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摔倒被女子扶起 提菜感謝”上熱搜 最該總結的是什么??
4月19日,一條新聞沖上熱搜。
就在當天,陜西銅川,一位老人來到劉女士開的店前,向店內張望。劉女士感覺老人有點眼熟,終于認出了他。
原來,20多天前,這位老人在大街上摔倒,劉女士走上前扶起他,并幫助老人處理傷口。
沒想到,20多天后,老人提著菜上門感謝。
這些菜是老人自己種的,特別新鮮。劉女士說,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是她感受到了老人的真誠。
一
這則新聞讓人感動。誠如新聞所說的,這是雙向奔赴的善良。
在當前很多人不敢扶摔倒的老人的情勢下,劉女士扶起受傷的老人,并幫助處理傷口,這是一莫大的善良,更是一種勇氣。
摔倒的老人沒有像個別老人,起而訛詐劉女士,而是登門感謝,更是一種善良。
對這種雙向奔赴的善良,當前需要大力提倡。
從十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南京彭宇案起,有多少人不敢再扶摔倒的老人。事實上,從那以后,陸續曝光出,有許多老人也像彭宇扶起的那個老太太一樣,訛詐給予她(他)幫助的人。
尤其不能讓人接受的是,被訛詐的人中,竟然包括單純善良的小學生。要知道,孩子時期正是三觀形成時期,這樣的遭遇會影響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認知。
一時間,扶不扶摔倒的老人成為一個社會話題。很多家長教育孩子,看到摔倒的老人要迅速離開;有的人成年人則選擇視而不見……
很多人悲嘆,社會道德水平倒退了。為提倡正氣,央視春晚都上演此類小品節目,各類媒體也進行呼吁,有關部門和整個社會都費了不少力氣。
但事到臨頭,為自保,很多人還是選擇趕忙躲開,以致于有的摔倒的老人耽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在這種情勢下,陜西銅川的劉女士,扶起摔倒的老人,需要巨大的勇氣,支撐這種勇氣的,則是內心的善良。
不得不說,這是兩個善良的人,當前社會,太需要這種雙向奔赴善良的施救者和被救者了。只有這種人多了,被個別事件扭曲的社會風氣,才會回歸正途。
在此,還想引用一下一位網友的話:“好人老了也是好人,壞人老了還是壞人。”
一眼能看出,前一句是贊揚這位老人的,后一句是批評那類訛人的老人的。
“雖是風雪滿天,畢竟是人間。”這個世界上還是好人多壞人少,那種壞老人也是占少數的。
所以,遇到摔倒的老人,還是扶一把的好。
誠如韋唯在《愛的奉獻》里的唱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只要人人扶一把,社會風氣會好起來。
二
從中國傳統道德來說,好人做好事,被救者上門感謝好人,這是正常的、應該的。
然而這件事竟然上了熱搜,并引起很多人討論,不得不讓人警醒:一種被破壞了的社會風氣,要扭轉過來是多么困難。
追根溯源,還是得提十幾年前的南京彭宇案。在這起案件中,法官的宣判,違背道德和法律準繩,產生了影響至今的破壞力。這也提醒法官們:在是非公理面前,你們需要多么旗幟鮮明地選擇正義和公理。
一個社會要維持良好秩序、正常運轉,要和諧融洽,首先是靠道德。道德能讓人自發地遵守公序良俗。
當道德不能發揮作用,也就是說一個人要不按道德要求去做事,如南京那個老太太要訛詐扶她的彭宇,這時法律應該站出來,進行公正的判決,通過給予適當的懲罰,將他(她)扭回法律軌道、道德軌道。
一位網友就感慨:“如果能對訛人行為嚴懲,大家也不必小心翼翼。”
法律是維護公序良俗的強制手段,是公序良俗的最后一道防護墻。它的判決,發揮明顯的導向作用。
由此可以看出,法官的判決是多么需要公正,法錘要落下來時是需要多么慎重。
愿天下法官們,都注意到這一點。
同時,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扭轉這種被扭曲的風氣,需要多少人付出多么大的血汗。
當前,風氣還<愛尬聊_百科大全>未徹底好轉,還需要各方繼續努力。
終有一天,“老人摔倒被女子扶起,提菜感謝”,不再是新聞,不再上熱搜。
流程編輯:TF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