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啊??
keerting 2022-07-22 16:21
1、淡泊明志
【拼音】: dàn bó míng zhì
【解釋】: 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潔。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戒子書》:“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舉例造句】: 至于寬閑之野,寂寞之濱,每自寓其天懷之樂,而淡泊明志,寧靜致遠,未嘗不處處流露。
2、淡而不厭
【拼音】: dàn ér bù yàn
【解釋】: 比喻既不熱心也不厭棄。
【出處】: 章炳麟《辨詩》:“淡而不厭者陶潛,則王維可廢也。”
【舉例造句】: 大家有的看著那兩輛車淡而不厭的微笑,有的叼著小煙袋坐著,連頭也不抬。
3、 淡而無味
【拼音】: dàn ér wú wèi
【解釋】: 淡:薄,與“濃”相對。菜肴因鹽少而沒有味道。亦泛指清淡無味。亦形容說話、寫文章內容平淡,無趣味。
【出處】: 宋·朱熹《朱子語類輯略》第四卷:“此工夫似淡而無味,然做時卻自有可樂。”
【舉例造句】: 他的味覺變了,不能再喝濃烈苦澀的茶,只好喝一點淡而無味的白開水。
4、淡飯黃齏
【拼音】: dàn fàn huáng jī
【解釋】: 泛指很差的飯菜。
【出處】: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今日個列鼎而食,煞強如淡飯黃齏。”元·費唐臣《貶黃州》第三折:“住的是小窗茅屋疏籬,吃的是粗羹淡飯黃齏,穿的是破帽歪靴布衣。”
5、淡水交情
【拼音】: dàn shuǐ jiāo qíng
【解釋】: 友情像水一樣清澈。指不以勢利為基礎的朋友。
【出處】: 《莊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舉例造句】: 《陽春》曲調高難和,淡水交情老始知。
迷茫的僵小魚 2022-07-22 16:27 多元輸入法(多元漢字與圖形符號輸入法)不但能輸入國際標準萬國碼6版所有(7.68余萬)漢字和大量圖形符號,還隨帶了九萬條詞匯,包括成語、俗語、歇后語、地名等。只要輸入一個字或詞,即自動顯示出以此字或詞開頭的大量詞匯,特別適宜于中文寫作中選擇合適詞匯之用,亦可供玩組詞、成語接龍游戲,在游戲中不斷擴充詞匯量,提高文化水平。例如: 淡然處之→之乎者也→也不例外→外圓內方→方方正正→正襟危坐→坐享其成→成家立業→業精于勤→勤儉持家→家道中落→落葉歸根→根深葉茂→茂林修竹→竹報平安→安民告示→示范動作→……(幾乎可以無窮無盡).
360U3377452452 2022-07-22 16:27 散兵游勇、散言碎語、散陣投巢、散悶消愁、散發抽簪。一、散兵游勇拼音:sǎn bīng yóu yǒng釋義:原指沒有統率的逃散兵士。現也指沒有組織到集體隊伍里;獨自行動的人。出處:毛澤東《中國人民解放軍布告》:“為著確保城鄉治安、安定社會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應向當地人民解放軍或人民政府投誠報到。” 示例:要把這些散兵游勇組織起來,統一管理,的確是件難辦的事情。二、散言碎語拼音:sàn yán suì yǔ釋義:猶言閑言碎語。出處:明 吳承恩《西游記》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語帶去,卻又不是勞而無功?”白話釋義:現在被他一篇散說碎語帶去,卻又不是勞而無功。三、散陣投巢拼音:sàn zhèn tóu cháo釋義:謂群鳥分散,各投窠巢。出處:聞一多《紅燭·李白之死》:“醉客散了,如同散陣投巢的烏鴉。” 示例:他的子孫散陣投巢,立業分支,各為各家,有成者,也有敗者。四、散悶消愁拼音:sàn mèn xiāo chóu釋義:散:排遣。排遣郁悶,解除憂愁。出處:元 高安道《哨遍·嗓淡行院》套曲:“待去歌樓作樂,散悶消愁,倦游柳陌煙花。”白話釋義:等待去歌舞樓臺作樂,散悶氣消除憂愁,厭倦了離家柳陌煙花。五、散發抽簪拼音:sàn fà chōu zān釋義:簪:綰頭發的首飾。抽掉簪子,散開頭發。指棄官隱居,過逍遙自在的生活。出處:三國 魏 鐘會《遺榮賦》:“散發抽簪,永縱一壑。”白話釋義:散發著抽插,永放一個壑谷。
360U3133354249 2022-07-22 16:29 淡妝濃抹 → 抹月秕風 → 風卷殘云 → 云消霧散 → 散馬休牛 → 牛毛細雨 → 雨過天青 → 青紅皂白 → 白日做夢 → 夢寐以求 → 求志達道 → 道聽途說 → 說白道綠 → 綠水青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定勝天→ 天外有天 → 天倫之樂 → 樂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鐵 → 鐵證如山 → 山窮水盡 → 盡善盡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謀 → 謀事在人 → 人命關天 → 天壤之別 → 別有洞天 → 天翻地覆 → 覆地翻天 →天經地義 → 義薄云天 → 天涯海角 → 角立杰出
m海的那一邊m 2022-07-22 16:30
范張雞黍( fàn zhāng jī shǔ)
基本釋義
范:范式;張:張劭;雞:禽類;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張劭一起喝酒食雞。比喻朋友之間含義與深情。
出 處
《后漢書·范式傳》載:“范式字巨卿……與汝南張劭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歸鄉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請設饌以候之。”
范水模山(fàn shuǐ mó shān)
基本釋義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 處
清·江順詒《詞學集成》第六卷:“抗心邁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虛華,范水模山,自詫淡遠。”
有關“范”字的成語有哪些?
勞動模范(láo dòng mó fàn)
基本釋義
中國授予在生產建設中工作成績卓著者的一種稱號
造句
我的同桌喜歡體育,是我們班的勞動模范。
范范之輩(fàn zhī bèi)
基本釋義
平常,一般。一般的人。指不是什么有所作為有才干的人物。
造句
做個快樂的泛泛之輩沒什么不好的。
犯上作亂(fàn shàng zuò luàn)
基本釋義犯:干犯。封建統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義。
造句
莫臣你犯上作亂,論罪當誅九族!
360U3377452452 2022-07-22 16:32
肯字開頭的成語:肯堂肯構
【拼音】:[ kěn táng kěn gòu ]
【解釋】:堂:立堂基;構:蓋屋。原意是兒子連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還談得上肯蓋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兒子能繼承父親的事業。
【出自】:《尚書·大誥》:“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主屋乎?”
【解釋】:以作室比喻治理措施。父親已經表達法,你是不肯為堂基礎,何況肯構成主屋吧?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比喻子能繼承父業。
含有肯的成語:深中肯綮、心服首肯、惠然肯來
1、深中肯綮
【解釋】:比喻分析深刻,能擊中要害,或能說到點子上。
【出處】:《莊子集釋》卷二上〈內篇·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
【解釋】:從不曾碰撞過經絡結聚的部位和骨肉緊密連接的地方,何況那些大骨頭呢!
【示例】:這篇文章不長,但是論點明確,深中肯綮,有很強的說服力。
2、心服首肯
【解釋】:指心里信服,并點頭同意。
【出處】: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五回:“然則他何不一開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懸河的那派談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首下心的心服首肯。”
【解釋】:那么他為什么不一開口就照在青云山口似乎懸在河的那條淡鋒?也不愁那姑娘不低頭下心的心順服點頭。
【近義詞】心折首肯
3、惠然肯來
【解釋】:惠:賜,敬辭。用作歡迎客人來臨的客氣話。
【出自】:《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霾,惠然肯來。”
【解釋】:狂風席卷揚塵埃,是否他肯順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