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看《三十而已》,看的是什么??
網上曾經流行過這樣一個段子,“中年是西游記。悟空的壓力,八戒的身影,沙僧的頭發,唐僧的牙牙學語……關鍵是離西方越來越近了。”30歲在人的一生中并不算中年,但對于剛剛迎來“早衰”癥狀的女性來說卻是一個轉折點:是要結婚生子孩子?努力工作還是回歸家庭?是目標堅定還是繼續無所事事?
東方衛視和騰訊視頻聯播的《三十而已》率先給出了答案。這部以女性視角探討30歲女性“早衰”的都市話題劇,正以飛快的速度傳遍網絡:從首播當晚的#顧嘉仁#和#童謠#到#江疏影精致貧窮#和#做媽媽有多難#,《三十而已》每集觸及的現實問題,基本都能成為市場的焦點,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截至目前,該劇微博話題閱讀量超過24.6億,評論量超過94.6萬。
稍微注意一下,該劇的電視端人氣目前并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紅熱氣質。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三十而已》播出第一周,平均收視率僅達到0.7%,在播出電視劇中排名第六。目前該劇已在騰訊視頻更新9集,成員總比衛視快兩集播出。到8月初,將率先在平臺開啟提前點播模式,也就是說這是一檔“網絡比臺灣還快”的衛視節目。
從網絡影響力和口碑傳播來看,《三十而已》近期在市場上的熱度確實達到了應有的影響力,對口碑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已有超2.8萬人在豆瓣上打了8.1分,比開播期的8.0高出0.1分。不排除后期會有持續增長的趨勢。
103010由寧蒙電影公司出品,江疏影、童謠、瑞秋莫莫主演。以三個30歲女性的視角,講述了都市女性30歲的是非觀。女性視角、現實話題、性別差異,是這部劇的題眼,同時也是該劇能夠立足于市場的重要因素。
從兩年前市場上憑空而起的《腦洞計劃》《三十而已》,到最近風靡整個夏天綜藝市場的《姐姐》選秀,成熟女性在家庭和職場中的煩惱,以及歲月賦予她們的獨特人格魅力,逐漸被市場看到。103010不是初戀女性題材,但它的成功值得有目共睹。
現實、刺痛與鋒芒
在一部聚焦現實的國產劇里,很難看到創作者對女性、人生,乃至整個社會關系的構建的深入探討。《淑女的品格》就是這樣一部劇。
以三個來自不同階層,對生活有著不同追求的30歲女性為切入點,探討都市女性在30歲這一年如何自處,是該劇的第一看點。
即將30歲的王曼妮(江疏影飾)是王曼妮在上海這座城市唯一的精神追求。她賣高檔奢侈品,月收入1.5K,但租出租屋7000/月。“美麗、獨立、精致、貧窮、三觀、正直”是這種性格的標簽,也是大部分在大城市流浪的年輕女性所持有的品質。在某種程度上,王曼妮代表了大多數工薪階層的單身女性。
與王曼妮在身份差距和背景上的不同,顧佳是一個“以童謠為頭的全職媽媽",自封中產階級。這個媽媽不同于其他全職太太。她可以處理家務,輔導兒子的作業,也可以幫助丈夫的事業,智取小三,拉攏公司業務。她是網上不折不扣的“智商情商”隱形女強人。
這個隱形女有什么缺點?唯一的缺點就是你太上進了。為了讓家人有更好的生活質量,讓兒子能“贏在起跑線上”,顧佳不惜“超限”搬進富人區,并想方設法摸清幼兒園園長妻子的喜好,上演了一出“女強人是弱者,女強人是強者”的戲碼。
顧佳,一個女性角色,反映了許多社會狀況。名牌大學畢業,智商情商都在線,也不乏膽識。可以說是當代女性的典范。然而,當她放棄事業,甘愿做全職太太的時候,來自家庭和社會的“軟暴力”依然不可避免。繼孩子,媽媽,之后,只能被稱為徐子燕的人,無疑暴露了家庭主婦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有多少男人會真正理解“女人是弱者,母親是強者”這種情況。
由瑞秋莫莫飾演的上海人鐘代表了目前大多數普通女孩的長相。相貌平平,工作平庸,喜歡戲劇,以追求穩定為工作核心,是這個角色的特點,也是萬千少女的縮影。她和陳郁的夫妻關系是這個女孩后來成長的關鍵。
我們當中有多少人是現實生活中的“鐘”呢?過著悠閑平淡的生活,對工作沒有太多追求穩定的野心。等我到了合適的年齡,我會找一個關系很好很吸引眼球的年輕人結婚,然后我就白活了。如果你真的能穩定下來,那你就是幸運的。然而,每當你在生活中遇到一點“小風小浪”,鐘和之間的結局大多是平凡的。
人的“明天”。夫妻相處之道、如何提高女性自身價值,也是鐘曉芹這條線所要告知大眾的現實意義。從以王漫妮為首,到三姐妹成功相會、共度難過,《三十而已》所傳遞給大眾的不僅僅是來自不同階級層次所持有家庭問題,更多的是反映了成熟女性在即將跨入30歲這道門檻時,所持有的自處態度和來自社會不同層面的壓迫感。現實、刺痛,是這部劇的表層,而女性成長道路上所收獲的鋒芒與堅韌,以及來自三姐妹之間的互相取暖,則共同鑄成了“女性成長這道護城河”。
《三十而已》,是現實的、刺痛的,同時也帶有著女性成長過程中的鋒芒氣焰。
國產女性話題劇:當現實題材開始有了“煙火氣”
毫無疑問,今年是女性群像劇,或者說是女性話題劇“爆發”的一年。僅7月這個檔期,目前市場中已有三部女性向劇集播出。除了聚焦三十歲的《三十而已》外,同為檸萌影業主打、講述20歲女孩青春奮斗史的都市話題劇《二十不惑》,也在市場中熱播。目前,該劇在豆瓣上拿下7.3分的成績,網播熱度與《三十不惑》不相上下,甚至占了“開播早”的天時優勢。
俞飛鴻、姜武主演的《愛之初》也是一部以女性視角為出發點的都市情感題材,目前該劇已于浙江、江蘇衛視播出4集,是部不折不扣的都市女性向題材。區別于檸萌影業的兩個項目,《愛之初》是以35歲女性視角為切入點,跨國、相親、追愛,是這部劇的最大看點,同時也是絕大部分都市情感題材中會觸及到的話題。
女性話題劇,顧名思義是以女性為視角,探討女性在不同年齡所觸及到的來自家庭、社會等不層面的人際與自處關系。早期的女性話題劇,還是依附在都市情感劇大范疇中的一角,直至近幾年,女性力量在社會體系中話語權不斷增高,這才有了大批以女性視角為切入點的女性向作品。
正午陽光2015年打造的《歡樂頌》,可以說是一個絕好的“切入點”。在這部劇之前,市場中已經有很多年未能出現以女性視角為話題探討的現實題材,第一部《歡樂頌》所觸及的“女性社會地位”、“拜金”、“處女情結”等,都是當今社會關注討論的現象,也是女性成長變遷史中無法觸及的話題。
(《歡樂頌》邱瑩瑩男朋友談論“處女情結”)
隨后,市場中踴躍出現的《我的<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前半生》《女不強大天不容》,乃至于《歡樂頌2》,以及陷入口碑爭議中的趙寶剛新作《青春斗》,都在不同層面上,刻畫了一批新時代獨立女性形象:她們有的是能干的女強人,有的則是厚積薄發的成長型媽媽,有的則是有著以年輕自居,充滿干勁與活力的大學生們……
如果以年齡劃分界定,這些題材則是分別以20、30乃至于40歲三個不同年齡層次,且具有十足代表性為出發點,刻畫了一批不同樣貌的“成長女性”。
電影《沙漠之花》中,有這樣一個橋段格外動人:當被迫接受命運、卻又努力擺脫命運枷鎖的女主人公迪里,在一次次與命運做不公對抗后,她終于遇見自己的貴人,成為世界頂級名模,并致力于婦女解放事業中時,女性身上所持有的堅強、獨立與不甘的覺醒意識,讓這位不被命運眷顧的“可憐人”迎來自我綻放,這是成長的力量,是女性意識覺醒的可貴。
回到當下這批女性向話題身上,盡管目前國內的女性向作品,暫未觸及到種族、政治層面的高度,但將細微注入鏡頭、生活寫進劇本,已是一大進步。對比當下市場中所觸及到都市職場劇,將女性向現實題材注入“煙火氣”,已經是國產劇為之不易的一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