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圓明園里名人書畫是誰畫的呢??

請問圓<愛尬聊_尬聊生活>明園里名人書畫是誰畫的呢?
tracy0413 2022-03-13 22:59

如:

《女史箴圖》,中國東晉繪畫作品。作者顧愷之。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乾隆皇帝弘歷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宮廷畫師、詞臣繪制而成的40幅分景圖。


KurazhGof 2022-03-13 23:11

圓明園盛時文物不少于150萬件

十二生肖銅像不過是圓明園流失文物中的滄海一粟。

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象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余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筑風格于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象來揣測百余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圓明園究竟有多少文物?這個問題至今眾說紛紜。

據楊先生推斷,圓明園當年的文物數量不會少于150萬件。從清代檔案史料、故宮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頤和園陳設清檔》中,他搜集了不少證據:

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達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為例,據清內務府穿戴檔記載,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閏月),乾隆去熱河避暑山莊及木蘭圍場66天,去曲阜54天,居宮內(故宮)105天,居圓明園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圓明園居住時間達274天,在宮中居住僅73天。所以,圓明園內的陳設應不比故宮遜色多少。

圓明園園林建筑達20萬平方米,比故宮的全部建筑面積還多4萬余平方米。除去不會有什么陳設的亭軒的面積,用于園居、祭祀、讀書、游樂、存儲庫房等的建筑面積在19萬平方米左右。這些建筑內按一般陳設和庫房存儲計算文物數量的話,也應不少于故宮內陳設的文物數量。而據推算,溥儀退位時故宮實存文物至少應在150萬件左右。

道光年間內務府一份奏折,詳盡載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宮內及圓明園庫貯物件情況:一兩重銀錁共存569390個,其中宮內存290505個,圓明園存280694個;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宮內存1194款,圓明園存450款;玉硯、筆洗等501件,其中宮內存142件,圓明園存337件;頭等瓷爐、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宮內存337件,圓明園存291件……圓明園的收藏情況,由此也略能窺見一斑。

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奇珍知多少

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的時候搶走了絕大部分文物。

據當年參加搶劫圓明園的英法侵略軍回憶說:為了拍賣從圓明園中搶來的珍寶,他們把贓品“全安排展覽在喇嘛廟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種色調的白的和綠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琺瑯瓷瓶、古銅器物、金銀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別精致,其中許多都是很名貴的,有黑貂皮、水獺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別醒目的是,還有兩三件皇帝的朝服。英軍司令格蘭特把自己“應得”的那部分分給了士兵,“軍官們贈送他一把雕滿花紋的赤金酒壺,這是贓品中最精致的東西”。英國女王也得到一份,是兩個美麗的大琺瑯瓶。

法軍司令孟托邦把搶到的兩塊黃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塊交給格蘭特轉獻給英國女王,另一塊獻給法王拿破侖三世。回國后,孟托邦又獻給拿破侖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

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

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英軍曾將所劫走的圓明園文物一部分獻給了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這部分敬獻文物連同被拍賣的圓明園文物都收進了東方藝術館。東晉時期大畫家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卷》,乃我國古代卷軸畫中的稀世珍品,1860年被英法聯軍從圓明園搶走;一匹3尺長、2尺高的白玉馬,這匹玉馬曾被和 從圓明園中竊取,和 被抄家后,玉馬被重新放回圓明園,最終還是沒躲過被劫掠的命運。

法國巴黎楓丹白露宮中有個中國館,是拿破侖三世的歐也妮王后建造的。1860年英法聯軍劫毀圓明園后,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將從圓明園搶來的“戰利品”獻給了拿破侖三世和歐也妮王后。歐也妮王后于是建造了這個中國館,將這些文物收藏起來。

中國館內最顯著的位置擺放著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銅鎏金,通體各層鑲嵌著綠寶石。塔的左右擺放著一對象牙和一對青銅雕龍,與故宮、避暑山莊等處皇帝寶座前放置的青銅龍形制一樣,說明這對青銅龍應是圓明園正大光明殿皇帝寶座前的擺放之物。一對金罐和一只金曼扎(藏傳佛教的寺廟擺設品),金罐通體如意花紋閃閃發光,金曼扎鑲有珍珠、綠松石和紅寶石,說明當時圓明園內的擺設有多么奢華。玻璃桌柜里擺放著一串大念珠,這串珠子共有154顆,跟一般108顆珠子的朝珠不一樣,這是孟托邦將一串皇帝的朝珠和兩串皇后的掛珠串在一起獻給歐也妮王后的,沒想到歐也妮王后并不滿意,因為她早已聽說遠征中國的軍官們個個滿載而歸。她埋怨孟托邦只帶給她這樣的禮物,于是孟托邦另外又送她三車寶物,前后總共送了她七車,包括從圓明園搶來的各種青銅器、玉器、瓷器、漆器、金銀制品、景泰藍……

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有一柄用名貴白玉雕成的康熙玉如意,顏色白中透綠,雕成多孔真菌形狀,手柄頂部銘文有“御制”兩個大字,下部銘文是:“敬愿屢豐年,天下咸如意。臣吳敬恭進”。展品說明顯示,這件精美的玉如意是被英法聯軍劫掠后,在巴黎拍賣會上買來的……

有沒有圓明園文物回歸的一天?

圓明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一直在打聽流失文物的下落。在他們的努力下,一些流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石刻銅刻文物有了線索。楊來運先生給記者舉例說,北京某單位院內有一對銅獅,據說這里曾是意大利駐中國領事館,1900年前后從西山某地(也有說是從圓明園內)運回這對銅獅。據楊先生了解,這對銅獅為嘉慶年間制作,而嘉慶年間在西山除了建設綺春園外沒什么大的園林建筑。而綺春園正是圓明園的組成部分,綺春園的宮門于嘉慶年間落成,這對銅獅應該是綺春園門口的銅獅子。

一兩年前,一位姓牛的女士將先人流傳下來的兩個花瓶和一面鏡子捐贈給了圓明園。經初步考證,這兩個花瓶一個是光緒年間的,一個是嘉慶年間的,三件物品都是恭親王被貶到戒臺寺清修時隨身帶去的圓明園物品。

但是,遺落在我國民間的圓明園文物畢竟是少數,大量的珍貴文物流失于海外,僅靠出資購買,并非長遠之計。楊先生無奈地說:“關鍵問題是缺少有關的國際法則和公約。”雖然我國已經參加了好幾個文物保護方面的國際公約,但是,各個國際公約的回溯力和締約國十分有限。

“但我們要不斷呼吁,并同相關國家協商,在適當時機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各國出臺有關法律,將各國非法所得文物歸還原國家。”楊先生說。

楊先生所在的文史科這些年一直致力于收集散失在海外的圓明園文物的資料,希望能為將來某一天文物回家作準備。他們希望,在國外博物館中見到圓明園文物的人,都能捎回一份介紹資料提供給他們。

楊先生最后說,歷史文物所承載的文化信息只有在它的“原產地”才能產生最大的效果。離開了文化母體的歷史文物只是孤零零的擺設。圓明園遺址公園正在著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如果申報成功,那么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于保護世界文化遺產的有關規定和“在起源地保護文化遺產”的原則精神,有關國家更不該“賴”著圓明園文物不還。

乾隆十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清廷用14年的時間,吸收西洋建筑的巴魯克形式,于長春園北端,建成大水法十景,俗稱“西洋樓”。西洋樓就是弘歷皇帝命意大利人郎世寧、法國人蔣友仁和王致誠等人設計監造,由中國工匠施工營建的。西式宮殿建筑于中國園林中是一個創舉。海晏堂是西洋樓中最大的一幢建筑物,樓前有噴水池,沿東西坡道可登上二樓。樓上東西兩側為水車房,呈工字形,中間為蓄水池,可盛水180噸。

1860年10月,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進行了一場駭人聽聞的大搶劫。為了掩蓋他們踐踏人類文明的野蠻暴行,10月18日,侵略者將這座中外罕見的藝術寶庫焚毀。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圓明園又遭浩劫,殘存的十余處景區慘遭劫掠,強盜們掠奪了園內的大批藝術珍品,大水法的十二生肖塑像難逃厄運,石雕被砸毀,銅獸頭和商周著名的青銅器,歷代的陶瓷器、古代名人的書畫,清朝皇帝的御璽,以及玉如意、時鐘、金塔、玉磬等宮廷陳設品,還有清代瓷器、漆器、玉器、牙雕琺瑯、景泰藍、珊瑚、瑪瑙、琥珀、水晶、寶石、朝珠、木雕等精美藝術品亦流落海外。《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也都未能幸免于難。


360U3259767675 2022-03-13 23:11

金銅類:十二生肖銅像、 乾隆皇帝甲胄、青銅鎏金佛塔、康侯簋、邢侯簋。

字畫類:《女史箴圖》、《乾隆肖像》、《永樂大典》。

書冊類:《四庫全書》。


我真的好喜歡你呀 2022-03-13 23:15

圓明園被毀的名人書畫有:

古玩字畫

圓明園是一座珍寶館,還是一座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博物館、藝術館,收藏著許多珍寶、圖書和藝術杰作。里面藏有名人字畫、秘府典籍、鐘鼎寶器、金銀珠寶等稀世文物,集中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圓明園也是一座異木奇花之園,名貴花木多達數百萬株。

而圓明園曾經收藏了多少文物是個謎。無論是故宮、頤和園還是其他文物建筑,都會有相關的陳設檔案,專門記錄建筑中所擁有的文物,唯獨圓明園缺乏陳設檔案,因為圓明園收藏文物的總數并沒有明確的記錄,弄清到底有多少文物流失國外也變得很難。

法國大作家雨果曾說:“即使把我國所有博物館的全部寶物加在一起,也不能同這個規模宏大而富麗堂皇的東方博物館媲美”。園內各殿堂內裝飾有難以計數的紫檀木家具,陳列有許多國內外稀世文物。園中文源閣是中國四大皇家藏書樓之一。

圖書典籍

圓明園內收藏有極為豐富的圖書文物,現僅舉幾例。文源閣是仿照寧波范氏天一 閣而建的藏書樓,為著名的皇家北四閣之一,建成于乾隆四十年。閣中收藏乾隆欽定《四庫全書》和康熙《古今圖書集成》各一部。

《四庫全書》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部綜合性叢書,收書3400余種,有近8萬卷,36000余冊。因《全書》篇帙浩瀚,當時又擇其尤要者,編成《四庫全書薈要》,計12000冊。

《薈要》共抄兩部,一部貯在故宮摛藻堂,另一部收藏于長春園含經堂的東廂“味腴書室”。另外,含經堂還有一外著名文軒——淳化軒,是專為收藏著名法帖《淳化閣帖》摹版而建的。《閣帖》原是北宋淳化三年(992年)摹刻的,包括王羲之、王獻之乃至蒼頡、夏禹、孔子等99人的書法名跡。帖分十卷,是中國的第一部大型叢帖,被譽為諸帖之祖。

乾隆年間,根據《閣帖》的北宋“初拓賜本”,經過精審更定之后,進行鉤摹刻石。歷時三載,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春,將所摹刻的144塊帖版,鑲嵌于淳化軒前的24間左右回廊之中。這就是著名的《乾隆重刻淳化閣帖》。不用說圓明園劫毀時,園內收藏的《四庫全書》、《全書薈要》、《古今圖書集成》、《淳化閣帖》摹版等珍貴圖書文物,都未能幸免于難。這從一個側面可反映出帝國主義侵略者火燒圓明園,對人類文化所造成的巨大破壞。


西方劍客233 2022-03-13 23:18

1、大水法石魚

圓明園大水法石魚位于被焚毀前的西洋樓建筑群落,身長125厘米。大水法從乾隆十二年動工,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基本完成,因此這對石魚至少有248年的歷史。

圓明園遭劫后,這對石魚于上世紀20年代末流落民間,現今終于被有識之士無償送回了家。同時回家的其余8件石刻文物包括臺階、欄桿、底座等,是由北京電教館送回的。8個構件中,有6件因雕有精美的西洋花紋,被推測為西洋樓的護欄等,另兩件為中式雕欄。

2、金甌永固金杯

金甌永固金杯為清朝皇帝于每年正月初一舉行元旦開筆儀式時的專用器。杯呈卵圓形,口徑8厘米 足高5厘米 通高12.5厘米,以兩條夔龍為耳,夔龍頭各安珍珠一枚;以三個卷鼻象頭為足。

杯身滿鏨寶相花,花紋對稱,鑲嵌以珍珠、紅藍寶石做花心,點翠地。杯口一側,鏨刻陽文篆書“金甌永固”四字,另一側鈐“乾隆年制”款。現收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

3、《駿骨圖》

《駿骨圖》是元代畫家龔開創作的一幅紙本墨筆畫,現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駿骨圖》描繪了一匹饑腸轆轆的馬,它瘦骨嶙峋,幾乎抬不起頭來,但仍可從其如炬目光中感受到不屈精神。

《駿骨圖》寫染結合,描繪馬的骨骼、肌肉、鬣尾、蹄腕,頗具寫生之意。

4、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紅銅鑄像。1860年英法聯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為止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收藏在保利藝術博物館;2013年4月26日,法國皮諾家族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

目前,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獸首已經有8個回歸中國,其中龍首目前在臺灣保存完好,不過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

5、《四十景圖》

圓明園《四十景圖》,是根據乾隆皇帝弘歷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宮廷畫師、詞臣繪制而成的40幅分景圖。按其繪法不同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工筆彩繪圖,僅有一套,原存于圓明園。該圖藝術價值高,直觀效果好。

第二類為墨線白描圖,共有3種版本:一是由詞臣奉旨校刊乾隆《御制圓明園四十景詩》的附圖,有乾隆十年內府行本;二是光緒十三年石印再版《圓明園圖詠》所附分景圖,原由孫祜、沈源合繪;三是張若靄繪制的四十景。

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圓明園《四十景圖》彩色圖片,是據1983年法國學者贈給中方的乾隆原圖底版印制的。


liujingwen 2022-03-13 23:19

自1860年以來,圓明園文物除了在“火燒圓明園”中被焚毀之外,還通過各種途徑不斷散失,據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其中的精華部分大都流失海外,尤以英國和法國等歐洲國家最多,分藏在各個博物館和其他收藏機構。

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后,侵華法軍司令孟托邦把從圓明園搶劫來的所謂戰利品進獻給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為了存在這些文物,拿破侖三世和歐仁妮皇后主持建造了中國館,收藏的來自圓明園的金銀首飾、瓷器、香爐、編鐘、寶石和金銀器等大約3萬多件。

《圓明園四十景圖詠》于清乾隆在位期間完成,圓明園四十景是指園內獨成格局的40處園林景群。圓明園三園約有百余處景群,但昔日分景繪圖僅此40景而已,這套彩圖的歷史價值自然凸顯。1860年,英法聯軍劫掠圓明三園,《圓明園四十景圖詠》被法軍上校杜潘所得,杜潘回國后將所得進行了三次拍賣,其中就有《圓明園四十景圖詠》。這套彩圖的保留價被定為3萬法郎,但最終卻以4000法郎賣給了巴黎的一位書商。幾天后,法國國家圖書館以4200法郎的價格從書商手中購得該套彩圖。

被譽為“國家級的博物館和私人藝術收藏的成功典范”的英國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收藏著一對“金甌永固”杯,一銅一金。“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據記載,乾隆年間共制作了4件“金甌永固”杯,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收藏的銅杯為乾隆四年所制,金杯為乾隆五年所制,為法軍上校杜潘于1860年從圓明園獲得,后來被華萊士爵士于1872年的倫敦拍賣會上購得。

《虞山林壑圖》由元代畫家倪瓚于1371年在常熟創作,是他與友人伯琬高士同游虞山后而作,故有有深的感情寓于其中。倪瓚在詩中將伯琬高士比作東漢太守陳蕃,將自己比作貧士徐稚,來感激伯琬對他的器重。1860年,圓明園被洗劫,《虞山林壑圖》流落民間。上海解放前夕,大收藏家王季遷獲得此圖,而后經時任大都會亞洲藝術中心主任方聞介紹,美國迪隆基金會購得此圖。后來,方聞說服迪隆基金會將此畫卷捐贈給了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同年流失的還有《柳蔭牧歸圖》,后輾轉流入美國,現藏于波士頓美術館。該圖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創作于宋元時期,為賞玩之用,畫工精致細膩,色彩豐富,題材以日常生活常見的人物、動物為主。

同樣原藏于圓明園淳化軒的《駿骨圖》卷后輾轉流落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家族所收藏。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托家人其收藏來于社會,當歸之于社會,而后其長子將包括該圖在內的160多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因此被大阪市立美術館保存至今。

日本東洋文庫是目前世界上收藏亞洲地區國家圖書、文獻資料最大的書庫,其中就有圓明園文源閣《四庫全書》多本散本,這些散本上都蓋有“文源閣寶”和“圓明園寶”印。

除了收藏于各地博物館內,圓明園的遺物還被各大私人收藏家收藏以及流轉于各大拍賣行。


編輯 舉報 2023-03-21 19:36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