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是誰寫的呢??
我想問下,蘭<愛尬聊_創建詞條>亭集是誰寫的呢,在線等。
浪卓兒#p#lingzi020 2022-06-15 12:52
摔倒的木偶28 2022-06-15 12:52 《蘭亭集序》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的【王羲之】寫的
飛舞的大貓爪爪 2022-06-15 12:55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后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為歷代書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評曰:“飄若游云,矯苔驚蛇”、“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豐神蓋代”,被后人譽為“書圣”。 王羲之學書少從叔父,后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筆勢開放俊明,結構嚴謹。唐太宗視為國寶,號召天下臨摹他的字體,其書法成為代替漢魏筆法的書體正宗,以前各種碑刻均用篆書或隸書,王羲之以后行書亦可刻碑。據傳說其行書真跡《蘭亭序》隨葬李世民,現傳世均為臨摹本。 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paul221 2022-06-15 12:55 蘭亭集序的正文一開始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修禊事指做禊禮,古代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于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所以應該也算是一種節日吧
ty_118585385 2022-06-15 13:00 作者是王羲之
浪卓兒#p#lingzi020 2022-06-15 12:52
蘭亭序王羲之書寫的。又名《蘭亭宴集序》、《蘭亭集序》、《臨河序》、《禊序》、《禊貼》。為三大行書書法帖之一,系中華十大傳世名帖之一。
書法是通過用毛筆在紙上寫字來修煉心性的功夫!
書法最直接呈現人生狀態和心相(象)是末梢神經的外現,跟人最接近! 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種頻率(天人合一),動靜的平衡,《蘭亭》就像舞蹈,每一個動作都是您覺得不可能呆住的平衡!《蘭亭》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因為它在打破平衡時維持了平衡。“龍躍天門,虎臥鳳闕”的動態平衡美!就像驚鴻一瞥的瞬間凝化在紙上成為永恒呈現在您的面前,書法是時代和書法家的心電圖!----這是形。 《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是以情作書的光輝典范,通篇洋溢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意境,讓人觀賞有:“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感覺。---這是神!群賢畢至少長集,文人墨客修契禮。雖無絲竹管弦樂,卻有觴詠吟唱題,茂林修竹惠風暢,崇山峻嶺清流急。瀟灑淋漓呈一序,天下行書數第一。
摔倒的木偶28 2022-06-15 12:52 《蘭亭集序》是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的【王羲之】寫的
飛舞的大貓爪爪 2022-06-15 12:55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一作321—379),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瑯琊臨沂(今屬山東),后遷會稽(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是東晉偉大的書法家。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后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361年)卒,葬于金庭瀑布山(又稱紫藤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 王羲之代表作品有:楷書《黃庭經》、《樂毅論》、草書《十七帖》、行書《姨母帖》、《快雪時晴帖》、《喪亂帖》、《蘭亭集序》等。其中,《蘭亭集序》為歷代書家所敬仰,被譽作“天下第一行書”。王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其書法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評曰:“飄若游云,矯苔驚蛇”、“龍跳天門,虎臥凰閣”、“天質自然,豐神蓋代”,被后人譽為“書圣”。 王羲之學書少從叔父,后又從衛夫人學書,得見漢魏以來諸名家書法,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鐘繇,筆勢開放俊明,結構嚴謹。唐太宗視為國寶,號召天下臨摹他的字體,其書法成為代替漢魏筆法的書體正宗,以前各種碑刻均用篆書或隸書,王羲之以后行書亦可刻碑。據傳說其行書真跡《蘭亭序》隨葬李世民,現傳世均為臨摹本。 東晉永和九年(353)農歷三月三日,王羲之同謝安、孫綽等41人在紹興蘭亭修褉(一種祓除疾病和不祥的活動)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羲之即興揮毫作序,這便是有名的《蘭亭序》。此帖為草稿,28行,324字。記述了當時文人雅集的情景。作者因當時興致高漲,寫得十分得意,據說后來再寫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個“之”字,寫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
paul221 2022-06-15 12:55 蘭亭集序的正文一開始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修禊事指做禊禮,古代習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為三月三日),人們群聚于水濱嬉戲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實際上這是古人的一種游春活動。所以應該也算是一種節日吧
ty_118585385 2022-06-15 13:00 作者是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