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蒙娜麗莎是誰畫的呢??
小哼子 1小時前 他用的木板 至于顏料多是自制的 木板是用膠類的東西處理過的 不懂得就不要在那瞎說了 還畫布呢還有鼻子有眼的 文藝復興時有許多作品也都是畫在木板上的
ourlove2008 1小時前
1、達芬奇
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 (意大利語: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畫家、科學家,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并稱意大利文藝復興三杰,也是整個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之一。
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筑、數(shù)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zhì)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fā)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他全部的科研成果保存在他的手稿中,大約有15000多頁,愛因斯坦認為,達·芬奇的科研成果如果在當時就發(fā)表的話,科技可以提前半個世紀。
他15歲左右到佛羅倫薩拜師學藝,成長為具有科學素養(yǎng)的畫家、雕刻家,并成為軍事工程師和建筑師,1482年應聘到米蘭后畢業(yè)于意大利理工學院成為意大利著名建筑師、畫家,在貴族宮廷中進行創(chuàng)作和研究活動,1513年起漂泊于羅馬和佛羅倫薩等地。
1516年僑居法國,小行星3000被命名為“列奧納多”。最著名的作品是《蒙娜麗莎》現(xiàn)在是巴黎的盧浮宮的三件鎮(zhèn)館之寶之一。
2、《蒙娜麗莎》
《蒙娜麗莎》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畫家列奧納多·達·芬奇創(chuàng)作的油畫,現(xiàn)收藏于法國盧浮宮博物館。
該畫作主要表現(xiàn)了女性的典雅和恬靜的典型形象,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chǎn)階級的婦女形象。
《蒙娜麗莎》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學方向;該作品折射出來的女性的深邃與高尚的思想品質(zhì),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于女性美的審美理念和審美追求。
3、創(chuàng)作背景
文藝復興是盛行于14世紀到17世紀的一場歐洲思想文化運動。在中世紀晚期發(fā)源于佛羅倫薩,后擴展至歐洲各國。歐洲源自對基督教統(tǒng)治下中世紀的批判,產(chǎn)生了世俗價值觀念。
人的觀念在達·芬奇等藝術家的觀念里居于核心的地位,《蒙娜麗莎》也展現(xiàn)了神性和人性的光輝,肯定了人從自然狀態(tài)脫離而存在的意義。
在《蒙娜麗莎》創(chuàng)作之前,就有一幅,《艾爾沃斯·蒙娜麗莎》油畫:《艾爾沃斯·蒙娜麗莎》出自達·芬奇,其創(chuàng)作時間遠遠早于《蒙娜麗莎》油畫作品。
《艾爾沃斯·蒙娜麗莎》繪畫,人物的面色清新紅潤,不沾歲月痕跡,有著與蒙娜麗莎非常相似的長相、服飾、手勢和神秘笑容,只是更為年輕。有
專家還曾利用碳定年法對《艾爾沃斯·蒙娜麗莎》進行了測定,結果顯示,該幅畫創(chuàng)作于15世紀。
龍貓的大板牙 1小時前 真跡的話現(xiàn)在肯定是無價之寶了,法國政府把它保存在巴黎的盧浮宮供公眾欣賞,也不能被拍賣。 《蒙娜麗莎》簡介:《蒙娜麗莎》是一幅享有盛譽的肖像畫杰作。它代表達·芬奇的最高藝術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資本主義上升時期一位城市有產(chǎn)階級的婦女形象。畫中人物坐姿優(yōu)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盡致地發(fā)揮了畫家那奇特的煙霧狀“無界漸變著色法”般的筆法。畫家力圖使人物的豐富內(nèi)心感情和美麗的外形達到巧妙的結合,對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邊等表露感情的關鍵部位,也特別著重掌握精確與含蓄的辯證關系,達到神韻之境,從而使蒙娜麗莎的微笑具有一種神秘莫測的千古奇韻,那如夢似的嫵媚微笑,被不少美術史家稱為“神秘的微笑”。
360U650993553 1小時前 是蛋培拉畫法是挑雞蛋黃畫出來的要畫很長時間他畫了4年謝謝,我是資深油畫教授
德瑪西亞_丶 1小時前 在印象派之前的油畫(或者類似油畫的畫)都不是現(xiàn)在意義上的彩畫,沒有科學合理的色彩關系。但是蒙娜麗莎不是單色背景里的樹木是冷色,人物肌膚是暖色,至少有這些色彩上的區(qū)別。如果用素描的概念去看待這幅畫還真有一定道理。沒有色彩關系(只是有一些固有色的對應表現(xiàn)),也就剩下素描關系了。
裴秀福 1小時前 盧浮宮有三件最著名的藝術品,號稱“三大鎮(zhèn)宮之寶”:維納斯雕像、獅身人面雕像、油畫蒙娜麗莎。在一間展廳里,一幅不大的油畫嵌在玻璃罩著的一面墻上,這就是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 在這幅肖像畫前,擠滿了參觀者,里三層外三層,整個大廳水泄不通,力氣小的根本無法靠近,只能遠遠地觀看,我就是在這樣的困境中,把相機高高舉起,透過人頭的縫隙才得以拍到,如獲似寶地保留至今。 《蒙娜麗莎蒙》是達.芬奇的經(jīng)典名作,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雖然這幅名畫只有77*55厘米,無數(shù)崇拜者為之傾倒,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發(fā)燒友的一幅肖像畫。不僅是藝術界,政界要員對她的迷戀就令人詫異。據(jù)有關資料記載:大名鼎鼎的戴高樂總統(tǒng)每當心緒煩躁時,必驅(qū)車前往盧浮宮欣賞《蒙娜麗莎》,出來后便滿面春風,原先的煩惱蕩然無存;而蓬皮杜總統(tǒng)則公開承認無法克制對《蒙娜麗莎》的心馳神往之情;世紀偉人邱吉爾在他晚年有幸親撫《蒙娜麗莎》時,竟無法控制顫抖的手指;鐵娘子撒切爾夫人亦對《蒙娜麗莎》情有獨鐘,無緣享有真跡,就收藏了4幅贗品。看到這些事實,我無法理解,一幅不大的肖像畫為何竟有如此巨大的震懾力呢,或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