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檢》大結局,人物交代不明、感情線尷尬、廣告多,爛尾了??
2020年末尾播出的壓軸大劇《巡回檢察組》終于走到了大結局。
這部由余飛編劇,李路執導,于和偉、韓雪、韓童生等眾多老戲骨主演的電視劇,劇情從一場表彰大會送錦旗為故事開端,牽扯出一件駭人聽聞的“九三零殺人案”,為了查清楚事實真相,檢察官馮森(于和偉飾)被派遣負責深入調查此案,但是在案件重啟調查的過程中,又引出了“鄭瑋麗車禍案”以及“黃四海殺人案”等重重迷局。
在故事的結局,所有涉案人員都在法律和正義的審判下得到了應有的處罰,而為這些案件奔走堅持正義的人也最終得償所愿。
《巡回檢察組》的結尾讓觀眾感到滿意,只是不知道是不是經過刪改的原因,大結局顯得有些倉促和敷衍,特別是結尾的一些硬傷讓觀眾感到遺憾,那么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到底是哪些敗筆影響了《巡回檢察組》的口碑:
《巡回檢察組》本是反腐大劇《人民的名義》的姊妹篇,這部劇在播出之前一直被<愛尬聊_創建詞條>觀眾所看好,認為它播出后一定可以成為2020年壓軸登場的劇王,而這部劇開播之后,收視率一路走高,但是整體口碑卻遠不如前作,有很大一部分問題出在這過于倉促的結尾。
其實在《巡回檢察組》故事到了中后期,劇情和大結局基本上就非常清晰了,三個案件的幕后黑手也都由暗轉明,馮森老婆被害案件的真正主使人竟然是米振東,而他針對馮森的陰謀也已經浮出了水面,可以說這部電視劇用最后三集就把前面所有的謎底都揭開了。
但是很多觀眾期待的重要情節都一筆帶過,沒有深入探索,比如在前期收獲大量關注的馮森和鄭銳的父子對手戲只是簡單帶過,沒有進行升華,而觀眾猜測了很久的大boss米振東的結局也很倉促,顯得平平淡淡不夠過癮。
《巡回檢察組》讓一部分觀眾感到有些不適應的,應該就要數劇中羅欣然(韓雪飾)與馮森(于和偉飾)之間微妙且尷尬的感情線。
從羅欣然開始發現鄧耀先的一些蛛絲馬跡開始,編劇就在刻意地把馮森和羅欣然往一塊兒湊,看的觀眾非常的不喜歡,畢竟《巡回檢察組》也不是什么言情劇和偶像劇,你就正正經經的查案子就好了,為什么非要強加一些感情戲。
雖然直到最后兩個人也沒有徹底的表白心跡,但是這么曖昧的感情戲在整部電視劇里是非常沒有必要的一部分,如果把這一部分砍掉,把時長加在對孤兒院眾人和監獄附近反復出現的那個小男孩身上,我想這部劇的劇本會更加的扎實和飽滿。
并且結尾處的懸念非常沒有必要,觀眾根本就不關心馮森和羅欣然最后會不會在一起。
《巡回檢察組》是一部群像劇,劇中有很多角色都比較的出彩,其中最讓觀眾深刻的就是米振東的“孤兒犯罪集團”,從頭目到成員全部都是孤兒,這些人因為天然的弱勢形象就會讓觀眾不斷地猜測他們的結局。
在故事的結尾中,米振東等人全部被收監,但是編劇卻忽略了米振東和妻子童小娟的女兒,這個孩子處境非常的微妙,如果在父母都被收監的情況下她又該被送往何處呢?她究竟是被送去了孤兒院,還是被親戚所收養,觀眾不得而知,如果編劇能夠給大家一個交代的話,我想《巡回檢察組》的感情方向會得到一個升華。
而且那個一直徘徊在監獄大門外的孩子也不知去向,他的出現讓觀眾本以為是個關鍵人物,結果卻再也沒有出現過,不知道這一部分細節是被剪掉了,還是被編劇所遺忘了。
可以說《巡回檢察組》的差評有一多半是因為無孔不入的各種廣告。
觀眾在追劇的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植入廣告,因為廣告詞會讓大家瞬間出戲,而這部劇的廣告植入就多到讓人心生厭煩的程度,不僅僅是生硬地把廣告安插進場景還有角色的交談中,更是隔一段劇情就上演一次廣告小劇場,追劇的體驗感數次被打斷,讓人覺得火大。
當然,《巡回檢察組》雖然有著諸多硬傷,但是總體來說瑕不掩瑜,仍然是一部質量過硬的反腐除惡的好劇,不知道屏幕前的你又如何評價這部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