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茶館相聲緊跟“時尚”?

許多人印象中的茶館相聲是這樣的:醒木一塊,折扇一把,手帕一條,臺上長袍馬褂,妙語連珠,臺下茶水瓜子,笑聲不斷,觀眾在臺下品著茶,吃著零食,不時和臺上互動逗樂一下。

彩繪漫畫搭配表情包、流行語,印在外墻上,近日,天津多倫道名流茶館的裝修風格引起網絡熱議。

天津名流茶館如此裝修的初衷,是為了吸引年輕聽眾。效果怎樣?

名流茶館工作人員說:“幾乎全國的相聲茶館或小劇場風格都是相近的,主打傳統文化元素,缺少相對個性化的主題。作為一項傳統藝術,相聲的內容題材卻在不斷創新、緊跟時代。對于80后、90后甚至更年輕的人來說,‘二次元’不是小眾、陌生的詞匯,而是他們十分熟悉的領域。因此,我們將‘二次元’主題的外部環境氛圍與相聲藝術相結合,帶給特定年齡段用戶群體一種別樣的觀賞體驗。”

改造后的名流茶館重新開業,工作人員發現了有趣的現象:一些穿著cosplay(角色扮演)的觀眾進入劇場聽相聲,平時只在動漫展會上才能見到的景象,在茶館出現了。

一位觀眾表示:“還是希望能加強互動,既然是‘二次元’主題,希望作品中能有涉及。畢竟大家是來聽相聲的,內容更重要。”

名流茶館成立于1991年,是茶館行業復蘇以后天津首家具有傳統民俗特征和舉辦民間演出性質的相聲茶館。早在全國相聲小劇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之前,名流茶館每天一開門就能看到很多觀眾爭先恐后過來搶票。駱玉笙、馬三立、尚長榮、蘇文茂、關學曾、馮鞏、姜昆等曲藝界名流都曾多次在此登臺獻藝。名流茶館幾乎見證了天津曲藝發展史。

名流茶館的老板于承艷,卻不是相聲藝人。

創業之初,茶館里幾乎都是戲曲演出,聽眾少,演出團體也少,名流茶館慘淡經營。為了吸引觀眾,1992年,她開始與老藝術家、藝術團合作。一場由馬志明等老藝術家參與的專場相聲演出獲得極大成功,她由此受到啟發,把相聲專場演出引進茶館。之后名流茶館陸續與更多的相聲團體合作,影響越來越大。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名流茶館的經營終于有了起色,到2004年已是場場爆滿。

雖然有了“人氣兒”,但5元一張門票,仍難以支撐茶館的運營。因此,于承艷作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漲價——把前排的票價從5元漲到25元。

漲價讓于承艷飽受爭議。“當時的行規是劇場和演員三七分賬,劇場拿三,演員拿七。調高票價后沒人購買前三排的票,收入自然就減少了。這個‘罪過’直接落在我身上。”于承艷說,直到3周之后,劇場前幾排又坐滿觀眾,看到多掙出來的錢,大家終于承認了于承艷的“改革”。

票價調整后,為了適應市場,她借鑒“<愛尬聊_尬聊生活>曲藝大家唱”的做法,推出“相聲大家說”。這種創新的體驗式演出方式,既增加了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互動,也間接地為相聲培養了更多新人,許多票友因此走上舞臺。

于承艷還在名流茶館藝術團主推“老少樂”組合——老先生給年輕人捧哏,年輕人在演出的同時學習老先生的技巧。通過這種方式,一批批的年輕演員逐漸成熟,演出技巧和舞臺經驗不斷提升,如今都成了名流茶館的臺柱子。

隨著相聲小劇場如雨后春筍般在全國各地涌現,天津名流茶館也聲名日隆,每年春節前后一票難求,相聲“大腕”也對名流茶館的舞臺特別鐘情。

據粗略估算,每年名流茶館在天津本地演出2500場,在外埠演出300場,觀演人數高達25萬之多。在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效益的同時,還給名流茶館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傳承不是不變,而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于承艷說,名流茶館若想長盛不衰,就要不斷求新求變。

目前,名流茶館開設了網站,還入駐微博、微信、抖音、知乎等多家平臺,用更現代化的方式與觀眾接觸交流。(記者 劉茜 陳建強)

編輯 舉報 2023-03-25 13:26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