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巴赫穆特戰役接近尾聲 俄烏開啟“邊打邊談”??

中國新聞周刊消息,“現在是4月2日夜23時,我身后是阿爾喬莫夫斯克市政廳大樓。”夜視鏡頭中,俄羅斯瓦格納雇傭軍集團領導人普里戈津指著一面升上大樓的俄羅斯國旗說道。他口中的“阿爾喬莫夫斯克”,就是烏克蘭頓涅茨克州東北重鎮巴赫穆特。

2023年4月2日夜,俄羅斯方面消息稱,俄軍已基本占領巴赫穆特中心地區。烏克蘭軍方次日表示,這只是俄軍“虛假宣傳”的一部分,殘酷的巷戰仍在進行。西方智庫認為,俄軍目前控制的主要是巴赫穆特南部、東部街區。但顯然,從去年7月開始、被稱為“俄烏沖突中歷時最長”的巴赫穆特戰役,已接近尾聲。

從軍事角度看,巴赫穆特戰役對俄烏雙方而言,或許都不算是“有意義的一戰”。最初,俄軍希望通過占領交通要道巴赫穆特,向頓涅茨克州烏軍控制區深入推進,以實現“特別軍事行動”最基本的目標:占領頓巴斯地區全境。烏軍則試圖在巴赫穆特消耗俄軍有生力量,為在北線向盧甘斯克俄占區反攻創造機會。但如今,多數分析認為,巴赫穆特漫長的拉鋸之后,雙方在短期內都喪失了再次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的能力。

不過,另一種行動正悄然展開。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2月底透露圍繞扎波羅熱核電站建立安全區的對話“正在進行中”之后,塔斯社4月初援引俄方人士的話說,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的沖突局勢“有所穩定”“比較平靜”。

3月28日,烏克蘭外交部長庫列巴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主持的會議上表示,烏克蘭此前提出的10項和平條件,“可以同時執行,也可以一次執行一項”。這10項條件,就包括扎波羅熱核電站的安全問題。三天后,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俄羅斯最新外交政策構想文件,聲明俄羅斯“不認為自己是西方的敵人,不與西方隔絕,對西方沒有敵意”,被視為又一個積極信號。

這些動向是否意味著俄烏雙方已就國際社會呼吁的“邊打邊談”邁出了關鍵一步?美俄雙方及第三方人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尚難判斷官方談判擴大的可能性,但多個方面的對話均有可能取得進展,各方應抓住契機,建立更穩固的戰時對話平臺。

巴赫穆特戰役接近尾聲 俄烏開啟“邊打邊談”??

4月2日,巴赫穆特地區,俄烏沖突持續,烏克蘭軍人在前線附近發射炮彈。圖/澎湃影像

“中立的價值”

3月29日,俄烏沖突升級以來,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第二次來到彈痕累累的扎波羅熱核電站。自他去年9月首訪扎波羅熱以來,俄烏雙方在國際原子能機構斡旋下,已就能否在扎波羅熱核電站周圍建立安全區進行了長達半年的磋商。

對話時斷時續,烏克蘭方面堅持俄軍必須從扎波羅熱核電站及周邊地區撤軍,將該設施的控制權完全交還給烏克蘭。俄方則要求烏軍立刻停止對核電站及周邊地區的炮擊及軍事反擊行動。在此期間,核電站于去年11月遭遇“最具威脅”的炮擊。

如今,格羅西重返扎波羅熱,意味著局勢有所改觀:因2月底沖突局勢加劇而未能完成的國際原子能機構駐核電站專家輪換,在格羅西本次訪問期間完成。事實上,2月底到3月初的短暫危機,是當地局勢自去年11月以來唯一一次嚴重惡化。去年9月到11月,核電站五次完全失去外部電力。而11月至今,僅在3月9日發生一次完全斷電。塔斯社稱,到4月初,當地沖突各方已重回相對“平靜”的態勢。

這和不斷調整的談判方案有關。格羅西3月27日會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后表示,談判目標已從最初的“設立安全區”轉變為“不再突出保護的地理邊界”,以便俄烏雙方先“達成一項基本原則”,即“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襲擊核電站,而且也不能從核電站區域對外發動襲擊”。這和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早些時候的表態相近。格羅西即將前往莫斯科和俄方討論該方案。不過,加盧津表示,目前就說俄烏雙方將達成該協議,為時尚早。

第三方斡旋或“在場”,以推動俄烏之間就雙方都有意愿討論的話題展開接觸,乃至形成一定共識,是數月來俄烏走向“邊打邊談”最顯著的路徑。對比烏克蘭外長庫列巴、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于3月28日、29日分別就雙方和談條件的最新闡述,有關烏克蘭中立地位、是否加入北約及歐盟、領土邊界如何劃分等問題仍是“死結”。但在烏方表示可以“一次執行一項”的條件中,有三項都已經且正在取得進展。除扎波羅熱核電站安全對話外,另兩項有較多進展的接觸,是交換戰俘與遣返平民人口,以及黑海糧食通道對話。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是有關交換戰俘等人道接觸中最重要的第三方機構。ICRC主席中國特使、東亞代表處主任柯邱鳴對《中國新聞周刊》介紹,去年4月,當ICRC在馬里烏波爾疏散平民時,就和俄烏雙方軍隊進行了溝通。“當你試圖撤離平民時,你需要雙方暫時停戰……有時俄烏雙方軍隊會直接溝通,有時他們會要求ICRC提供支持。”

柯邱鳴指出,作為中立的參與者,ICRC的存在有助于這些對話展開。“我們的角色為接觸的各方創造了信心,他們可以相信,當這些接觸進行時,有一個中立的觀察員在那里。”他說,“在我看來,這顯示了中立的價值。有時候中立這個概念被誤解了。人們會覺得:當你中立,意味著你漠不關心。但事實上,對ICRC來說,中立使我們能夠更接近敏感問題,這是一種方法。”

2022年7月,在聯合國牽頭下,俄羅斯、烏克蘭、土耳其和聯合國共同簽署黑海谷物倡議,俄羅斯與聯合國簽署諒解備忘錄。隨后,超過2500萬噸的糧食和其他食品已經從烏克蘭的黑海港口運出,其中55%的糧食出口到發展中國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將黑海谷物倡議稱作烏克蘭戰爭中“希望的燈塔”。今年3月18日,在黑海谷物倡議即將到期的最后一刻,協議順利獲得延期。

如何進一步發揮第三方作用,促進俄烏“邊打邊談”?各方人士建議,一是要擴大第三方斡旋的話題范圍,二是要擴大“中立第三方”的范圍。近期,俄烏雙方在土耳其進行了多輪有關交換戰俘的直接談判,雙方專員在此期間亦多次和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及高級官員會晤,討論“更廣泛的人道議題”。對此,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總干事科爾圖諾夫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雙方可以更進一步,就不攻擊民用目標、不攻擊能源設施、促進平民撤離等具體戰爭規則問題達成協議。

“很多時候人們只把人道法規則視為適用于武裝沖突的規則。但事實上,這些規則也在為各方擺脫沖突鋪平道路。想一想:如果你尊重戰俘,如果你保護對方平民的安全,你們之間是不是會更容易重啟對話?更容易實現停戰?”柯邱鳴說,“在沖突中遵守人道法規則,會為重建和平留下余地。”

斯洛文尼亞前總統、聯合國前助理秘書長圖爾克等歐洲政策界人士則建議,鑒于中國、巴西等國政府都已就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提出方案和呼吁,世界致力于和平解決烏克蘭危機的國家可以組成“促進和平小組”,從而為俄烏在更多領域實現對話提供可靠的“第三方”保障。

和平依然遙遠,但“凍結升級”可期

2022年2月24日俄軍發起“特別軍事行動”前,俄烏雙方曾就頓巴斯問題進行了長達八年的談判。沖突升級后,俄烏雙方于去年3月3日到7日在白俄羅斯進行初步對話。一系列線下和在線接觸后,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愛尬聊_健康養生>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去年3月10日在土耳其安卡拉會面。同月29日,雙方代表團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再次會晤,討論俄軍撤回2月24日前控制線、烏克蘭永久中立、國際安全保障、雙邊元首會晤等一系列關鍵議程。這成為雙方離暫時停火最近的時刻。

巴赫穆特戰役接近尾聲 俄烏開啟“邊打邊談”??

3月27日,扎波羅熱地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見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格羅西。圖/視覺中國

然而,去年4月后,“布查事件”和馬里烏波爾慘烈的圍城戰,及其背后反映出的雙方強烈的“以戰爭取勝”的意愿,最終導致伊斯坦布爾會晤未能繼續。

時間越久,受害者越多,雙方就越難諒解,對話就會越難。但俄烏雙方為何會在近期重新展現出“邊打邊談”的積極跡象?第三方機構的長期斡旋,國際社會在沖突升級一周年之際加大對和平的呼吁,都是原因。但最關鍵的變化仍在戰場上。

最近一周,烏軍稱俄軍在巴赫穆特傷亡超過四千人,俄方則宣稱殺傷了相近數目的烏軍士兵。來自國際媒體的一線觀察顯示,這些數據可能并不是“宣傳戰”。在巴赫穆特以西20公里的一處烏軍野戰醫院,醫護人員對記者透露,這里每天都會送來三四十名傷員,很多時候“半數以上是重傷員”,他們得不到及時救治,有限的醫療資源只能先分配給醫生認為最需要的傷者。

許多有經驗的老兵倒下,包括瓦格納集團的“網紅”們,也包括在2014年頓巴斯戰爭期間就已成名的烏克蘭民族主義武裝指揮官。單兵裝備最精良的“達芬奇狼營”指揮官科齊拜洛3月7日在巴赫穆特前線陣亡。他曾被澤連斯基授予最高榮譽金星勛章,被《基輔獨立報》稱為“傳奇戰士和烏克蘭英雄”。

從哈爾科夫州與盧甘斯克州邊境地區,到赫爾松州、扎波羅熱州前線,類似巴赫穆特的“絞肉機”局面在整條戰線持續上演。俄占頓涅茨克市西北方的小鎮阿夫迪伊夫卡,如今是頓涅茨克南線戰場的焦點。俄軍三面包圍數月,戰斗至今依然焦灼在城郊的工廠區。交戰雙方均宣稱每天能在此殺傷對方300多名官兵。

僵局消磨雙方的戰斗力,也消磨其他沖突支持者的信心。今年1月,美國總統拜登說:“普京預計我們對烏克蘭的支持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瓦解。”他強調這種預期是錯誤的。但美聯社民調顯示,支持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的美國民眾比例,已從2022年5月時的60%下降到2023年2月時的48%。美國媒體觀察到,五角大樓內,此前支持在近期向烏克蘭提供先進戰斗機、攻擊型無人機的聲音明顯減弱。

哈佛大學貝爾福中心的報告指出,制裁雖然削弱俄羅斯經濟,使其國內生產總值下降2到4個百分點,但并未達到西方預期的“兩位數衰退”,也就未能影響俄羅斯對沖突局勢的經濟支持能力。除非遭受更多主要國家卷入制裁等新的外部沖擊,否則俄羅斯的戰時經濟至少還能堅持三年以上。相比之下,烏克蘭的GDP下降超三分之一,國內基礎設施受損四成以上。

“考慮到俄羅斯比烏克蘭強大很多,從長遠來看,戰爭不會有對烏克蘭有利的結果。因此,對美方來說,推動盡快談判是絕對必要的。”美軍知名戰略學者、大西洋理事會高級顧問烏爾曼對《中國新聞周刊》坦言。

不過,美國前駐北約大使斯特凡尼尼指出,目前雙方對“邊打邊談”的態度,僅僅是“由于軍事和政治的綜合原因,達到精疲力竭的臨界點,被迫暫時放棄各自的目標”,并不意味著他們真的準備好通過談判達成和解。

烏爾曼介紹,美方圍繞俄烏沖突的一系列戰略舉措,最終目的是大大削弱俄羅斯的軍事力量以及在歐亞大陸進行戰略擴張的能力。他說,這種削弱行動“必須通過俄羅斯的周邊地區來進行,因為對俄羅斯來說,這些地區的戰略重要性非常高。美方要利用這種重要性,導向一種有利于西方的局勢降級路徑。”也正因此,烏克蘭加入北約或多帶帶和美方建立軍事同盟、美國持續對烏軍援,是華盛頓不可退讓的底線。

另一邊,在普京3月31日剛剛簽署的俄羅斯新版外交政策構想中,俄羅斯也認為西方正在實施“旨在全面削弱俄羅斯的政策”。具體到烏克蘭問題上,加盧津在最新表態中依然堅守:俄羅斯“不會容忍在其邊界存在一個公開反俄國”。分析認為,美國、俄羅斯、烏克蘭2024年都將迎來大選,急迫的國內政治議程將被美俄戰略對抗綁架。在選舉周期結束前,“邊打邊談”都無望轉入真正的停火和談。

不過,這并不意味著當前的“邊打邊談”沒有價值。美俄外交、安全高層在美軍無人機黑海“撞機”事件后的對話證明:保持溝通可以控制局勢升級,降低北約和俄羅斯直接對抗的風險。今年1月,俄羅斯外交部司長波利丘克接受采訪時,還強調俄烏談判必須“沒有西方調解人存在”。但近期俄羅斯副外長韋爾希寧和加盧津都提及,決定能否與俄羅斯會談的不是烏克蘭,而是西方主要國家,并暗示雙方或能開始對話。3月31日普京簽署的最新外交政策構想再次聲明:俄羅斯不與西方隔絕,希望恢復平等互動。

值得注意的是,科爾圖諾夫透露,俄羅斯和西方之間的直接二軌對話從未中斷。3月16日,科爾圖諾夫參加了一次“俄羅斯-北約國際專家在線對話”,這是公開報道中雙方最近一次二軌接觸。參與者包括來自俄羅斯、美國及北約歐洲成員國的專家、前官員及軍方人士,重點討論了在俄羅斯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后有何避免局勢失控的替代方案,以及能否在戰略對抗的大背景下找到共同、關鍵難題的“解法”。

編輯 舉報 2023-04-07 11:44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