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地鐵地圖是誰畫的啊??
_CFT01****67745 2022-03-26 03:19 目前所知的最早世界地圖,是公元前五百年巴比倫的粘土板世界地圖,以幾何圖形來反映當時的“世界之形象”。 到了十六世紀,西方世界的地圖學繪制學還建立在托勒密的宇宙觀基礎上,而對東方和中國的認識
蒼半涼#p#偷心人#p#疾風者 2022-03-26 03:28 1507年的世界地圖。在查資料的過程中,我發現網上有幾張十六世紀歐洲人畫的地圖,不知道是從哪里來的,沒有背景介紹,但是地圖很清晰。這些地圖的出版年代正是明朝末年,東亞大陸的陸地輪廓畫得非常準確,顯示當時歐洲已經有了很高的測量和制圖水平。同時期的中國人是畫不出這種地圖的,甚至250年后我國的第一本世界地圖集——魏源的《海國圖志》,精確度也不如這幾張圖。可見,近代中國的落后挨打幾乎是必然的,科技水平差得太多了。另一方面,看著這幾張圖,我不得不感嘆,我們的祖國領土曾是多么遼闊——現在的領土只是當時的一半……
yq4041108020 2022-03-26 03:29
專家證實,迄今中國最早的實物地圖為從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7幅地圖,其成圖年代為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
國家測繪局考證后認為,它們比中國經實測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傳世地圖———西安碑林中的《華夷圖》和《禹跡圖》早1300多年,比197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圖約早300年,但是作者不詳。
天水放馬灘1號秦墓出土的7幅地圖,均用墨線繪在4塊大小基本相同(長26.7厘米、寬18.1厘米、厚1.1厘米)的松木板上。據同時出土的竹簡紀年和隨葬品的特征,經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部門鑒定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圖,其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
按其用途可分為《政區圖》、《地形圖》和《林木資源圖》。在這幾幅圖上,不僅有山川、河流、居民點、城邑,還特別注有各地之間的相距里程,與現今距離大都相符,可見,這些地圖是相當準確的實測圖。
李易隆 2022-03-26 03:31
《康熙皇輿全覽圖》是中國第一幅繪有經緯網的全國地圖。繪圖人士有耶穌會的歐洲人士雷孝思、馬國賢、白晉、杜德美及中國學者何國棟、索柱、白映棠、貢額、明安圖以及欽天監的喇嘛楚兒沁藏布蘭木占巴、理藩院主事勝住等十余人。
《康熙皇輿全覽圖》中,實測經緯度值的地點有六百馀處,多處使用三角測量法,并使用少數的天文測量法。此地圖在中國地圖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自清朝中葉至中華民國初年國內外出版的各種中國地圖基本上都淵源于此圖。
冷眼旁觀世態 2022-03-26 03:32
是南懷仁畫的。
《坤輿全圖(英文:Great Universal Geographic Map)》 于甲寅年(1674)木板印制。全圖布局合理,恢宏大氣,圖文并茂,制作精致,設色鮮明。
作者南懷仁巧妙地運用“動靜之義”,論證輿圖的“地圓說”;用經緯理法的科學制圖方法,標識出五大洲的南北東西迄點;對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物產等做了全面的記述;又對全球著名的山岳高度、河流長度等做了大量的數據統計;第一次提出小西洋的概念,即印度洋水系。
坤輿全圖是中國古代中文版世界地圖的集大成者,是近代以來世界地圖史上第一份比較完整的世界地圖,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現在,《坤輿全圖》一份保存在保定市河北大學圖書館,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另一份保存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謝昊 2022-03-26 03:38 公元391年,狂熱的基督徒對文化進行了堪稱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破壞:將當時世界最大的知識儲藏處亞歷山大圖書館夷為平地。在隨后的1000年里,地球的真實地理情況籠罩在層層迷霧之中,結果耶路撒冷成了世界的中心,亞洲成了食肉兀鷲的產地。 直到16世紀,地圖繪制才重新步入正軌。新一代繪制員根據探險家和數學知識的發展繪制了一批地圖。其中最著名的當數佛蘭德博學家熱拉爾·德·克雷默繪制的地圖。他的拉丁名字是格拉爾杜斯·墨卡托,意思就是“商人”。 墨卡托的名字經常出現在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地圖上。尼古拉斯·克蘭的《墨卡托》一書以詳實而引人入勝的細節講述了墨卡托的故事。 墨卡托1512年出生在佛蘭德(今為比利時),兒時過著極其貧困的生活,經歷了席卷歐洲的社會和宗教大動蕩。墨卡托18歲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他把名字改成了拉丁文,進入盧萬大學讀書。他最初想成為哲學家,但很快就認識到那不是致富的途徑。他發現人們對地圖的需求越來越大,于是學了數學。1569年,墨卡托以“墨卡托投影法”為基礎繪制了第一張世界地圖。然而這僅僅是墨卡托掀起的地圖繪制革命的開始。在他看來,地理不僅是確定城市和河流的位置,它還是掌握世界政治時局的途徑。墨卡托創造了“地圖冊”(atlas,這個詞也是他杜撰的)的概念,并且第一次在地圖上標明磁方位角。 當時,地圖繪制全是靠信息資料和也人為的勘測過程十分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