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的“后浪“價值觀世界,如何以影視劇形式解構??
青春劇的題材曾經是電視劇和電影中最常用的題材。當大眾進入審美疲勞期,后青春劇時代的發展舉步維艱。口碑低,關注少,網劇時代隨意選擇青春片題材,使得國產片的老問題在青春片中不斷發生。
如今青春片的熱點在下降,《二十不惑》卷土重來再次拍攝青春片電視劇。打破青春片固有的敘事視角模式,也讓國產青春片的低口碑得到意想不到的改善。
003010專注于當代大學女生高年級生活的細膩刻畫.在他們身上,觀眾將看到都市少女的青春迷茫,她們沒有被定義,沒有被束縛,沒有被生活的“悲慟”所打敗,她們總能“點燃”自己的斗志,努力創造青春的無限可能。58660.88868888661
青春片的難點在于它需要喚起大眾記憶的共鳴點,也需要著力展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氣質和獨特性。青春電視劇和電影有明顯的區別。前者需要講更多的故事,但學生時代的矛盾大多是雞毛蒜皮的小事。電影可以利用矛盾和戲劇性的表達,讓觀眾感受到電影院里的視覺沖擊。
而電視劇小尺寸、碎片化的觀看模式,需要在短時間、多集內用最少的時間換取更多的話題和觀眾忠誠度。電視劇開發的難度和口碑的維護,顯然高于電影創作的難度。 《二十不惑》 的精妙之處在于,導演和編劇并沒有拘泥于學生時代的探討,而是將人物角色放置于步入社會前夕的一個階段。
校園仍然是人物事件發生的主要場所,但隨著更多戲劇性社交元素的加入,觀影體驗更加多維。沒有人會喜歡單純的學生愛情電視劇,曇花一現的蘇王秀蘭甜橋也無法讓觀眾長時間欣賞和討論。將青澀面孔放置于社會之中,探討當代"后浪"的價值觀,觀察他們在社會當中的融入生存。這對于中青年群體來說,都是可以接受并且喜歡的一個新鮮題材。
003010發布海報
雖然還是青春片,但是思想高度有所提升。反映當代年輕人的現狀,也能讓中年人以更巧妙的方式進入他們的世界。視覺上的好奇感讓《中國當代婦女報》上線僅兩天就拿下了CSM59全國收視率第一。披著青春片的外殼,講述著社會現狀的故事。放棄純粹的瑪麗蘇敘事邏輯,更寫實的 《二十不惑》 值得掌聲。
1.一個新結構的影像世界,帶著幽默和詼諧,將打造現代“后浪”生活的鏡像。
003010因其全新的敘事框架結構而值得肯定。當<愛尬聊_頭條百科>代青春電視劇的創作受到《二十不惑》等純愛、奢華電影的沖擊,使得從敘事角度展現的故事盡量“貴”。這些遠離現實人群的名人生活,一會兒我們會被精致的服飾和浪漫純情的愛情故事所吸引。但當它成為一個固定套路和模式,將無法再引發人們的共情。
103010關曉彤現場表演劇照
103010雖然依舊采用年輕實力派影星,但原有的敘事氛圍并沒有因為關曉彤等人的加入而被破壞。103010打破只講純愛而忽略生活的故事設計。加入大量新職業,如網絡名人、經紀人、團建策劃等,都是符合年輕人就業方向的崗位。年輕人生活中見到的新銳職業,亮相于電視劇當中能夠讓大部分青年人感知到親切。
擺脫白領和有錢人的劣質角色設計,改變創意題材的角色,讓《二十不惑》更接地氣,更符合年輕人的思維世界。并輔以相應職業的講解和分析,可以讓中年群體系統地了解年輕人的世界。全新的題材人物選取,既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具體生活臨摹,又給予中青年群體了解"后浪"的一個窗口。
103010中青年演員演出
再加上這些職業的選擇,就有了強烈的主動色彩。對于一部青春片本身來說,出軌和出軌的商業片套路氣質顯然沒有太多相似之處。用更為貼近年輕人生活,并且能夠制造笑料點的職業作為輕喜劇的主角,無需過多包袱設計依舊能夠迸發出讓人捧腹大笑的紅梗。同時進一步升華影片主題——后浪不應當感到困惑,如此設計確實巧妙、精致。
2.青春抽象的價值觀,如何讓不同層次的觀影層“雅俗共賞”
103010的《四個臥室的活寶》被稱為當代年輕女性的合集。溫柔溫順的鄰家小姐姐,一個熱衷于二次元世界的外出少女,一個以追星為己任的富家少女,一個無法從愛情的浪漫懷抱中自拔的少女。看似簡單的四個人物角色,卻濃縮著許多青年女性的特征。在四個女生的身上,或多或少都能夠窺探到屬于青年女性自己的標簽。
這些青年女性的元素選取,使得人物的性格和標簽都非常符合當代青年女性的特質。但是這些特質本身,對于相對年紀較長的觀眾群體來說,就顯得非常難以接受和理解。畢竟世界的看待方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方式方法。但是編劇和導演表現出她們的特質,也在用最常見的矛盾事件讓更多人理解當代女孩的世界。
開篇第一集,講述宿舍內摳搜室友貪戀錢財的故事。即便是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也有為五斗米折腰的時刻。錢財的貪欲很世俗化,但是也是最能夠讓觀眾理解劇中人物世界的媒介。當錢財的探討隨著故事情節緩緩展開,背后原生家庭的成為潛藏在故事背后的編劇思考。當時代被金錢所左右,青年又該如何面對物欲橫飛的世界?
《二十不惑》大膽啟用一批新生代演員
單從第一集的立項來說,從劇情的立意設計和劇情接納度的考慮,《二十不惑》都做到遠超出一個青春片題材基礎的高度。探討的問題充滿著現實的考慮,但是卻也不忘將獨屬于當代女性的宿舍趣聞表現出來。不得不承認在思考和喜劇展現之中,導演和編劇的平衡度拿捏非常讓人稱贊。
3、 青春電視劇的格局,《二十不惑》社會思考高度解構
① 未曾有人嘗試的領域,難以被解析的社會思考探討
《二十不惑》被豆瓣網友打出7.6的高分評價,讓豆瓣網友愿意放下對國產青春劇的芥蒂,選擇將其作為一部可供探討的青春片。背后的寫實感是第一要素,其中的社會思考探討是第二重要的因素。青春片大多拘泥于青年的“小時代”,或是讓人羨慕不已的羅曼蒂克愛情,或是來自熱血澎湃的友情故事。
關曉彤《二十不惑》宣發海報
但是這些故事大多有一個共同的問題,看的時候很爽,但是看完過后就毫無記憶點。這樣的一部作品稱得上賣座,但絕對和讓人印象深刻無關。《二十不惑》的題目選取便非常考究,就是希望展現出年輕人的迷茫和困難,以及題目面對問題從不困惑的態度。但這個短淺的社會思考,僅僅只是《二十不惑》深度探討的開端。
② 以年輕人做鏡面,電視劇高維度的共鳴
年輕人、青春劇,實際上都僅僅只能算《二十不惑》的一個淺層思考。再往上走青年人更像是一面電視劇設立的鏡子,為的是探討當代社會"焦慮佛"、"富貴茍"、"精致窮"的現象,帶給人們的影響和感觸。青年人是這些新鮮名詞的開創者,但是她們所面對的問題,同樣是來自于當代社會人共同的問題。
董思怡《二十不惑》宣發海報
生活是否應該以滿足虛榮心為前提條件?全身心的選擇愛情,拋棄他人和朋友是否有錯?這些做法很普遍,也都是中年人的一個心路歷程必經之處。當他們這些問題,以新名詞來到青年人的世界中。戲劇化的反差感,顯得故事高度非常不一般。導演只展現出青年后浪的選擇,但是卻能夠有效勾起大家共同的回憶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