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不惑》之后又有《三十而已》,吃“年齡梗”還能走多遠??
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相繼推出。此外,克里斯蒂娜的哭訴和眾多女星在綜藝節目中的抱怨,讓娛樂圈集中精力在綜藝節目和影視劇上,意味著對“年齡梗”的寵溺。但這一波熱度過后,人們會真正記住女性年齡帶來的瓶頸,或者會厭倦鋪天蓋地的“賣萌苦逼”。很難說。
女演員的“保鮮期”并不長,所以事業瓶頸從來都不是什么新鮮話題。也正因為如此,大量美女削尖腦袋擠進門來。所以女星總是在臉上下功夫,美容保養是日常必需品。被口罩和防曬霜搞得不知所措的夸張者不在少數。但無論競爭多么激烈,總有人靠實力取勝,突破年齡的束縛,比如已經不再年輕的燕妮,還有因為《知否》大老婆和《隱秘的角落》而被觀眾認可的劉琳。
但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年齡梗成了熱門話題。一個前克里斯蒂娜在電影節上向年輕導演喊話,說很多中年女演員“便宜又好用”,然后《我就是演員》就成了大面積“賣慘”的場景。楊蓉直言不敢走出《少女》片場,斕曦哭著說生完孩子就沒戲了。趁著這波熱度,脫口秀《女人30+》開播了,陳喬恩想做一個有錢的老太太。秦嵐呼吁觀眾接受明星會自然變老。
句子仿佛戳中了人心,很難讓人不以為然。話題停下來帶來適度的變化,自然受歡迎。但是走路似乎改變了味道。最近陸續開播的兩部電視劇還在炒“年齡梗”,明明定位是青春劇。關曉彤的新劇《二十不惑》依然是靠片名成功搜索,而江疏影、譚雅、瑞秋莫莫馬上就要開播的《三十而已》還在凹人家。
不知道大家累不累,我真的有點累。更不用說《乘風破浪的姐姐》和《披荊斬棘的哥哥》這種風靡全國的,凹點概念。這些接連不斷的操作真的是消耗了所有的耐心。
認真討論年齡給明星帶來的束縛沒有錯。如果能帶來觀眾的審美變化,增加影視市場的容忍度,那絕對是一個值得慶祝的轉折點。但問題是,難道所有的明星不再輝煌,不再被人認可,不再“害怕”真的只是因為年齡嗎?抓住主要矛盾沒錯,矯枉過正有點說不過去。
老話說,金子總會發光,不是空話。雖然有實力的演員不會像流量明星一樣紅,收獲一波又一波的熱搜,但他們從來不缺認可和市場。與其整天抓著年齡這個梗不放,明星們為什么不稍微靜下心來錘煉一下演技,為機會做好準備呢?不要一邊急著滿世界追求,<愛尬聊_百科大全>一邊抱怨命運的不公。機會是給那些準備好的人的。在機會到來之前,他們不僅要期待它,而且要積累它。
這種突然爆發的“年齡”熱搜和收獲,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無非是延續娛樂圈的老套路,發現熱點,制造熱點,集中收割熱點。就像前陣子爛的《起源之家陷阱》,從《歡樂頌》開始就把觀眾帶入坑里,《都挺好》達到頂峰,《安家》 《完美關系》又爛了,給人一種好飯被炸了,飽了可惜的視覺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