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方軍濤:食品行業減碳最大挑戰在于價值鏈非常長?
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簡稱:“消博會”或“第三屆消博會”)于4月10日至15日在海南海口舉行。本屆消博會以“共享開放機遇、共創美好生活”為主題,將助力消費恢復和升級,為各國企業共享中國市場提供機遇。
消博會期間,雀巢大中華大區集團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方軍濤接受了包括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內的媒體群訪。
公開資料顯示,今年3月,雀巢發布的《2022年年報》和《創造共<愛尬聊_頭條百科>享價值與可持續發展報告》中指出,在充滿挑戰的2022年,雀巢在業務持續增長的同時,進一步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2018年的基線以下,并已遠低于碳達峰水平。
據方軍濤介紹,雀巢全球計劃在2050年達到凈零碳排放,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會投入大量時間精力尋找各種可以減碳的項目,可以說我們現在是每噸必爭?!?/p>
雀巢大中華大區集團事務及可持續發展副總裁方軍濤 受訪者供圖
貝殼財經:今年是雀巢第幾次參加消博會,感受如何?
方軍濤:今年是雀巢連續三年參加消博會了,可以說我們一路上陪伴消博會一起成長。我們感覺到消博會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平臺,有別于進博會、廣交會,它相當于是為海南量身定制的,充分利用海南作為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優勢,是很多先行先試的政策高地。雀巢非常重視消博會這個平臺,尤其重視它的輻射作用,所以每年我們都會把一些新品、優品等借助消博會的平臺引入中國市場。今年也不例外,今年雀巢攜旗下六個主要業務單元的百余種來自多個國際市場的品牌和產品參會。
貝殼財經:在品牌高端化方面,雀巢有哪些布局?
方軍濤:高端化是一個趨勢,高端化不光是產品本身定位的高端,也包括形象、品牌、包裝等等,在這些方面,雀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傳統的奶粉領域,可以說是貫穿全生命周期。
現在,產品包裝更多還是要看綠色、環保、可持續性,高端化并不代表越來越奢侈,有時候反而代表著要做減法。做減法反而是我們的想法,比如奇巧,我們現在所有的包裝都是Fit for Purpose,就是按照產品最實際的需要去包裝。雀巢在包裝上能減則減,我們做的很多是減量化,把包裝減少,讓它真正做到里面放多少產品包裝就多大。剛開始消費者不一定都能夠接受,也需要一個教育和影響消費者的過程,這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種高端化。
貝殼財經:雀巢為何會選擇進入常溫奶賽道?
方軍濤:我們在常溫奶方面的布局,最大的想法是踐行“高大健”中的“大”,在中國大賽道就是常溫奶、液態奶,雖然競爭是充分的,各大品牌都已經在這里面有所布局,但我們認為這個賽道還是有機會的,而且一定要利用好我們獨特的優勢,一個是品牌優勢,另外一個是研發和技術優勢。
貝殼財經:在雀巢看來,食品行業的減碳難點在哪里?
方軍濤:相對于其他的行業,食品行業減碳最大的一個特點和挑戰,就是我們的上下游整個價值鏈非常長。我們常講從牧場到餐桌,需要實現全鏈路的減碳。雀巢對此已經做了非常翔實的碳核查,在我們的碳核查體系中,價值鏈60%以上的碳排放來自農業或者農產品端,包括鮮奶等等。
比如,怎么能讓眾多奶戶一起跟我們往零碳、低碳方向轉變,這不是一家企業或者幾家企業就能夠做到的事。在過去3年左右的時間里,我們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比如提高牛的單產,即用更少的牛產更多的奶,還有糞肥處理、飼料的配比以及在牛排氣方面進行減碳,反芻的動物都需要考慮如何更好減少排氣這一方面,這些都是我們要做的非常系統化和意義深遠的工作。
貝殼財經:在綠色減碳和企業創收之間,雀巢是如何平衡的?
方軍濤:每家企業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節能減碳需要長期的投入,短期來看,會給業務帶來一些壓力。但是,對企業而言,這種壓力并非只存在于可持續發展方面。比如研發,短期如果研發投入很多的話,可能會影響企業短期的效益,但是,不研發的話,長期來說利潤得不到保障。
對于一些關鍵的重大戰略投資,也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沙掷m發展毫不例外,我們不應該把它特殊化,它就是企業長期發展的保障,該投入肯定就是要投入。因此,這對于雀巢來說不是可選項,它是必選項。總體而言,在大方向上,雀巢會堅持走可持續發展路線,但是在具體的時間把握上、投資力度上等等都會根據實際情況有所調整。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閻俠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