都沒了。

  而且作為一個媽媽,想要在能力范圍內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資源,我覺得這個應該不是一個不正確的東西。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顧佳實現欲望的方式之一是去太太圈,但是她一直在提醒自己,我不屬于這個圈子。她感覺到被冒犯的時候,也會直接告訴王太太,不是你有錢就能搞定一切。她內心有她堅守的正直的東西,她的學識是她進了太太圈依然敢于輸出價值觀的底氣。

  后面顧佳在這個圈子里深度介入,開了一個甜品屋作為太太團聚會的場所,在這之后她會有迷失,她會有點飄,然后發生了一些事又讓她再從這個圈子里退出來,有一個很完整的邏輯鏈。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前面有一場戲,大家可能都沒注意到:鐘曉芹在顧佳家里吃飯的時候,說人如果拿了不屬于自己的東西,遲早要以另一種方式還回去,其實那句話是有深意的。這也傳達了我的價值觀,肯定是不推崇那種富太太的生活的。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王漫妮也是一樣。她遇到一個有錢的男性追求者,從游輪追到她工作的店里,這讓她很心動,飛蛾撲火一般沖過去,兩人發生了關系。

  第二天早上醒來,漫妮看到地上都是這個男人在她店里消費的紙袋子,突然起身,很嚴肅地強調她從來沒和客人發生過關系。

  這里其實我是想表達她身上的傲氣,她不希望被誤解是個隨便的人。后來漫妮在這段感情里受挫,也很快抽身,無論劇情怎么發展,她堅持的東西,從來沒被打掉過。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新時代閨蜜情:互助而不是撕逼

  三位女主角中,鐘曉芹的家境介于顧佳和王漫妮之間。她是被父母寵著長大的上海女孩,在事業上沒有什么大的追求,下班后就趴在沙發上追劇。有網友說,這三個人生活環境完全不同,不相信她們之間會產生友誼。

  對于三個女主角的交集,我想了很久,最后給她們在空間上設置了連接點。顧佳是高級公寓的住戶,王漫妮工作的奢侈品店在公寓樓下的商場里,而鐘曉芹在公寓和商場同屬的物業公司上班。

  她們三個人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好朋友,顧佳和鐘曉芹是大學室友,后來鐘曉芹幫王漫妮保住了工作,王漫妮又幫顧佳買到經典款的包,成為她打開太太圈的鑰匙,她們三個才成為朋友。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這三個人里很明顯能力最強、條件最好的是顧佳,一般這種角色會幫朋友開金手指,但是在《三十而已》里,每當顧佳遇到困難,反而都是看起來最迷迷糊糊的鐘曉芹幫了她,王太太、王漫妮都是鐘曉芹介紹給她的。她們是互相需要的,這種設定讓她們之間的友誼更純粹。

  她們從頭到尾不會有撕逼的戲。現實生活中,閨蜜對我來說是能量補給站,我曾經發過一個朋友圈,說手機里最不能讓人看到的一定是閨蜜群聊天群,很多東西跟你老公跟你父母都不可能赤裸相見,但都在閨蜜群里頭。

  我覺得閨蜜情是很美好的,我不喜歡寫那種為了戲劇感撕逼的東西,我自己不相信,寫出來就不好看。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沒想到觀眾說他們是渣男

  這部戲是從女性視角出發的,但是觀眾罵許幻山和陳嶼是渣男,這是我沒有想到的。

  我并沒有想制造男女對立,沒有要通過踩踏男性的方式去構建故事。因為一旦這樣做,故事就站不住腳,觀眾會覺得你那么優秀的女性,當初怎么會喜歡那樣一個男的?

  許幻山和顧佳是標準的恩愛夫妻,這一點是沒有任何摻假的。顧佳一直把自己擺在輔助的位置上,堅持親手幫老公去整理書房,在公司稱呼老公為許總,她從內心就覺得說她要很好地烘托她老公在下屬面前一把手的感覺,把光彩留給老公。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他們在一起十年,前十集里,許幻山都還是一個完美的丈夫。他們倆的問題并不是出在誰是壞人,而是成長的速度不一樣。

  顧佳十三四歲就失去了母親,她危機感很強,她被迫成熟。而且現實生活中也是女性比男性要成長得快,所以才有那種說法說男人至死是少年。我有一個朋友說他們這對夫妻的感覺就像許幻山是導演,顧佳是制片人,一個追求藝術,一個追求預算,這種東西架在他們之間,埋下了價值觀上的分歧。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陳嶼和鐘曉芹也一樣。陳嶼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他從小爸爸不在身邊,自己要當爸爸照顧不著調的弟弟,還要努力學習,所以成長過程中他其實是非常不會跟人交流,很多事情做好了也不愿意說,也不知道說給誰。

  他來到上海以后,相親認識了鐘曉芹這么暖的姑娘,他是想好好經營這段婚姻的。他們倆的問題在于男女思維方式的差異。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鐘曉芹和陳嶼吵架的時候,談到他們吃飯不挨著坐、衣服分開洗,她講這些瑣碎的問題,其實是在談她感情上受傷的感受,希望對方能哄一哄她,但是陳嶼就很直男,一心想解釋清楚這是怎么回事,是當初我把你的真絲衣服洗壞了,你讓我別碰你的衣服了。我覺得這不是誰的錯,而是兩性在思維方式和溝通方式上有鴻溝。

  他們倆的戲都是這種很細膩的小戲,但是又很反應大家的共性。反正我在家和我老公吵架的時候也是這樣,吵到最后就吵不下去了,只能算了,就不說了。

  我看到成片的時候,我覺得楊玏老師演得很好,實話說我劇本的呈現更涼,但是楊玏通過表演,呈現的是一種人到中年的疲憊感,是給這個角色加分的東西。后面許幻山和陳嶼都會有他們的成長,大家可以繼續往下看。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我永遠只想寫當下最新的東西

  這部戲總體來說寫作過程比較順利,故事梗概和分集大綱很快就通過了。不過有個難點是臺詞非常難寫。現實題材的度很難把握,一但你抖的包袱很多,它就有點不夠現實,但如果平淡,又有點水。

  我以前寫過《好先生》、《戀愛先生》等作品,都是都市劇,但并不是女性題材。寫男人戲的時候,你可以像做夢一樣,寫一個你心目中很理想的男性形象,但是寫女性故事,我還是覺得一定要摸得到真實感。所以當我自己經歷了結婚、生子的過程,才能更好地把握它。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我的很多臺詞來自于對身邊人的觀察。王漫妮說:“一臺飲水機只有一百塊,但我只擁有一個飲水泵,我負擔不起的不是這個東西的價格,負擔不起的,是帶著他們一起搬家”,這就來自我一個北漂的朋友,他跟我說租房最煩就是搬家,所以只能用很簡易的東西,我聽到就會記在心里頭,消化加工成角色的話。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鐘曉芹懷孕以后,顧佳和她說:“當了媽以后,你最大的感受就是憋屈,憋屈在一個叫媽媽的頭銜里,什么身材走樣,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第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佳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我經常看見許子言我就在想,他什么時候能快點長大,能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能管理好他自己的情緒,能把我還給我。可事實上,是我離不開他。”

  這段話首先是顧佳勸慰曉芹的,但是其實也是她說給自己聽的。說完這段話,她轉身就放下自尊心,為了兒子的入學名額去敲了王太太的門。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播出的時候,很多朋友給我發微信說對這段當臺詞很有感觸。這種當了媽媽之后復雜而矛盾的感受,其實是我自己生孩子之后和朋友吃飯聊出來的。我想這也是很多現代女性在媽媽頭銜下的一個心態。我們這一代已經不會說像我們父母那一輩,稀里糊涂就生孩子。女性都很想實現自我價值,但你成為媽媽了之后,你又不得不犧牲掉一些東西,這個過程中有痛苦有快樂。

《三十而已》編劇:我沒有想寫渣男?

  除了三位主角之外,我在她們身邊的角色身上,也盡量找到更新的、更有意思的戲劇沖突。比如,顧佳的爸爸是一個明事理的人,他拒絕女兒要接他共同生活的提議,主動提出了去養老院。

  鐘曉芹的媽媽,選小兩口都不在家的時候來幫他們做飯收拾屋子,曉芹做手術,醫生問誰陪著進去,媽媽主動說讓陳嶼陪,父母不再歇斯底里霸占著孩子,但是他們獨自生活時養老又成了子女心頭的憂慮,這就是新的形態。

  我處在三十歲這個年齡,一方面感覺到現在社會給女性的選擇更多了,另一方面也察覺到選擇帶來焦慮。外界對女性又是比較苛刻的,身邊人都對你有期待,你也會希望自己做到完美,否則就特別自責。

  我寫這部戲的目的,就像劇名一樣,開始于對30歲女性狀態的探討,落腳于“而已”這種態度,我希望在最終結尾的時候,大家能感受到這種鼓勵,有得到緩釋的感覺。

編輯 舉報 2023-03-12 19:45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