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著迷下一句是什么呢??
請問一下當局著迷<愛尬聊_生活百科>下一句是什么呢??
宋習政 2022-05-25 09:23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傍:通“旁”。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問題,當事人往往會迷惑。)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 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歷史典故身處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執迷不悔身處其外的人因為沒有牽涉其中而能格外冷靜地理清關系洞悉世情。
778FY 2022-05-25 09:34
yj055 2022-05-25 09:40 在題西林壁中當局著迷,旁觀者清的意思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句詩還說明了一個道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頓清舒#p#波哥 2022-05-25 09:45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時候,在外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自己卻總是犯迷糊,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就算有時候知道了不應該那么去做,卻還是不受自己理智的控制,偏偏要去犯錯誤,弄到最后,無趣的還是自己。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ouyp0627#p#DHer 2022-05-25 09:47 愛沒有對錯,沒有緣由就那么愛上了,但愛情是相互的,如果真的不能繼續在一起,就讓它變成回憶,塵封的記憶不輕易提及,不去觸碰那心底的傷。
32****511 2022-05-25 09:48 【當局者迷】的下一句是【旁觀者清】。【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拼音】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清:清楚,明白。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出處】后晉·劉昫的《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示例】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
宋習政 2022-05-25 09:23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釋義】 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傍:通“旁”。當事人被碰到的事情搞糊涂了,旁觀的人卻看得很清楚。 (指局外人清晰地看待問題,當事人往往會迷惑。) 【出處】 《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 【示例】 誰怪著你呢,實在說的不錯,倒是沒有人說過的話!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歷史典故身處其中的人往往看不清事情的真相而執迷不悔身處其外的人因為沒有牽涉其中而能格外冷靜地理清關系洞悉世情。
778FY 2022-05-25 09:34
“當局者迷”這句話的下一句是“旁觀者清”。
1、這是一句漢語俗語,常用來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
2、這句話的出處是后晉·劉昫的《舊唐書·元行沖傳》,截取其中一段:
客曰:“當局稱迷,傍觀見審,累朝銓定,故是周詳,何所為疑,不為申列?”答曰:“是何言歟?談豈容易!昔孔安國注壁中書,會巫蠱事,經籍道息。族兄臧與之書曰:‘相如常忿俗儒淫詞冒義,欲撥亂反正而未能果。然雅達通博,不代而生;浮學宋株,比肩皆是。眾非難正,自古而然。誠恐此道未申,而以獨智為議也。’則知變易章句,其難一矣。
3、作者劉昫,后唐莊宗時,太常博士、翰林學士。
明宗即位時,加兵部侍郎,遷端明殿學士。
長興三年,拜中書侍郎兼刑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后唐廢帝入立,遷吏部尚書、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唐書》(南宋之后稱為《舊唐書》)。
后晉高祖時,以為東都留守,判鹽鐵。
開運中,超拜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復判三司。
契丹犯京師,昫以目疾罷為太保,是歲卒,年六十。五代后晉時官修的《舊唐書》, 是現存最早的系統記錄唐代歷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書》,宋代歐陽修、宋祁等編寫的《新唐書》問世后,才改稱《舊唐書》。《舊唐書》共二百卷,包括本紀二十卷,志三十卷,列傳一百五十卷。《舊唐書》從后晉天福五年(940年)始奉石敬瑭之命修撰,到后晉開運二年(945年)完成。因為書成時劉昫正在執政,按當時的規定,一般宰相都要作國家修史的主編(監修),因此劉昫就成了署名撰者了。
yj055 2022-05-25 09:40 在題西林壁中當局著迷,旁觀者清的意思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兩句詩還說明了一個道理:由于人們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不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認識事物的真相與全貌,必須超越狹小的范圍,擺脫主觀成見。
頓清舒#p#波哥 2022-05-25 09:45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很多時候,在外人看起來很簡單的一件事情,自己卻總是犯迷糊,不知道該如何去做,就算有時候知道了不應該那么去做,卻還是不受自己理智的控制,偏偏要去犯錯誤,弄到最后,無趣的還是自己。也許這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吧。
ouyp0627#p#DHer 2022-05-25 09:47 愛沒有對錯,沒有緣由就那么愛上了,但愛情是相互的,如果真的不能繼續在一起,就讓它變成回憶,塵封的記憶不輕易提及,不去觸碰那心底的傷。
32****511 2022-05-25 09:48 【當局者迷】的下一句是【旁觀者清】。【俗語】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拼音】dāng jú zhě mí,páng guān zhě qīng。【解釋】當局者:下棋的人;旁觀者:看棋的人;清:清楚,明白。比喻一件事情的當事人往往因為對利害得失考慮得太多,認識不全面,反而不及旁觀的人看得清楚。【出處】后晉·劉昫的《舊唐書·元行沖傳》:“當局稱迷,傍(旁)觀見審。”【示例】可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清·劉鶚《老殘游記》第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