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發布 2021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有哪些值得關注 ...?
2022 年 3 月 22 日,小米集團公布 2021 年全年業績。2021 年,小米集團總收入達人民幣 3283 億元,同比增長 33.5%。經調整凈利潤達人民幣 220 億元,同比增長 69.5%。
2021 年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 1.9 億臺,同比增長 30.0%。
在高<愛尬聊_百科網>端市場方面,2021 年,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定價在人民幣 3000 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 300 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 2400 萬臺,較 2020 全年翻倍增長。其中,境外定價在 300 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 160%。智能電視機的 ASP 也顯著增長,帶動智能電視機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25%。
2021 年,小米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 132 億元,同比增長 42.3%。2017 年至今復合增長率達 43%,在 Xiaomi MIX FOLD 和 Xiaomi 12 Pro 兩款高端旗艦機型上,小米分別推出首款自研專業影像芯片小米澎湃 C1 和首款自研充電芯片小米澎湃 P1。小米表示,未來將堅定不移堅持以技術為本,預計未來五年研發投入將超過人民幣 1000 億元。
angelicaw 8小時前 結論先行:手機業務穩定增長,下半年受到沖擊后迅速站穩了腳跟。AIoT業務有點堪憂,包括利潤率和數量均不夠樂觀。互聯網收入并不讓人擔心,且看起來越來越成為小米的主要利潤來源。境外實現多市場大幅度提升,表現遠好于國內。研發投入穩定加碼。在滿財報的好消息背后,小米仍然面對一個業務整體線性增長,賺的全是辛苦錢的問題,并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他們花很長時間才能解決。想象力這個破詞兒對小米來說真滴不友好。以及:你就算打死我我也看不懂24頁之后的東西了。1. 整體營收:1.1. 整體數據:首先,小米在2021年取得的數據是很漂亮的:
一抹夏殤 8小時前 簡單說一下,2021年對小米來說是比較低難度的一年,從小米本身的產品發展來看,2020年小米10高端定位非常成功,但是20年并沒能完全打開高端市場的銷量。產品成功并不能完全帶來這個產品的銷量,銷量的提升要看產品的連續成功。畢竟產品成功和用戶被說動這是一個前后順序的關系。所以2021年才是小米正式收獲高端市場的一年,小米11甚至在20年底就發布,然后21年在一月一號就開始賣,要的就是一天不落的抓住2021年全年的市場。<hr/>同時,在外部市場環境來看,21年華為半退場,榮耀半退場,OPPO的高端機型不夠出色,vivo做的X70系列雖然不錯,但是是9月份發布的,時間較晚。2021年屬于一個低難度的市場副本趕上了剛加滿一身BUFF的小米。。。<hr/>那么在這個條件下小米的成績怎么樣呢。有人說小米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還有人說小米的成績還不夠好。其實兩個說法確實都對,小米在2021年幾乎獲得了成倍的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了69.5%這不管怎么看都是非常強的增量了。但是與此同時,在這么好的市場下,小米的營收增長就算真的翻倍,其實也可以理解,結果只增長了69.5%。其中細節我就不分析了,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下喪失的那篇回答。下面我們順一下其他的數據。<hr/>境外市場收入1636億,和國內收入基本對半開,看季度數據的話,Q3甚至境外收入比國內要高。境外市場的這個成績確實非常不錯,不過也看出國內市場其實還有待提高。<hr/>而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確實非常的亮眼,2400萬臺!境外高端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60%。2021年小米手機發力的點就在高端手機方面,可以看到小米自己的數據表明21年的高端手機出貨占比幾乎翻倍。這里比較意外的是境外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居然增長這么多,要知道20年小米在境外賣的最多的還是紅米Note8。。。這對于小米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數據,也是21年發力的重點。<hr/>研發支出132億,講真并不算很高,但是畢竟小米的毛利在這擺著。同比增長42.3%這個倒是確實很高了,如果能保持繼續投入的話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擺出來的液態鏡頭和四足機器人沒啥代表性,兩個芯片倒是很不錯,至少澎湃P1看起來確實有效果。<hr/>看下AloT,這里我想著重的講tu解cao一下。不知道小米這個AloT到底包括多少產品,銷量什么的我們就不細看了。這里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是擁有五件及以上的設備的用戶人數,是880萬人,并且用戶數量同比增長40.4%。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同時擁有五件的話幾乎屬于比較專業的用戶了,想想我家里智能家電其實也沒幾件,如果米家電飯煲和米家電磁爐也算的話,,勉強湊七八件吧。以現在的智能家電來看,我們能買的實用性產品其實沒多少種類,能買上五六件的用戶差不多也算是實現了大半個全屋智能了。這就是小米全屋智能的雛形,不過畢竟還是雛形,我覺得小米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力了。小米雖然賣的智能設備是種類最多的,但是在全屋智能方面小米和目前市場的主流分差是非常大的。小米對于全屋智能的發展和其他廠商幾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在今年研究過幾家那些已經開始售賣全屋智能方案的廠商,看了下他們的方案提供的是什么。發現人家賣方案是真的純賣方案,方案里很多都是不包括家電的,家電另賣。而全屋智能賣的是全屋的傳感和調控,主要包括各種感應設備和操控設備,以及整套使用邏輯。這方面是小米欠缺的,小米全屋智能目前比較弱項的就是全屋鋪設和調度的方面。或者就這么說,這些購買了5件以上的用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研究后自己主動購買的。小米有推出任何一個明確的智能解決方案嗎,就連兩三件產品簡單的聯動方案都沒有提供過。我看其他回答有個大佬在說小米這個五件以上的銷量太低了,實際上就是太低了,小米如果有心做的話,可以讓大部分購買了兩三件產品的用戶繼續購買第四件第五件。這方面小米目前是最有優勢的,但是卻沒有繼續擴大優勢,我覺得比較可惜。<hr/>最后還是我們最喜歡的電視環節,小米依然是中國最強的電視公司。。。另外,小米造車計劃發展順利,目前已經有千人團隊。計劃2024年發布。那我從現在開始努力攢錢,說不定有機會買得起年輕人的第一款車。。。<hr/>最后,總結一下,客觀來看小米2021年的各項數據都有非常顯著的增長,毛利高了不少,凈利也高了一大截。手機均價有提升,Q4提升到了一千以上,AloT用戶數量也有增長。研發投入啥的也高了。不過于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2021年這么好的市場環境下,小米的增長并沒能超出線性太多。同時在AloT方面明顯缺乏后勁,全屋智能方案完全沒有進展。小米的增長客觀來說確實是很高的,但是我們都覺得他可以做的更好甚至他就應該做到更好。不過時間放到今年的話,可以看到今年小米的產品明顯想象力要高多了。常規的12系列甚至增加了小杯這種小米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機型。小米12X真的是非常好的手機,但是它不像一臺小米的手機,為了輕薄的手感專門設計給數字系列增加一個型號,這讓我們看到了小米的改變。我覺得今年小米手機的銷量或許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信息,等小米發布今年新的數據后我們可以再看一下。
煙花易逝你易變情坐看云海把昨日 8小時前 小米2021Q4財報31項數據清單及個人點評:1.總營收:856億元(同比+21%,環比+10%)暫時止住了同比增速下滑的勢頭,不過小米Q4的數據通常都不錯。2.智能手機業務營收:505億元(同比+18%,環比+6%,占總營收比重59%)保持平穩增長,但未能恢復一年前的高增長勢頭,同時手機業務占總營收比重跌破60%,通常說明其他業務表現不錯。3.IoT業務營收:251億元(同比+19%,環比+20%,占總營收比重29.3%)收益于小米平板、電視ASP提升,IoT業務這季度表現不錯,占總營收比重重新接近三成。4.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73億元(同比+18%,環比-1%,占總營收比重8.5%)少見的環比負增長。5.總毛利率:17.1%(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主要受手機毛利率影響,環比上季度出現回落。6.智能手機毛利率:10.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6個百分點)從毛利率來看,去年Q4小米手機大促銷沒少降價。7.IoT毛利率:13%(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5個百分點)主要受智能電視利潤率增加影響。8.互聯網服務毛利率:76.1%(同比提升7.7個百分點,環比提升2.5個百分點)來到歷史新高,依然歸功于廣告業務的貢獻,廣告,yyds。9.銷售費用:63億元(同比+23%,環比+28%,占營收比重7.3%)10.研發費用:39億元(同比+24%,環比+19%,占營收比重4.5%)11.境外收入:416億元(同比+23.1%,環比-1.7%,占總收入比重48.6%)同比增速抬頭,也說明小米國內仍需努力。12.智能手機出貨量:4410萬臺(同比+4.3%,環比+0.5%)連續兩個季度增速平平了,境外問題不大,國內任重道遠。13.智能手機平均售價:1143.6元(同比+13.3%,環比+4.9%)歷史新高,但其中多少是受旗艦機降價拉動ASP增長,有待后續觀察。14.小米智能電視全球出貨量:420萬臺(同比+23.5%,環比+40%)兩年來的最高增速,小米電視看起來已經走出了陰霾。15.小米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營收:87億元(同比+22.5%,環比+22.5%,占IoT業務比重34.7%)銷售額繼續上升,其中小米電視平均售價提升貢獻不小。16.小米智能電視及小米盒子月活躍用戶數:5276萬(同比+29%,環比+11%)17.電視付費訂閱用戶數:490萬(同比+14.5%,環比+4.3%,月活付費率9.29%)環比略有增長,月活付費率繼續下滑。18.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設備數:4.34億(同比+34%,環比+9%)19. 擁有5件連接至小米IoT平臺的使用者數量:880萬(同比+42%,環比+10%)20.小愛同學月活:10700萬(同比+23%,環比+1.8%)21.米家App月活:6390萬(同比+42%,環比+7%)同比增速繼續創2020年一季度以來新高。22.互聯網服務-廣告收入:49億元(同比+32%,環比+2%,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67.4%)同比增速有一定回落,同時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廣告依然是小米互聯網變現的最佳途徑。23.互聯網服務-游戲:9億元(同比+0%,環比-10%)同比無增長,環比下降,乏善可陳。24.互聯網服務-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14.7億元(同比-7%,環比-4%,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20.2%)占比繼續滑落至2019年以來新低,這個板塊應該包括金融科技、有品電商、電視增值服務等,這些細分業務的表現小米已經挺長時間沒有提到過了。25.用戶平均互聯網服務收入:14.3元(同比-8%,環比-5%)互聯網服務收入增幅繼續大幅落后于MIUI全球月活漲幅。26.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16億元(同比+80%,占互聯網服務整體收入比重21.5%)隨著以國內業務為主的互聯網服務多元化遭受挑戰,境外互聯網服務正伴隨著全球MIUI越活增長成為小米講好互聯網故事的最佳載體,或者說,互聯網除了創收,還有講故事的必要嗎?27.MIUI全球月活:5.089億(同比+28%,環比+5%)相比起手機出貨量的掙扎,MIUI的增長倒是穩步向前。28.MIUI中國大陸地區月活:1.298億(環比增長250萬)季度新增繼續滑落,小米手機國內市場還需努力。29.投資孵化公司數量:超過390家,總賬面價值603億元(同比+26%)30.中國大陸零售店總數:截至12月31日突破1.02萬家繼Q3公告時的突破1萬家后,小米開店腳步似乎放緩,達到萬家門店后,如何度過“養店”階段并有效提振國內效率成為小米渠道的考題。31.2021年,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幣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300歐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臺,占出貨量約13%。這個數字在2020年是約1000萬臺,在前三季度是接近1200萬臺,也就是說,單一個第四季度,小米這一價格區間的手機銷量就達到1200萬臺,作為參照,Q3是接近600萬臺,Q2是800萬臺,或許和年末的小米旗艦大促銷有一定關系。其他數據:小米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線上渠道出貨量市場占有率由2020年的23.4%提升至2021年的33.6%。小米12系列發售后首月,中國大陸地區線下渠道出貨量占比超過50%。小米大家電品類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60%,2021年小米空調全球出貨量超過2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70%。Canalys數據,2021年小米在零售價350美元或以上的境外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三。2021年境外市場運營商渠道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5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120%。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1000人,仍然預計2024年上半年量產。
玉面太子 8小時前 謝邀!既然有朋友邀請肯定得寫點~<hr/>前言我蠻喜歡讀財報的(雖然也就是業余愛好)曾寫過 3 篇對小米財報的分析:2020Q4 / 2021Q2 / 2021Q3小米發布 2021 年第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經調整凈利潤 51.756 億元,如何評價這份業績?小米集團發布 2021 年第二季度財報,二季度營收 877.9 億人民幣,如何評價這一成績?53 贊同 · 11 評論回答小米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四季度營收704.6億,如何評價小米2020年的這一成績?<hr/>和以前幾篇相同:因為參與討論的大佬很多,而我也不是相關專業的,對財報的解讀肯定是業余水平。所以就重點挑 4 個我比較感興趣的大方向,放些我精心自制的圖表和簡單分析。其中每個方向都有不同角度,且分別細分為「第四財季維度」和「全財年維度」品類營收地區營收手機平均售價(ASP)集團凈利潤& 研發開支總之歡迎大家多多指正~<hr/>財報一圖概括先來張官方的一圖流<hr/>品類營收同比首先來看第一個方向:品類營收<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如果單看 Q4 的同比,表現雖算不上驚艷,但至少是不錯水平2021Q4 同比 2020Q4,智能手機營收由 426.35 億人民幣上漲 18.4% 至 504.64 億人民幣,這也是 Q4 手機營收首次突破 500 億大關,值得祝賀!2021Q4 同比 2020Q4,總營收由 704.63 億人民幣上漲 21.4% 至 855.75 億人民幣,同樣創 Q4 歷史新高,好!2021Q4 同比 2020Q4,「其他」品類營收增幅最為驚人,由 5.99 億人民幣增長至 4.6 倍的 27.75 億人民幣,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和 2021Q3 相同,又是是因為賣樓……索尼諾基亞再次直呼內行(逃)但如果看全財年同比,那么表現能稱得上驚艷了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智能手機營收由 1521.91 億人民幣大漲 37.2% 至 2088.69 億人民幣,這不僅是全財年手機營收首次突破 2000 億人民幣大關,也是所有品類里同比增長最多的(除「其他」外)IoT & 生活消費品增長則排在第二(除「其他」外)營收由 674.11 億人民幣上漲 26.1% 至 849.80 億人民幣2021Q1 / Q2 小米的表現實在是強得過頭了,而 Q4 也比 Q3 有進步,全財年的整體表現自然就拉高了,還是不錯的<hr/>品類營收占比品類營收除了數據本身,占比也很重要<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如果單看 Q4 同比,那么智能手機占比從 2020Q4 的 60.5% 降至 59.0%,這其實是在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智能手機品類占比過高,說明企業過于依賴手機業務,對整個企業的風險都不小但這個數字還是偏大了,畢竟蘋果的最新數據都只有 57.8%如果能在保持總營收穩健增長的前提下,逐步降低手機品類的營收占比,那么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無疑是更健康的全財年同比更能說明問題手機營收占比從 2020 財年的 61.9% 反彈至 63.6%,為近三年最高,且近三年在持續上漲IoT & 生活消費品占比出現下滑,由 27.4% 降至 25.9%互聯網服務占比也出現了下滑,由 9.7% 降至 8.6%<hr/>從「品類占比」到「業務增長點」前面說了,既要保持總營收增長,又要降低手機品類的營收占比,按小學二年級的數學可以知道,只有一種途徑 —— 提升其他品類營收的占比。既然要提升其他品類營收占比,無疑就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但其實并非只有小米存在這個問題,蘋果也存在著過于依賴 iPhone 的隱患,所以我們能看到蘋果這幾年持續在「服務」領域深耕,除了早期的 iTunes Store / App Store / iCloud,近幾年又雨后春筍地冒出了 Apple News+ / Apple TV+ / Apple Arcade / Apple Fitness+ / Apple Cash / Apple Card,甚至還有全家桶 Apple One;而除了服務,蘋果也在 iPhone 外的品類開辟新產品線,比如 Apple Watch、 iPad Pro、AirPods、HomePod,當然還有 Mac 的 Apple Silicon 和兩款新顯示器對于小米來說,這個業務增長點 無疑是「IoT & 生活消費品」整體看來 目前成效還是很顯著的,2021 財年相比于 2017 財年,已經增長到了四年前的 3.62 倍!品類營收 850 億人民幣,但小米只做到了蘋果所做的前半段,而后半段的「其他品類新產品線」還有待提升(小米平板 5 系列、各系列耳機、小米 Sound 也都是好的開始)<hr/>地區營收同比說完「品類」方向,再來看「地區」方向<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從 Q4 來看2021Q4 同比 2020Q4,其他地區營收從 337.52 億人民幣上漲 23.3% 至 416.43 億人民幣,已經是四年前 2017Q4 的 3.9 倍了在多方面困難下(比如國外的疫情等因素)顯得尤為難得相較之下,2021Q4 同比 2020Q4,中國大陸營收從 367.11 億人民幣上漲 19.7% 至 439.32 億人民幣,增速很穩健,不過確實略遜于境外市場從全財年來看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中國大陸營收由 1234.84 億人民幣上漲 33.3% 至 1647.18 億人民幣,創財年新高,更是創了漲幅新高!(此前紀錄為 2017~2018 的 27.1%)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其他地區營收由 1223.81 億人民幣上漲 33.7% 至 1635.91 億人民幣,創財年新高,比前兩年漲幅都高財報里也注明了,境外收入主要來自于印度及歐洲,期待小米早日在我所處的美國取得進步從地區營收同比看,還是很健康的,中國大陸和境外兩塊的上漲幅度相近,且境外增長更強。<hr/>地區營收趨勢品類方向我們額外談了「占比」,那么地區方向我們來談「趨勢」<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從這兩張圖解讀出和前面不太一樣的結論,即國際業務增長放緩了,其實這也是事實,如果境外維持 2017~2018 的增長率,早就該超過中國大陸營收了再看全財年的維度,2021 財年的表現很有趣,中國大陸和境外幾乎是對半開,和 2020 財年的情況極其相近(只差 0.05%)<hr/>手機平均售價(ASP)大家也都知道,近兩年來小米都在努力沖擊高端,而我認為「手機平均售價 / ASP」這個數據是評判「高端之路」走得如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我也統計了有記錄的 19 個財季的 ASP<hr/>所有財季環比特意用顏色區分了財季:Q1 綠色、Q2 灰黑色、Q3 橙色、Q4 藍色先是以時間排序然后以金額降序不用多說,夸就完事2021Q4 的 ASP 為有記錄以來歷史新高,達到 ¥1143.6,接近 Redmi Note11 5G 的起售價了(¥1199)非常好!<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90295572364414977">同比 2020Q4 的 ¥1009.1,大漲 13.3%,相當于賣出的手機定位平均拔高了 135 元,要知道這個成績同比能穩定上漲就不錯了,何況是上漲 13%對比之前的紀錄(2021Q2)¥1116.7,拔高了 2.4%,相較上次打破紀錄的 0.036%(是的你沒看錯)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很贊!總之,高端之路進展不錯,繼續努力!<hr/>第四財季 (Q4) 同比當然,同比相較環比是更能說明問題的,所以我也做了 Q4 的同比<hr/>關于凈利潤 & 研發開支以前的財報我不太關注利潤,不過還是講點吧,也看看研發開支。研發開支大幅上升2021Q4 研發開支由 2020Q4 的 31.06 億人民幣上升 24.1% 至 38.53 億人民幣。2021 財年研發開支由 2020 財年的 92.56 億人民幣上升 42.3% 至 131.67 億人民幣,全年研發投入首次超百億人民幣!42% 的漲幅絕對值得表揚和鼓勵!交稅巨幅上漲2021Q4 交稅金額由 2020Q4 的 6590 萬人民幣增長至 14.42 億人民幣,也就是一個季度交了近 15 個億的稅。2021 財年交稅金額也由 2020 財年的 13.21 億人民幣上漲至 51.34 億人民幣,漲幅 288.6%!一年給國家交了 51 億的稅經調整凈利潤總之,2021Q4 經調整凈利潤為 44.73 億人民幣,同比 2020Q4 上漲 39.6% 還是不錯的,增長率環比 2021Q3 也是有進步的(后者為 25.4%)2021 財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 220.4 億人民幣,同比 2020 財年上漲 69.5%,增長率成績非常亮眼!全年利潤也首次突破 200 億人民幣大關,可喜可賀。<hr/>總結2021 年第四財季的小米財報,比第三財季在多方面都有了不小進步,整體可圈可點。希望小米繼續穩扎穩打,不僅對消費者負責,也要對股東們負責。官方宣傳圖的開場白很中肯持續向前,快 更穩!<hr/>
_晚蘇 8小時前 首先說下,3k字,略長,無圖,基于公開資料我再配圖就沒意思了。<hr/>關于小米這份年報,我覺得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一個角度,就是小米公司自己發的海報的那個角度,也就是小米自己的立場上,小米做的如何。另一個角度,則是從買小米公司產品的人那邊,也就是消費者的立場上看,我們能從中獲取什么樣的信息。<hr/>從小米自己的角度看,這份年報顯然是喜憂參半的。喜的地方很簡單,在全球缺芯和供應鏈安全受到威脅的當下,小米依舊維持了較高的營收增速,集團收入漲了33%,達到了3283億人民幣,凈利潤也有較大增長,達到了220億人民幣。如果分開看這些收入的部門來源,手機在2021年賣了1.9億臺,漲了30%,收入2089億人民幣,漲了37%,市場占有率14.1%,而MIUI的月活增加了28.4%,達到了5億人,IoT業務,也就是生態鏈,收入850億人民幣,漲了26.1%,電視出貨1230萬臺,收入則漲了25%。互聯網服務收入282億人民幣,漲了18.8%。而如果看這些收入的地區來源,小米在境外市場賺了1636億人民幣,50%的總收入來自把東西賣給老外,在歐洲,中東市場排名第二。而在國外半壁江山的運營商市場,小米拿到了歐洲的16.8%,拉美的12.3%。研發投入呢,則上漲到了132億人民幣,上漲了42.3%,宣傳與廣告開支則從55億上漲到了72億,上漲了32.3%,這和海內外市場的“高端化”宣傳離不開關系,當然這兩個數額對比總銷售收入都比較低,一個剛剛超過4%,一個剛剛超過2%,但是這兩個投入的基礎其實是毛利,也就是進項-出項,如果看占毛利的比例,則達到了20%和10%,算是不錯的水平。然而憂的地方也不少。首先看利潤,接近3300億的銷售額,利潤只有220億人民幣,利潤率多少呢?不到7%這220億的利潤構成具體如何年報沒有講明白,但是互聯網部分收入282億,互聯網部分成本73億,互聯網部分毛利189億,考慮到主要構成是廣告,它能提供的凈利潤大致是170-180億人民幣。換句話說,占了9%總營收的互聯網部分,大概率提供了超過80%的凈利潤。而剩下3000億的手機,AIoT產品,加起來可能提供了40-50億的利潤。制造業不賺錢,都是辛苦錢?并不是,看看ASML,看看臺積電,這些都是正面例子,這些都充分說明,賺錢,特別是如果你想多賺老外錢,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技術,足夠的能力,否則你只能薄利多銷走量讓銷售額好看,你無法帶來足夠的利潤給股東。雖然某種程度上看手機里的利潤都不夠砸到手機里的研發費的屁股,但是沒有這么多的產品存量也就不可能帶來如此規模的互聯網收入。<hr/>另一部分,則是AIoT與互聯網,這三駕馬車中的兩架,都沒有帶來足夠大的增量。前面數據我們看到,全年手機的增速達到了30%,但是AIoT的增速只有26.1%這不應該,因為小米的生態輻射作用,你的一臺手機出去,不一定能輻射更多人買小米手機,但是應該能提供一個用戶端的存在,讓他身邊的人有更大概率嘗試小米的生態,但結果是沒有。小米的生態鏈,已經很多個月沒有出現轟動全網的爆款了,當年的爆款效應在現在也沒有產生太多的正面效果,小米商城和有品的眾籌沒有斷過,小米的生態鏈企業一個個都在做自己獨立的產品,小米自己卻缺乏有效的能夠講出自己生態鏈產品故事的一個力量,或者說生態鏈缺一個關鍵性能夠找到未來AIoT發展方向的那個人。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并不是以價格極其低廉著稱,相反,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很多都對做工和顏值有著較高的追求,同時配合相對完善的生態體系和研發能力,讓他在一眾普通產品里可以脫穎而出,但是出來以后呢?如何繼續,如何超越競爭對手,如何擴大自己影響力和韌性?小米迷茫了,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擠牙膏產品,越來越多為了銷量好看而降低成本,低價走量的“飲鴆止渴”,越來越小米手機當年的老路子。這不能行。其次呢,就是互聯網部分,如果我告訴你互聯網收入只增長了18.8%,你會感覺怎么樣呢?廣告少了,這個我們可以感覺的到,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是MIUI的月活增長了將近30%,如果減少廣告,加上游戲版號下不來就掩蓋了互聯網收入的減少,那小米的互聯網部分到底是什么?小米廣告部?說句不好聽的,有這么大的用戶基數,找個廣告投放公司做互聯網都能掙差不多的錢,那你的互聯網部分到底做的是什么?我認為這里看出來的問題,是小米根本不明白怎么做互聯網。蘋果2021財年總收入3658億美元,其中服務收入684億美元,服務毛利潤477億美元蘋果有廣告嗎?我只能說除了APPStore推薦位,我沒看到太多,但是為什么看起來一點也不互聯網的公司,他的互聯網收入,互聯網收入占比,互聯網毛利,在沒有什么廣告的前提下,還遠遠的碾壓了至少覺得自己挺互聯網的小米呢?哦,原來蘋果有自己的商店,有各類服務訂閱,有自己的TV,有自己的音樂流媒體。那你問小米有什么可以轉化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嗎?抱歉,除了自家應用商店的應用充值抽水和云服務以外,我沒太看出來有什么可以讓我花錢的地方,小米的錢大部分來自于消耗用戶耐心從銷售商那邊拿錢的廣告。還是那個意思:如果是這樣,你互聯網部分取名叫廣告位招租好了,那么好聽的名字互聯網,還不是依附于硬件提供的流量嗎?用戶可以對蘋果商店生態產生依賴,可以對Apple TV有意思的電影和電視劇產生依賴,可以用Apple Music聽歌產生依賴,可以在Apple fitness+上產生依賴,這樣的互聯網服務和硬件互補,產生協同,讓跟多人愿意留下來,讓外面的人愿意為了生態嘗試,而小米,難道認為用戶準備對小米互聯網中精美的“高端廣告”產生依賴進而離不開小米的硬件產品?這樣看就很明顯了,互聯網服務的本體那180多億收入,不過是寄生在硬件生態上消耗產品力換錢的貼片廣告罷了,你當然不可能擁有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如果站在消費者立場上看,其實能得到的信息并不多,從利潤和收入構成上看,這家企業能提供給你高性價比的產品與生態,但是無法給你提供最優秀的產品與生態,他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理性的選項,在你預算有限的大部分時候小米永遠是那個價位的參照物,但是目前來說他并沒有找到給你提供全套的完整的服務的方案,他還是太照顧那些極客和互聯網用戶了,經過一番設定和學習,你可以在小米的產品身上得到遠超同價位的體驗,但是關鍵在于對一部分人來說,那些設定和學習的成本可以換來去更高的價位得到更好的體驗。在經濟穩中并沒有太向好的今天,我不得不說小米的產品的確足夠厚道,也的確給你提供了他能給你的全部,并且他在試圖滿足越來越多人的需求,而不是以前那樣眼里只有互聯網用戶,他的確在用自己的努力和實踐,踐行那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但是他的未來如何,他能不能在經濟復蘇的時候給你更好的選項,能不能在未來帶來更加優秀的體驗和服務,帶來更加牛x的技術和產品,有待觀察,可以觀察。
2021 年小米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 1.9 億臺,同比增長 30.0%。
在高<愛尬聊_百科網>端市場方面,2021 年,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定價在人民幣 3000 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 300 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 2400 萬臺,較 2020 全年翻倍增長。其中,境外定價在 300 歐元或以上的高端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 160%。智能電視機的 ASP 也顯著增長,帶動智能電視機收入同比增長超過 25%。
2021 年,小米研發支出達到人民幣 132 億元,同比增長 42.3%。2017 年至今復合增長率達 43%,在 Xiaomi MIX FOLD 和 Xiaomi 12 Pro 兩款高端旗艦機型上,小米分別推出首款自研專業影像芯片小米澎湃 C1 和首款自研充電芯片小米澎湃 P1。小米表示,未來將堅定不移堅持以技術為本,預計未來五年研發投入將超過人民幣 1000 億元。
angelicaw 8小時前 結論先行:手機業務穩定增長,下半年受到沖擊后迅速站穩了腳跟。AIoT業務有點堪憂,包括利潤率和數量均不夠樂觀。互聯網收入并不讓人擔心,且看起來越來越成為小米的主要利潤來源。境外實現多市場大幅度提升,表現遠好于國內。研發投入穩定加碼。在滿財報的好消息背后,小米仍然面對一個業務整體線性增長,賺的全是辛苦錢的問題,并且這個問題可能需要他們花很長時間才能解決。想象力這個破詞兒對小米來說真滴不友好。以及:你就算打死我我也看不懂24頁之后的東西了。1. 整體營收:1.1. 整體數據:首先,小米在2021年取得的數據是很漂亮的:
2021年,小米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3,283億元,同比增長33.5%;經調整淨利潤達到 人民幣220億元,同比增長69.5%。并且其最主要的手機業務也成績不錯:
2021年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 第三,市佔率為14.1%,年度出貨量及市場份額均創歷史新高,在全球前五大智能 手機廠商中出貨量同比增速最快。在全局表現良好的基礎上,我們可以看一眼全年四季度小米營收、毛利和凈利情況。個人理解是:小米上半年漲幅極其夸張,但這一定程度上源自2020年疫情導致的消費低谷。隨著618的消費釋放和產品迭代放緩,小米在Q3迎來了自己年度至暗時刻。憑借雙十一雙十二等傳統優勢節點,小米在Q4重新拉高了增速。所以從某種角度上說,21年Q3知乎上很多人對小米的看衰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看起來,他們在那個時間點上確實乏善可陳,非要說小米在利潤率上的表現還不錯,也多少屬于是苦中作樂。當然,到了Q4大家開始不再關注周數據和增速問題,那可能就是另一個故事了。1.2. 收入分布:小米的收入構成大致如圖所示:盡管各項收入都在提升,但從占比上看,手機業務增加了將近2%,而IoT和互聯網收入都略有下滑高情商的說法是:這證明小米手機銷量提升較快,而AIoT和互聯網收入相對而言天然有其滯后性,手機銷量會成為后者的潛在需求池。低情商的說法是:小米整體業務的想象力確實不那么樂觀,不管后者究竟是源自與銷售渠道太少還是國際化較慢,手機 * AIoT的戰略看起來會比較艱難。1.3. 毛利情況:毛利一般可以看做一家公司的賺錢能力的體現,而從毛利率上看,小米的硬件業務確實不咋賺錢,這可能一定程度上能解釋為什么小米始終不太被資本看好。如小米財報中所說:
智能手機分部毛利率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8.7%升至報告期的11.9%,主要反 映我們產品組合的改善。 IoT與生活消費產品分部毛利率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12.8%略微升至報告期的 13.1%。 報告期的互聯網服務分部毛利率為74.1%,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止年度為61.6%,主要 是由於廣告業務貢獻增高。兩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小米自己供應鏈整合能力變得更強了,而且是從議價權到成本控制到周轉效率再到產品定義的整體上的強,這讓他們用更少的產品SKU打出了更好的銷售表現。小米的IoT產品沒有那么玄乎,這個業務的發展前景更多的是在于市場規模,而不在于其利潤,或者說,利潤提升可能是更后期的事情。隨著用戶數的增多和設備數量的提升,互聯網服務的池子會持續擴大,伴隨著邊際遞減效應,這塊兒的發展會比想象中更好。2. 手機業務:嚴格意義上,手機業務應該分為兩部分:整體上作為單品在全球市場的表現。更作為AIoT端口在中國市場的表現。2.1. 全球份額:首先先看全球市場:基于canalys數據,小米在2021年全年出貨190萬+,份額占比提升到了14.1%,并且值得關注的是,即使我們考慮銷量的提升,小米都是前五廠商里表現最好的那個,他們比20年多賣了4000萬部手機。當然,不可否認,20-21年間,手機市場經歷了一次洗牌和重組,隨著榮耀的重新回歸,目前的秩序會被挑戰——就像他們從21年Q3開始就在做的一樣。不過從Q4表現來看,盡管無可避免的受到了沖擊,但小米很快就做好了準備,反映到銷量上就是,小米保持住了5%的增速,有點艱難,但情況穩定。2.2. 中國區份額:那么說完了全球,中國區呢?這就要看你怎么理解了:如果你只看整體份額變化,那么小米做的肯定是不錯的,畢竟27%份額增長怎么說也不算壞;但是你考慮到OV都在漲、榮耀光速回到12%,realme崛起速度快的嚇人,這個成績其實也不算多好。以及,還有一個在線上線下亂殺,只吃高端份額,銷量還特么漲了44%的蘋果。或許是因為小米喊出了沖擊高端的口號,讓它成為了眾矢之的,人們會在看到蘋果如此恐怖增速時,不免嘆息痛恨于小米不行,但這對小米似乎不是很公平。比如,如果我們只看Q4的話,我們會有一個小小的彩蛋:小米跌到第四了是不假,但在榮耀回歸+蘋果新品發布的多重debuff下,OV出現了罕見的份額下滑,而小米好歹還多賣了130萬。中國區真的太卷了,并且毫無疑問,隨著榮耀重回正軌,這只是個開始而非結束。而接下來誰會掉隊,我們可以等等2022年的Q1。2.3. 渠道部分:盡管存在各種爭議和問題,但小米手機的用戶忠誠度卻并不糟糕。無論是份額的持續爬升,還是次次都不錯的首銷數據,都可以成為這一點的佐證。那么接下來小米需要面對的一個問題是:我到底應該怎么賣給更多的人。過去兩年小米在線下的投入不能說不大,但相關的回報卻并不理想,樂觀點說你總要給線下市場一些時間,但它仍然是個不小的挑戰。財報中唯一相關的好消息是:
同時,我們的線下渠道也開始為 高端手機出貨發揮更重要的作用,Xiaomi 12系列發售後首月,中國大陸地區線下渠 道出貨量佔比超過50%。即,從某種程度上說,小米主品牌開始更多的向“全渠道”探索,從極致性價比持續的向“整體對標+相對性價比”的策略上變換。路途還很漫長,現在說成敗還是太早了,祝小米好運吧。3. AIoT:3.1. 硬件部分:一定程度上我都想把硬件分成電視和其他了——小米電視的表現真的是無可指摘,盡管這種成功尚未擴散到全球,但光是幾個名頭就足夠唬人了:全球出貨量1230萬臺,逆勢增長。ASP顯著增長,收入同比提升25%以上。連續三年出貨量全國第一。做大做強,再創輝煌了屬于是。而再次基礎上,我想強調的是:小米電視是有MIUI端口屬性的,他后面有個潛在的流量蓄水池。在未來,小米會有足夠強的欲望把小米電視的量級沖到更高,即使犧牲一部分利潤。比如財報中提到的:2021年12月,電視的月活用同比增長超過29%;付費用戶增長14.5%,達到490萬。平板的回歸屬于正常發揮(手持5Pro打金鏟鏟真的挺爽的hhh),可穿戴這塊兒小米問題和銷量一樣大(趕快弄好數據和服務吧),其他設備仍然處于米家擴張的智能家居紅利期。整體一路向好,但還遠遠不夠。空調可能是他們第一個跑出來的白電,希望他們能盡快把成功的經驗復用下去吧。3.2. 策略部分:由于涉及到智能設備,手機 * AIoT策略就放到這里。這個策略要解決是小米單一業務線性增長的問題。從目前的效果上看,這個策略的表現雖然不錯,但遠遠稱不上理想。參考設備及用戶的數據來看:在保持各個數量持續提升的同時,各項增速均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放緩,這種放緩如果是波動就罷了,但如果是常態,那可就是大問題了。這個問題就是:
在手機 * AIoT策略下,整體的增長仍然是線性的,遠遠沒有做到預期的指數型增長。而這種增長模式下,互聯網收入這個利潤大頭的池子就會變淺——我不是說它不會增長,而是它沒有給人更大的想象空間。圍繞這個問題有兩個解釋:智能家居的時代還沒到來,后續還有更大的空間,增長不會停止。整個策略相對于手機銷量提升有滯后性,所以前面的銷量提升會在后續1-2年內緩慢釋放。無論是哪一種解釋,我想表達的是:我們不必因此而看衰小米,至少到目前為止,他們真實的做到了用賺錢的業務給更賺錢的業務導流,這已經足夠恐怖了。而值得爭論的,是小米究竟能不能靠這個策略賺到更多的錢,以及能把這個體系玩兒到多大——我們今年可以持續關注。4. 互聯網收入:4.1. 整體數據:全局表現上看:增量持續提升,但全年增速從19.7%降到了18.8%四季度毛利率單季歷史新高,個人理解是因為盤子比之前更大,邊際成本遞減。然后是賺外國人的錢:2021年全年境外互聯網收入50億,占比17.8%。2021年第四季度境外互聯網收入16億,增長79.5%,占比達到21.5%。——很好的現象,而且空間還很大。4.2. MIUI數據:2021年12月,全球MIUI月活躍 用戶數達到508.9百萬,同比增長28.4%。其中,中國大陸MIUI月活躍用戶數為129.8百 萬,同比增長17.0%。2021年全年我們全球淨新增MIUI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12.5百萬, 中國大陸淨新增用戶數達到18.9百萬。高情商的說法是,小米對中國區的依賴已經不那么大了。低情商的說法是,中國區好卷啊,卷不動了,出海虐菜吧。4.3. 廣告及其他:從想象力的角度上說,這可能是為數不多的好消息:隨著用戶規模的擴大和客單價變高,廣告業務收入增速在提升。游戲業務這塊兒.......商業條款影響......原神害人不淺啊哈哈哈哈哈哈(大霧)5. 境外表現:這塊兒沒啥好解讀的——非要解讀的話,你就理解成中國廠商出海后到底有多兇殘就好了:全年占比將近50%,第四季度國內促銷季也不過堪堪拉低了一個點。全年14個國家和地區出貨量第一,62個國家和地區前五。歐洲市場22.5%排行第二。中東市場16.6%排名第二。拉美增長94%,排名第三。非洲增長65.8%,排名第三。(騰哥牛逼!)300歐元以上的手機銷量增長超過160%350美元遇上的手機出貨量排名第三。(為啥單位還不一樣)而且還是渠道大勝利,可以說是入鄉隨俗的十分徹底了。6. 研發投入:好吧,終于到了研發這塊兒了,話說原來小米有研發啊(笑)全年小米研發開支131.67億。這個數字不說高不高吧,放在手機廠商里肯定還是夠看的,考慮到后面還有5年1000億的承諾,這個投入整體上會持續加碼。電子狗鐵蛋沒啥好說的,說一嘴汽車吧:
繼我們2021年3月宣佈造車計劃以來,小米的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進展超預期。截至目 前,我們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1,000人,未來我們將繼續在自動駕駛、智能 座艙等核心領域拓展研發。我們保持預計在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產。有進度就算是一件好事,并且看起來,小米汽車也同樣走的是一個相對務實的路線,自動駕駛、智能、座艙這些方向更多的是在框架之上的加法與迭代。希望在之后,能夠看到他們做得更有特色,然后做的更深。 不過在這里其實有個挺有趣的事情,我們看下這張圖:問題來了:
高毛利+低凈利真的可以得出高研發投入的結論嗎?顯然是不能的,因為你可以把錢花在研發上,也可以把錢花在銷售推廣上。討論一個公司的業務,還是要具體到真正能對應的上的指標上,而不是想當然的捏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數據,先射箭再畫靶子。小米財報反映的問題是:小米整體規模很大但相對而言盈利能力不足,且業務整體呈線性增長,所以它天然不被資本看好,除非它做到一些預期之外的事情。但與此同時,你得意識到一點,就是小米特有的模式雖然把他們的中國區線下卡的很痛苦,但在客觀上給了他們足夠高的效率以及毛利上的余量。你既要看到他們盤子小,也要看到他們負擔輕,他們的研發不見得多么一枝獨秀,但要說他們沒技術或者投入小,那也純屬無稽之談。7. 總結:2021年已經塵埃落定,從整體表現上看,小米做到了自己所說的行穩致遠。盡管這不代表他們毫無問題,也不代表他們已經多么優秀,但在各個維度上他們確實在向著正確的方向前進。從炒股的角度上看,我不敢給出任何的建議,因為小米現在在做的和此前并無明顯區別,無非就是程度上有些調整和改變,這種程度的優化到底能撬動多大的期望,我看不懂,也講不明白。但如果從看待產品的角度上說,小米的模式仍然是值得稱道的,因為在這份財報里,小米的性價比是可以落地到成本、收入、毛利、凈利和銷售投入上的,他們的確在靠效率的優化在做性價比,而非在看不見的地方偷工減料。在這樣的背景下,也許綜合凈利率的承諾仍然會存在“良心”或者“空頭支票”的爭議,但省點錢,又有啥錯呢?2022年他們已經打出了數字系列和K系列,我們不妨期待下到了年底他們又會拿出怎樣的答卷。永遠期待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
一抹夏殤 8小時前 簡單說一下,2021年對小米來說是比較低難度的一年,從小米本身的產品發展來看,2020年小米10高端定位非常成功,但是20年并沒能完全打開高端市場的銷量。產品成功并不能完全帶來這個產品的銷量,銷量的提升要看產品的連續成功。畢竟產品成功和用戶被說動這是一個前后順序的關系。所以2021年才是小米正式收獲高端市場的一年,小米11甚至在20年底就發布,然后21年在一月一號就開始賣,要的就是一天不落的抓住2021年全年的市場。<hr/>同時,在外部市場環境來看,21年華為半退場,榮耀半退場,OPPO的高端機型不夠出色,vivo做的X70系列雖然不錯,但是是9月份發布的,時間較晚。2021年屬于一個低難度的市場副本趕上了剛加滿一身BUFF的小米。。。<hr/>那么在這個條件下小米的成績怎么樣呢。有人說小米的成績已經非常好了,還有人說小米的成績還不夠好。其實兩個說法確實都對,小米在2021年幾乎獲得了成倍的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了69.5%這不管怎么看都是非常強的增量了。但是與此同時,在這么好的市場下,小米的營收增長就算真的翻倍,其實也可以理解,結果只增長了69.5%。其中細節我就不分析了,建議大家可以看一下喪失的那篇回答。下面我們順一下其他的數據。<hr/>境外市場收入1636億,和國內收入基本對半開,看季度數據的話,Q3甚至境外收入比國內要高。境外市場的這個成績確實非常不錯,不過也看出國內市場其實還有待提高。<hr/>而高端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確實非常的亮眼,2400萬臺!境外高端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160%。2021年小米手機發力的點就在高端手機方面,可以看到小米自己的數據表明21年的高端手機出貨占比幾乎翻倍。這里比較意外的是境外的高端手機出貨量居然增長這么多,要知道20年小米在境外賣的最多的還是紅米Note8。。。這對于小米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數據,也是21年發力的重點。<hr/>研發支出132億,講真并不算很高,但是畢竟小米的毛利在這擺著。同比增長42.3%這個倒是確實很高了,如果能保持繼續投入的話還是比較客觀的。下面擺出來的液態鏡頭和四足機器人沒啥代表性,兩個芯片倒是很不錯,至少澎湃P1看起來確實有效果。<hr/>看下AloT,這里我想著重的講tu解cao一下。不知道小米這個AloT到底包括多少產品,銷量什么的我們就不細看了。這里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數據是擁有五件及以上的設備的用戶人數,是880萬人,并且用戶數量同比增長40.4%。這是個很有意思的數據,同時擁有五件的話幾乎屬于比較專業的用戶了,想想我家里智能家電其實也沒幾件,如果米家電飯煲和米家電磁爐也算的話,,勉強湊七八件吧。以現在的智能家電來看,我們能買的實用性產品其實沒多少種類,能買上五六件的用戶差不多也算是實現了大半個全屋智能了。這就是小米全屋智能的雛形,不過畢竟還是雛形,我覺得小米可以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發力了。小米雖然賣的智能設備是種類最多的,但是在全屋智能方面小米和目前市場的主流分差是非常大的。小米對于全屋智能的發展和其他廠商幾乎都是完全不一樣的,我在今年研究過幾家那些已經開始售賣全屋智能方案的廠商,看了下他們的方案提供的是什么。發現人家賣方案是真的純賣方案,方案里很多都是不包括家電的,家電另賣。而全屋智能賣的是全屋的傳感和調控,主要包括各種感應設備和操控設備,以及整套使用邏輯。這方面是小米欠缺的,小米全屋智能目前比較弱項的就是全屋鋪設和調度的方面。或者就這么說,這些購買了5件以上的用戶,大部分都是靠自己研究后自己主動購買的。小米有推出任何一個明確的智能解決方案嗎,就連兩三件產品簡單的聯動方案都沒有提供過。我看其他回答有個大佬在說小米這個五件以上的銷量太低了,實際上就是太低了,小米如果有心做的話,可以讓大部分購買了兩三件產品的用戶繼續購買第四件第五件。這方面小米目前是最有優勢的,但是卻沒有繼續擴大優勢,我覺得比較可惜。<hr/>最后還是我們最喜歡的電視環節,小米依然是中國最強的電視公司。。。另外,小米造車計劃發展順利,目前已經有千人團隊。計劃2024年發布。那我從現在開始努力攢錢,說不定有機會買得起年輕人的第一款車。。。<hr/>最后,總結一下,客觀來看小米2021年的各項數據都有非常顯著的增長,毛利高了不少,凈利也高了一大截。手機均價有提升,Q4提升到了一千以上,AloT用戶數量也有增長。研發投入啥的也高了。不過于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在2021年這么好的市場環境下,小米的增長并沒能超出線性太多。同時在AloT方面明顯缺乏后勁,全屋智能方案完全沒有進展。小米的增長客觀來說確實是很高的,但是我們都覺得他可以做的更好甚至他就應該做到更好。不過時間放到今年的話,可以看到今年小米的產品明顯想象力要高多了。常規的12系列甚至增加了小杯這種小米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機型。小米12X真的是非常好的手機,但是它不像一臺小米的手機,為了輕薄的手感專門設計給數字系列增加一個型號,這讓我們看到了小米的改變。我覺得今年小米手機的銷量或許能讓我們看到更多的信息,等小米發布今年新的數據后我們可以再看一下。
煙花易逝你易變情坐看云海把昨日 8小時前 小米2021Q4財報31項數據清單及個人點評:1.總營收:856億元(同比+21%,環比+10%)暫時止住了同比增速下滑的勢頭,不過小米Q4的數據通常都不錯。2.智能手機業務營收:505億元(同比+18%,環比+6%,占總營收比重59%)保持平穩增長,但未能恢復一年前的高增長勢頭,同時手機業務占總營收比重跌破60%,通常說明其他業務表現不錯。3.IoT業務營收:251億元(同比+19%,環比+20%,占總營收比重29.3%)收益于小米平板、電視ASP提升,IoT業務這季度表現不錯,占總營收比重重新接近三成。4.互聯網服務業務營收:73億元(同比+18%,環比-1%,占總營收比重8.5%)少見的環比負增長。5.總毛利率:17.1%(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主要受手機毛利率影響,環比上季度出現回落。6.智能手機毛利率:10.1%(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環比下降2.6個百分點)從毛利率來看,去年Q4小米手機大促銷沒少降價。7.IoT毛利率:13%(同比上升1個百分點,環比上升1.5個百分點)主要受智能電視利潤率增加影響。8.互聯網服務毛利率:76.1%(同比提升7.7個百分點,環比提升2.5個百分點)來到歷史新高,依然歸功于廣告業務的貢獻,廣告,yyds。9.銷售費用:63億元(同比+23%,環比+28%,占營收比重7.3%)10.研發費用:39億元(同比+24%,環比+19%,占營收比重4.5%)11.境外收入:416億元(同比+23.1%,環比-1.7%,占總收入比重48.6%)同比增速抬頭,也說明小米國內仍需努力。12.智能手機出貨量:4410萬臺(同比+4.3%,環比+0.5%)連續兩個季度增速平平了,境外問題不大,國內任重道遠。13.智能手機平均售價:1143.6元(同比+13.3%,環比+4.9%)歷史新高,但其中多少是受旗艦機降價拉動ASP增長,有待后續觀察。14.小米智能電視全球出貨量:420萬臺(同比+23.5%,環比+40%)兩年來的最高增速,小米電視看起來已經走出了陰霾。15.小米智能電視及筆記本電腦營收:87億元(同比+22.5%,環比+22.5%,占IoT業務比重34.7%)銷售額繼續上升,其中小米電視平均售價提升貢獻不小。16.小米智能電視及小米盒子月活躍用戶數:5276萬(同比+29%,環比+11%)17.電視付費訂閱用戶數:490萬(同比+14.5%,環比+4.3%,月活付費率9.29%)環比略有增長,月活付費率繼續下滑。18.小米IoT平臺已連接設備數:4.34億(同比+34%,環比+9%)19. 擁有5件連接至小米IoT平臺的使用者數量:880萬(同比+42%,環比+10%)20.小愛同學月活:10700萬(同比+23%,環比+1.8%)21.米家App月活:6390萬(同比+42%,環比+7%)同比增速繼續創2020年一季度以來新高。22.互聯網服務-廣告收入:49億元(同比+32%,環比+2%,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67.4%)同比增速有一定回落,同時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已接近歷史最高水平,廣告依然是小米互聯網變現的最佳途徑。23.互聯網服務-游戲:9億元(同比+0%,環比-10%)同比無增長,環比下降,乏善可陳。24.互聯網服務-其他互聯網增值服務:14.7億元(同比-7%,環比-4%,占互聯網業務營收比重20.2%)占比繼續滑落至2019年以來新低,這個板塊應該包括金融科技、有品電商、電視增值服務等,這些細分業務的表現小米已經挺長時間沒有提到過了。25.用戶平均互聯網服務收入:14.3元(同比-8%,環比-5%)互聯網服務收入增幅繼續大幅落后于MIUI全球月活漲幅。26.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16億元(同比+80%,占互聯網服務整體收入比重21.5%)隨著以國內業務為主的互聯網服務多元化遭受挑戰,境外互聯網服務正伴隨著全球MIUI越活增長成為小米講好互聯網故事的最佳載體,或者說,互聯網除了創收,還有講故事的必要嗎?27.MIUI全球月活:5.089億(同比+28%,環比+5%)相比起手機出貨量的掙扎,MIUI的增長倒是穩步向前。28.MIUI中國大陸地區月活:1.298億(環比增長250萬)季度新增繼續滑落,小米手機國內市場還需努力。29.投資孵化公司數量:超過390家,總賬面價值603億元(同比+26%)30.中國大陸零售店總數:截至12月31日突破1.02萬家繼Q3公告時的突破1萬家后,小米開店腳步似乎放緩,達到萬家門店后,如何度過“養店”階段并有效提振國內效率成為小米渠道的考題。31.2021年,小米在中國大陸地區人民幣3000元或以上及境外定價在300歐元及以上的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超過2400萬臺,占出貨量約13%。這個數字在2020年是約1000萬臺,在前三季度是接近1200萬臺,也就是說,單一個第四季度,小米這一價格區間的手機銷量就達到1200萬臺,作為參照,Q3是接近600萬臺,Q2是800萬臺,或許和年末的小米旗艦大促銷有一定關系。其他數據:小米在中國大陸智能手機線上渠道出貨量市場占有率由2020年的23.4%提升至2021年的33.6%。小米12系列發售后首月,中國大陸地區線下渠道出貨量占比超過50%。小米大家電品類2021年收入同比增長超過60%,2021年小米空調全球出貨量超過2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70%。Canalys數據,2021年小米在零售價350美元或以上的境外高端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排名第三。2021年境外市場運營商渠道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500萬臺,同比增長超過120%。截至目前,小米汽車業務研發團隊規模已超過1000人,仍然預計2024年上半年量產。
玉面太子 8小時前 謝邀!既然有朋友邀請肯定得寫點~<hr/>前言我蠻喜歡讀財報的(雖然也就是業余愛好)曾寫過 3 篇對小米財報的分析:2020Q4 / 2021Q2 / 2021Q3小米發布 2021 年第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經調整凈利潤 51.756 億元,如何評價這份業績?小米集團發布 2021 年第二季度財報,二季度營收 877.9 億人民幣,如何評價這一成績?53 贊同 · 11 評論回答小米發布2020年業績報告,四季度營收704.6億,如何評價小米2020年的這一成績?<hr/>和以前幾篇相同:因為參與討論的大佬很多,而我也不是相關專業的,對財報的解讀肯定是業余水平。所以就重點挑 4 個我比較感興趣的大方向,放些我精心自制的圖表和簡單分析。其中每個方向都有不同角度,且分別細分為「第四財季維度」和「全財年維度」品類營收地區營收手機平均售價(ASP)集團凈利潤& 研發開支總之歡迎大家多多指正~<hr/>財報一圖概括先來張官方的一圖流<hr/>品類營收同比首先來看第一個方向:品類營收<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如果單看 Q4 的同比,表現雖算不上驚艷,但至少是不錯水平2021Q4 同比 2020Q4,智能手機營收由 426.35 億人民幣上漲 18.4% 至 504.64 億人民幣,這也是 Q4 手機營收首次突破 500 億大關,值得祝賀!2021Q4 同比 2020Q4,總營收由 704.63 億人民幣上漲 21.4% 至 855.75 億人民幣,同樣創 Q4 歷史新高,好!2021Q4 同比 2020Q4,「其他」品類營收增幅最為驚人,由 5.99 億人民幣增長至 4.6 倍的 27.75 億人民幣,看了看果然不出所料,和 2021Q3 相同,又是是因為賣樓……索尼諾基亞再次直呼內行(逃)但如果看全財年同比,那么表現能稱得上驚艷了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智能手機營收由 1521.91 億人民幣大漲 37.2% 至 2088.69 億人民幣,這不僅是全財年手機營收首次突破 2000 億人民幣大關,也是所有品類里同比增長最多的(除「其他」外)IoT & 生活消費品增長則排在第二(除「其他」外)營收由 674.11 億人民幣上漲 26.1% 至 849.80 億人民幣2021Q1 / Q2 小米的表現實在是強得過頭了,而 Q4 也比 Q3 有進步,全財年的整體表現自然就拉高了,還是不錯的<hr/>品類營收占比品類營收除了數據本身,占比也很重要<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如果單看 Q4 同比,那么智能手機占比從 2020Q4 的 60.5% 降至 59.0%,這其實是在向更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智能手機品類占比過高,說明企業過于依賴手機業務,對整個企業的風險都不小但這個數字還是偏大了,畢竟蘋果的最新數據都只有 57.8%如果能在保持總營收穩健增長的前提下,逐步降低手機品類的營收占比,那么對于企業的未來發展無疑是更健康的全財年同比更能說明問題手機營收占比從 2020 財年的 61.9% 反彈至 63.6%,為近三年最高,且近三年在持續上漲IoT & 生活消費品占比出現下滑,由 27.4% 降至 25.9%互聯網服務占比也出現了下滑,由 9.7% 降至 8.6%<hr/>從「品類占比」到「業務增長點」前面說了,既要保持總營收增長,又要降低手機品類的營收占比,按小學二年級的數學可以知道,只有一種途徑 —— 提升其他品類營收的占比。既然要提升其他品類營收占比,無疑就要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但其實并非只有小米存在這個問題,蘋果也存在著過于依賴 iPhone 的隱患,所以我們能看到蘋果這幾年持續在「服務」領域深耕,除了早期的 iTunes Store / App Store / iCloud,近幾年又雨后春筍地冒出了 Apple News+ / Apple TV+ / Apple Arcade / Apple Fitness+ / Apple Cash / Apple Card,甚至還有全家桶 Apple One;而除了服務,蘋果也在 iPhone 外的品類開辟新產品線,比如 Apple Watch、 iPad Pro、AirPods、HomePod,當然還有 Mac 的 Apple Silicon 和兩款新顯示器對于小米來說,這個業務增長點 無疑是「IoT & 生活消費品」整體看來 目前成效還是很顯著的,2021 財年相比于 2017 財年,已經增長到了四年前的 3.62 倍!品類營收 850 億人民幣,但小米只做到了蘋果所做的前半段,而后半段的「其他品類新產品線」還有待提升(小米平板 5 系列、各系列耳機、小米 Sound 也都是好的開始)<hr/>地區營收同比說完「品類」方向,再來看「地區」方向<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從 Q4 來看2021Q4 同比 2020Q4,其他地區營收從 337.52 億人民幣上漲 23.3% 至 416.43 億人民幣,已經是四年前 2017Q4 的 3.9 倍了在多方面困難下(比如國外的疫情等因素)顯得尤為難得相較之下,2021Q4 同比 2020Q4,中國大陸營收從 367.11 億人民幣上漲 19.7% 至 439.32 億人民幣,增速很穩健,不過確實略遜于境外市場從全財年來看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中國大陸營收由 1234.84 億人民幣上漲 33.3% 至 1647.18 億人民幣,創財年新高,更是創了漲幅新高!(此前紀錄為 2017~2018 的 27.1%)2021 財年同比 2020 財年,其他地區營收由 1223.81 億人民幣上漲 33.7% 至 1635.91 億人民幣,創財年新高,比前兩年漲幅都高財報里也注明了,境外收入主要來自于印度及歐洲,期待小米早日在我所處的美國取得進步從地區營收同比看,還是很健康的,中國大陸和境外兩塊的上漲幅度相近,且境外增長更強。<hr/>地區營收趨勢品類方向我們額外談了「占比」,那么地區方向我們來談「趨勢」<hr/>第四財季 (Q4) 維度全財年維度從這兩張圖解讀出和前面不太一樣的結論,即國際業務增長放緩了,其實這也是事實,如果境外維持 2017~2018 的增長率,早就該超過中國大陸營收了再看全財年的維度,2021 財年的表現很有趣,中國大陸和境外幾乎是對半開,和 2020 財年的情況極其相近(只差 0.05%)<hr/>手機平均售價(ASP)大家也都知道,近兩年來小米都在努力沖擊高端,而我認為「手機平均售價 / ASP」這個數據是評判「高端之路」走得如何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指標我也統計了有記錄的 19 個財季的 ASP<hr/>所有財季環比特意用顏色區分了財季:Q1 綠色、Q2 灰黑色、Q3 橙色、Q4 藍色先是以時間排序然后以金額降序不用多說,夸就完事2021Q4 的 ASP 為有記錄以來歷史新高,達到 ¥1143.6,接近 Redmi Note11 5G 的起售價了(¥1199)非常好!<a data-draft-node="block" data-draft-type="mcn-link-card" data-mcn-id="1490295572364414977">同比 2020Q4 的 ¥1009.1,大漲 13.3%,相當于賣出的手機定位平均拔高了 135 元,要知道這個成績同比能穩定上漲就不錯了,何況是上漲 13%對比之前的紀錄(2021Q2)¥1116.7,拔高了 2.4%,相較上次打破紀錄的 0.036%(是的你沒看錯)有了飛躍式的提升,很贊!總之,高端之路進展不錯,繼續努力!<hr/>第四財季 (Q4) 同比當然,同比相較環比是更能說明問題的,所以我也做了 Q4 的同比<hr/>關于凈利潤 & 研發開支以前的財報我不太關注利潤,不過還是講點吧,也看看研發開支。研發開支大幅上升2021Q4 研發開支由 2020Q4 的 31.06 億人民幣上升 24.1% 至 38.53 億人民幣。2021 財年研發開支由 2020 財年的 92.56 億人民幣上升 42.3% 至 131.67 億人民幣,全年研發投入首次超百億人民幣!42% 的漲幅絕對值得表揚和鼓勵!交稅巨幅上漲2021Q4 交稅金額由 2020Q4 的 6590 萬人民幣增長至 14.42 億人民幣,也就是一個季度交了近 15 個億的稅。2021 財年交稅金額也由 2020 財年的 13.21 億人民幣上漲至 51.34 億人民幣,漲幅 288.6%!一年給國家交了 51 億的稅經調整凈利潤總之,2021Q4 經調整凈利潤為 44.73 億人民幣,同比 2020Q4 上漲 39.6% 還是不錯的,增長率環比 2021Q3 也是有進步的(后者為 25.4%)2021 財年的經調整凈利潤為 220.4 億人民幣,同比 2020 財年上漲 69.5%,增長率成績非常亮眼!全年利潤也首次突破 200 億人民幣大關,可喜可賀。<hr/>總結2021 年第四財季的小米財報,比第三財季在多方面都有了不小進步,整體可圈可點。希望小米繼續穩扎穩打,不僅對消費者負責,也要對股東們負責。官方宣傳圖的開場白很中肯持續向前,快 更穩!<hr/>
_晚蘇 8小時前 首先說下,3k字,略長,無圖,基于公開資料我再配圖就沒意思了。<hr/>關于小米這份年報,我覺得主要可以從兩個角度看。一個角度,就是小米公司自己發的海報的那個角度,也就是小米自己的立場上,小米做的如何。另一個角度,則是從買小米公司產品的人那邊,也就是消費者的立場上看,我們能從中獲取什么樣的信息。<hr/>從小米自己的角度看,這份年報顯然是喜憂參半的。喜的地方很簡單,在全球缺芯和供應鏈安全受到威脅的當下,小米依舊維持了較高的營收增速,集團收入漲了33%,達到了3283億人民幣,凈利潤也有較大增長,達到了220億人民幣。如果分開看這些收入的部門來源,手機在2021年賣了1.9億臺,漲了30%,收入2089億人民幣,漲了37%,市場占有率14.1%,而MIUI的月活增加了28.4%,達到了5億人,IoT業務,也就是生態鏈,收入850億人民幣,漲了26.1%,電視出貨1230萬臺,收入則漲了25%。互聯網服務收入282億人民幣,漲了18.8%。而如果看這些收入的地區來源,小米在境外市場賺了1636億人民幣,50%的總收入來自把東西賣給老外,在歐洲,中東市場排名第二。而在國外半壁江山的運營商市場,小米拿到了歐洲的16.8%,拉美的12.3%。研發投入呢,則上漲到了132億人民幣,上漲了42.3%,宣傳與廣告開支則從55億上漲到了72億,上漲了32.3%,這和海內外市場的“高端化”宣傳離不開關系,當然這兩個數額對比總銷售收入都比較低,一個剛剛超過4%,一個剛剛超過2%,但是這兩個投入的基礎其實是毛利,也就是進項-出項,如果看占毛利的比例,則達到了20%和10%,算是不錯的水平。然而憂的地方也不少。首先看利潤,接近3300億的銷售額,利潤只有220億人民幣,利潤率多少呢?不到7%這220億的利潤構成具體如何年報沒有講明白,但是互聯網部分收入282億,互聯網部分成本73億,互聯網部分毛利189億,考慮到主要構成是廣告,它能提供的凈利潤大致是170-180億人民幣。換句話說,占了9%總營收的互聯網部分,大概率提供了超過80%的凈利潤。而剩下3000億的手機,AIoT產品,加起來可能提供了40-50億的利潤。制造業不賺錢,都是辛苦錢?并不是,看看ASML,看看臺積電,這些都是正面例子,這些都充分說明,賺錢,特別是如果你想多賺老外錢,你必須要有足夠的技術,足夠的能力,否則你只能薄利多銷走量讓銷售額好看,你無法帶來足夠的利潤給股東。雖然某種程度上看手機里的利潤都不夠砸到手機里的研發費的屁股,但是沒有這么多的產品存量也就不可能帶來如此規模的互聯網收入。<hr/>另一部分,則是AIoT與互聯網,這三駕馬車中的兩架,都沒有帶來足夠大的增量。前面數據我們看到,全年手機的增速達到了30%,但是AIoT的增速只有26.1%這不應該,因為小米的生態輻射作用,你的一臺手機出去,不一定能輻射更多人買小米手機,但是應該能提供一個用戶端的存在,讓他身邊的人有更大概率嘗試小米的生態,但結果是沒有。小米的生態鏈,已經很多個月沒有出現轟動全網的爆款了,當年的爆款效應在現在也沒有產生太多的正面效果,小米商城和有品的眾籌沒有斷過,小米的生態鏈企業一個個都在做自己獨立的產品,小米自己卻缺乏有效的能夠講出自己生態鏈產品故事的一個力量,或者說生態鏈缺一個關鍵性能夠找到未來AIoT發展方向的那個人。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并不是以價格極其低廉著稱,相反,小米的生態鏈產品很多都對做工和顏值有著較高的追求,同時配合相對完善的生態體系和研發能力,讓他在一眾普通產品里可以脫穎而出,但是出來以后呢?如何繼續,如何超越競爭對手,如何擴大自己影響力和韌性?小米迷茫了,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擠牙膏產品,越來越多為了銷量好看而降低成本,低價走量的“飲鴆止渴”,越來越小米手機當年的老路子。這不能行。其次呢,就是互聯網部分,如果我告訴你互聯網收入只增長了18.8%,你會感覺怎么樣呢?廣告少了,這個我們可以感覺的到,但是在這個前提下是MIUI的月活增長了將近30%,如果減少廣告,加上游戲版號下不來就掩蓋了互聯網收入的減少,那小米的互聯網部分到底是什么?小米廣告部?說句不好聽的,有這么大的用戶基數,找個廣告投放公司做互聯網都能掙差不多的錢,那你的互聯網部分到底做的是什么?我認為這里看出來的問題,是小米根本不明白怎么做互聯網。蘋果2021財年總收入3658億美元,其中服務收入684億美元,服務毛利潤477億美元蘋果有廣告嗎?我只能說除了APPStore推薦位,我沒看到太多,但是為什么看起來一點也不互聯網的公司,他的互聯網收入,互聯網收入占比,互聯網毛利,在沒有什么廣告的前提下,還遠遠的碾壓了至少覺得自己挺互聯網的小米呢?哦,原來蘋果有自己的商店,有各類服務訂閱,有自己的TV,有自己的音樂流媒體。那你問小米有什么可以轉化用戶的互聯網服務嗎?抱歉,除了自家應用商店的應用充值抽水和云服務以外,我沒太看出來有什么可以讓我花錢的地方,小米的錢大部分來自于消耗用戶耐心從銷售商那邊拿錢的廣告。還是那個意思:如果是這樣,你互聯網部分取名叫廣告位招租好了,那么好聽的名字互聯網,還不是依附于硬件提供的流量嗎?用戶可以對蘋果商店生態產生依賴,可以對Apple TV有意思的電影和電視劇產生依賴,可以用Apple Music聽歌產生依賴,可以在Apple fitness+上產生依賴,這樣的互聯網服務和硬件互補,產生協同,讓跟多人愿意留下來,讓外面的人愿意為了生態嘗試,而小米,難道認為用戶準備對小米互聯網中精美的“高端廣告”產生依賴進而離不開小米的硬件產品?這樣看就很明顯了,互聯網服務的本體那180多億收入,不過是寄生在硬件生態上消耗產品力換錢的貼片廣告罷了,你當然不可能擁有互聯網企業的估值。如果站在消費者立場上看,其實能得到的信息并不多,從利潤和收入構成上看,這家企業能提供給你高性價比的產品與生態,但是無法給你提供最優秀的產品與生態,他可以給你提供一個理性的選項,在你預算有限的大部分時候小米永遠是那個價位的參照物,但是目前來說他并沒有找到給你提供全套的完整的服務的方案,他還是太照顧那些極客和互聯網用戶了,經過一番設定和學習,你可以在小米的產品身上得到遠超同價位的體驗,但是關鍵在于對一部分人來說,那些設定和學習的成本可以換來去更高的價位得到更好的體驗。在經濟穩中并沒有太向好的今天,我不得不說小米的產品的確足夠厚道,也的確給你提供了他能給你的全部,并且他在試圖滿足越來越多人的需求,而不是以前那樣眼里只有互聯網用戶,他的確在用自己的努力和實踐,踐行那句“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但是他的未來如何,他能不能在經濟復蘇的時候給你更好的選項,能不能在未來帶來更加優秀的體驗和服務,帶來更加牛x的技術和產品,有待觀察,可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