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在盧拉訪華之前 數百巴西商業代表已“涌入北京”|京釀館?
▲巴西總統盧拉。圖/新華社
綜合媒體報道,巴西總統盧拉將于4月11日至14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在盧拉啟程前,原本就規模龐大的代表團又“擴容”了。
在盧拉因感染肺炎推遲訪華行程前,巴西公布的第一份訪華代表團名單中就包括了多名內閣部長、州長、27名議員和240名商界領袖。而最新公布的隨團出訪人員名單將再添12名巴西聯邦參、眾議員,預計參議院議長羅德里戈·帕切科也將加入代表團一行。
據巴方官員介紹,此次能夠隨行訪華的企業家名額 “供不應求”。而在盧拉的官方代表團之外,已有數百名巴西商業代表按照盧拉3月時定的訪華時間表“涌入北京”,尋求增加對華出口合作了。
一股“中國熱”正在巴西掀起,是哪些力量在推動?
▲當地時間2023年3月1日拍攝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和蒂茹卡國家森林公園。圖/新華社
與中國合作有廣泛共識
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巴西的經濟發展模式基本秉持的是華盛頓共識的模式。
華盛頓共識是“冷戰”結束初期,美國給當時深陷債務危機拉美國家和轉型初期的俄羅斯及東歐國家開出的藥方,其核心內容是完全市場化、私有化和金融自由化。
初期,這個藥方確實起到過提振經濟的作用。但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國家意識到,華盛頓共識也是拉美國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原因。
原因是,這套藥方雖然貌似與國際市場能夠接軌,但其實不然,其反而抑制了本國工業化的積累。俄羅斯是如此,巴西也是如此。1984年,巴西制造業增加值占GDP之比還有30%,如今卻下降到了10%就是證明。
更重要的是,金融自由化實際上起到了給美國發動“美元潮汐”打配合的作用。多年來,美國通過一次次發動“美元潮汐”,收割新興經濟體的經濟成果已不是新聞。
最新的例子就是美元暴力加息,不僅導致巴西出口貿易大受影響,美元外流還增加了巴西的通貨膨脹壓力。目前在G20國家中,巴西的通脹水平排名第四,僅次于土耳其、阿根廷和俄羅斯。
為應對如此嚴峻的通脹形勢,巴西不得不連續被迫加息。2021年3月,巴西基準利率還只有2%,今年3月巴西利率卻被迫保持在13.75%的驚人水平上。極力想推動央行降低利率以發展經濟的盧拉甚至稱這是“可恥的”,但也無可奈何。
所以不難理解,今年1月盧拉第三次就任總統后的一系列大動作:激活南方共同市場、重返南美洲國家聯盟。這些都是反對外來干涉、決心自主發展的重要步驟。帶領大規模代表團訪華同樣如此。而代表團規模的不斷擴容,說明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在巴西政壇有廣泛共識。
▲當地時間2023年4月1日,人們在巴西里約熱內盧植物園里游覽。圖/新華社
商業代表率先“涌入北京”
在盧拉正式訪華前,巴西數百名商業代表就率先“涌入北京”,與3月底中巴達成的重要協議有直接關聯。
3月29日,中國與巴西達成協議,不再使用美元作為中間貨幣,而是以本幣進行貿易。這項協議將使中國與巴西可以直接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和金融交易。
到2022年,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巴西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巴西三分之一以上的出口目的地是中國。2022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1714.9億美元——對比剛剛結束訪華之旅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中法貿易額是812億美元。
中國與巴西的雙邊貿易中,鐵礦石、大豆等農產品、石油是巴西主要輸華產品。而中巴本幣結算尤其利<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好農產品貿易。
巴西農牧場和農業發展聯合體,由許多中小資本參與,有的小企業并沒有美元賬戶,因此改為本幣交易不存在障礙。這是包括農企在內的數百位巴西商業代表搶先“涌入北京”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巴西農業稟賦優異,據世行數據,巴西農業用地面積占國土總面積28.3%,約合35.5億畝,是我國18億畝紅線的約一倍。但由于無法擴大積累等原因,已開墾的耕地面積僅占巴西國土面積的6.7%。今后,除了貿易,中巴本幣結算可以激發出更多的合作形態。
▲當地時間2023年2月18日,人們在巴西東北部城市累西腓參加狂歡節。圖/新華社
中巴合作還有乘數效應
實際上,除了農產品,鐵礦石、地球資源衛星、5G通信、半導體等都在盧拉此次訪華的經濟議程當中——僅鐵礦石一項,巴西淡水河谷就將與中企簽署7項合作協議。
這有助于改變中國鐵礦石進口過度依賴澳大利亞必和必拓的單一局面,甚至對地緣政治產生間接影響。而中巴加強合作將產生的乘數效應,還將反映到金磚國家重新實心化上。
在博索納羅擔任巴西總統期間,由于走親美路線,金磚國家機制有所削弱。而盧拉在前兩個總統任期內,就是金磚國家機制的積極推動者。
3月下旬,巴西前總統、盧拉的前幕僚長羅塞夫女士獲任金磚國家合作的重要機制新開發銀行行長。按照盧拉此前公布的訪華行程,盧拉將去上海出席羅塞夫的就職儀式。
盧拉訪華期間,還將推動中國與南方共同市場達成自貿協議的進程。南方共同市場由巴西、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委內瑞拉組成,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集團。簽署協議需經五個成員國一致批準——這或許意味著,巴拉圭與中國大陸建交的可能性大增。
說起來,中國和巴西,分別是北南兩個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國際政治舞臺的供應鏈中都有足夠分量。所以,中巴兩國走近會產生多少超出雙邊關系的乘數效應,都算是自然而然。
撰稿 / 徐立凡(專欄作家)
校對 /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