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請問<愛尬聊_百科知識大全>一下,少年聽雨歌樓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呢??
韓浩章 2022-07-09 12:34 虞美人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宋末詞人。主要生活在宋、元兩朝換代之時。咸淳十年(1274)成進士,幾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飽經戰亂。 這首《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選取了詞人自己漫長的生活中“聽雨”這樣一個典型的情景,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壯年的流離景況以及宋亡后晚年悲苦凄涼的境遇與心情,刻畫地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同樣是聽雨,在三個不同時期,卻又有迥乎不同的意境。 少年聽雨,地點是“歌樓”,當時的情景是“紅燭”照耀,“羅帳”輕舞。用一個“昏”字把景物糅合起來,勾勒出一幅少年浪漫、溫馨、逍遙的冶游生活畫面,色彩鮮明,歷歷在目。這是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意境。詞人回味意氣風發的少年生活,是為下文表現人生苦多樂少,中年顛沛流離、晚年老境孤寂凄涼做反襯。 壯年聽雨,地點是“客舟”中,這便寓有漂泊他鄉、人生無定的意味。當時的情景是:在“江闊云低”的肅殺氣氛中,凄厲的西風里傳來聲聲“斷雁”的哀鳴。“斷雁”,即掉隊的大雁,寫出其孤獨寂寥。在這悠悠的天地中,詞人抑郁難平,飽受顛沛流離、寂寞難耐之苦。詞人回味壯年聽雨的寂寞凄涼,既是與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較,呈現出青春好夢的破碎,又是為下文寫老年苦澀的境遇作鋪墊。 老年聽雨,地點是“僧廬下”,鬢已斑白。詞人在這里沒有寫景,而是用一生的感慨來抒情?!氨瘹g離合總無情”一句,“無情”即“有情”,道是無情卻有情,這是詞人飽經滄桑后的感嘆?!耙蝗坞A前、點滴到天明”句,更是無可奈何、萬念俱灰的絕望之語。階前雨滴,點點滴滴都敲痛詞人之心。這里有少年的憧憬,有壯年的哀愁,更有老年的難堪的孤寂之情。老年聽雨這一部分,是這首詞的重心,他回顧了詞人的一生,言有盡而意無窮,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這首寥寥五十六字的小詞,選取典型的情景,前后照應,互相對比,為詞人的一生作了一部傳記,同時,也為那個時代的文人作了一個寫照。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清代文學評論家劉熙載在他的著作《藝概》中說:“蔣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史達祖)較貞,視夢窗(吳文英)較清。劉文房(劉長卿)為五言長城,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歟!”蔣捷的詞作,被古人認為是填詞的法度和標準。 許多詞作,都表現出作者懷念故國的心情,抒發了喪失山河之慟。如:“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薄安噬燃t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賀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過吳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兑患裘贰ぶ圻^吳江》中有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故后人又稱其為“櫻桃進士”。蔣捷有《竹山詞》、《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存詞90余首。周鐵鎮竺山有蔣捷墓。
剪刀手愛德華#p#blue30 2022-07-09 12:46 1.作者寫壯年聽雨主要選用了“客舟”、“江闊”、“云低”、“斷雁”和“西風”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水天遼闊、風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圖,表現了作者飄泊孤苦之情。2.上片感懷(寫)已逝的歲月,下片慨嘆(寫)目前的境況。按時間順序,從歌樓中少年寫到客舟中壯年,再寫到“鬢也星星”的老年,以“聽雨”為線索,一以貫之。
流霜公子 2022-07-09 12:48 蔣捷:虞美人①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②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③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產男子漢 2022-07-09 12:49
醉生夢死 2022-07-09 12:54 就是年少的時候不好好干活,整天去KTV(少年聽雨歌樓上),還叫小姐(紅燭昏羅帳),結果導致中年奔波流離(壯年聽雨客舟中),心情壓抑,十分難過(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這首詞教育我們,趁著年輕好好工作學習,以免以后后悔。哈哈,蔣捷看到會殺了我。
我和他暖暖的日常 2022-07-09 12:56
韓浩章 2022-07-09 12:34 虞美人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字勝欲,號竹山,宋末詞人。主要生活在宋、元兩朝換代之時。咸淳十年(1274)成進士,幾年后宋亡,不仕,一生飽經戰亂。 這首《虞美人·少年聽雨歌樓上》,選取了詞人自己漫長的生活中“聽雨”這樣一個典型的情景,把自己少年的浪漫生涯、壯年的流離景況以及宋亡后晚年悲苦凄涼的境遇與心情,刻畫地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同樣是聽雨,在三個不同時期,卻又有迥乎不同的意境。 少年聽雨,地點是“歌樓”,當時的情景是“紅燭”照耀,“羅帳”輕舞。用一個“昏”字把景物糅合起來,勾勒出一幅少年浪漫、溫馨、逍遙的冶游生活畫面,色彩鮮明,歷歷在目。這是一種“暖風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意境。詞人回味意氣風發的少年生活,是為下文表現人生苦多樂少,中年顛沛流離、晚年老境孤寂凄涼做反襯。 壯年聽雨,地點是“客舟”中,這便寓有漂泊他鄉、人生無定的意味。當時的情景是:在“江闊云低”的肅殺氣氛中,凄厲的西風里傳來聲聲“斷雁”的哀鳴。“斷雁”,即掉隊的大雁,寫出其孤獨寂寥。在這悠悠的天地中,詞人抑郁難平,飽受顛沛流離、寂寞難耐之苦。詞人回味壯年聽雨的寂寞凄涼,既是與前文少年生活作比較,呈現出青春好夢的破碎,又是為下文寫老年苦澀的境遇作鋪墊。 老年聽雨,地點是“僧廬下”,鬢已斑白。詞人在這里沒有寫景,而是用一生的感慨來抒情?!氨瘹g離合總無情”一句,“無情”即“有情”,道是無情卻有情,這是詞人飽經滄桑后的感嘆?!耙蝗坞A前、點滴到天明”句,更是無可奈何、萬念俱灰的絕望之語。階前雨滴,點點滴滴都敲痛詞人之心。這里有少年的憧憬,有壯年的哀愁,更有老年的難堪的孤寂之情。老年聽雨這一部分,是這首詞的重心,他回顧了詞人的一生,言有盡而意無窮,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這首寥寥五十六字的小詞,選取典型的情景,前后照應,互相對比,為詞人的一生作了一部傳記,同時,也為那個時代的文人作了一個寫照。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先世為宜興巨族,咸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深懷亡國之痛,隱居不仕,人稱“竹山先生”,其氣節為時人所重。長于詞,與周密、王沂孫、張炎并稱“宋末四大家”。其詞多抒發故國之思、山河之慟 、風格多樣,而以悲涼清俊、蕭寥疏爽為主。尤以造語奇巧之作,在宋季詞壇上獨標一格,有《竹山詞》1卷,收入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疆村叢書》本;又《竹山詞》2卷,收入涉園景宋元明詞續刊本。清代文學評論家劉熙載在他的著作《藝概》中說:“蔣竹山詞未極流動自然,然洗練縝密,語多創獲。其志視梅溪(史達祖)較貞,視夢窗(吳文英)較清。劉文房(劉長卿)為五言長城,竹山其亦長短句之長城歟!”蔣捷的詞作,被古人認為是填詞的法度和標準。 許多詞作,都表現出作者懷念故國的心情,抒發了喪失山河之慟。如:“此恨難平君知否,似瓊臺涌起彈棋局?!薄安噬燃t牙今都在,恨無人解聽開元曲”。蔣捷的《虞美人·聽雨》、《賀新郎·甚矣君狂》、《一剪梅·舟過吳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兑患裘贰ぶ圻^吳江》中有句“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故后人又稱其為“櫻桃進士”。蔣捷有《竹山詞》、《小學詳斷》等著作傳世。存詞90余首。周鐵鎮竺山有蔣捷墓。
剪刀手愛德華#p#blue30 2022-07-09 12:46 1.作者寫壯年聽雨主要選用了“客舟”、“江闊”、“云低”、“斷雁”和“西風”等意象,描繪了一幅水天遼闊、風急云低的江上秋雨圖,表現了作者飄泊孤苦之情。2.上片感懷(寫)已逝的歲月,下片慨嘆(寫)目前的境況。按時間順序,從歌樓中少年寫到客舟中壯年,再寫到“鬢也星星”的老年,以“聽雨”為線索,一以貫之。
流霜公子 2022-07-09 12:48 蔣捷:虞美人① 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 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云低, 斷雁叫西風。② 而今聽雨僧廬下, 鬢已星星也。③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產男子漢 2022-07-09 12:49
虞美人·聽雨
【作者】蔣捷 【朝代】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
歷代人的筆下,綿綿不斷的細雨總是和“愁思”難解難分的,如:“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但是在蔣捷詞里,同是“聽雨”,卻因時間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而有著迥然不同的感受。
詞人從“聽雨”這一獨特視角出發,通過時空的跳躍,依次推出了三幅“聽雨”的畫面,而將一生的悲歡歌哭滲透、融匯其中。
醉生夢死 2022-07-09 12:54 就是年少的時候不好好干活,整天去KTV(少年聽雨歌樓上),還叫小姐(紅燭昏羅帳),結果導致中年奔波流離(壯年聽雨客舟中),心情壓抑,十分難過(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這首詞教育我們,趁著年輕好好工作學習,以免以后后悔。哈哈,蔣捷看到會殺了我。
我和他暖暖的日常 2022-07-09 12:56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是說年輕的時候,在歌樓廝混作樂,無聊地聽著雨聲,紅燭明滅搖曳,照得羅帳也顯得昏暗。
這句是出自于宋代詞人蔣捷創作《虞美人·聽雨》。
原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白話譯文:
年少的時候,歌樓上聽雨,紅燭盞盞,昏暗的燈光下羅帳輕盈。人到中年,在異國他鄉的小船上,看蒙蒙細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線,西風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陣陣哀鳴。
而今,人已暮年,兩鬢已是白發蒼蒼,獨自一人在僧廬下,聽細雨點點。人生的悲歡離合的經歷是無情的,還是讓臺階前一滴滴的小雨下到天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