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浙江“搶人”第一 廣東首現負增長?

中國新聞周刊微信公眾號消息,隨著各地人口數據的陸續出爐,中國最新的人口版圖也逐步清晰。

2022年,中國人口負增長的總體趨勢也深刻影響著省域之間的人口流動。

從常住人口總量來看,廣東、山東、河南依舊穩居全國前三,但這三省的常住人口總量,在2022年均出現減少。

目前,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除了西藏、寧夏,已經有29個公布了常住人口數據。在這29個省級行政區中,有17個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12個常住人口出現下降。

浙江連續第二年成為全國常住人口增量第一的省份,而多年常住人口增量“奪冠”的廣東,卻在2022年出現下滑。

浙江“搶人”第一 廣東首現負增長?

杭州街景 圖/視覺中國

在人口整體負增長的趨勢中,常住人口持續增長的地區,究竟有哪些秘訣?

17省增長,12省下降

2022年,全國17個常住人口實現正增長的省份分別為浙江、江蘇、湖北、安徽、福建、山西、重慶、甘肅、內蒙古、云南、陜西、貴州、海南、廣西、江西、青海和四川。

而12個常住人口負增長的省份分別是廣東、北京、山東、天津、河南、上海、湖南、黑龍江、河北、新疆、遼寧和吉林。

東北三省均呈現人口流出的態勢。

數據顯示,2022年,遼寧常住人口減少32.4萬人,數量在已公布數據的省份中排名第一;吉林、黑龍江分別減少了27.68萬人和26萬人,三省相加總共減少了86.08萬人。

京津冀區域常住人口減少逾40萬人,其中北京常住人口比上年末減少4.3萬人,天津減少10萬人,河北減少28萬人。

廣東2022年意外成為常住人口流失省份。

過去多年來,廣東的常住人口一直處于增加階<愛尬聊_知識大全>段。其中,2021年,廣東常住人口增加60萬人,但到2022年,廣東卻流出27.2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廣東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仍為正,有105.20萬人出生,全年人口自然增長42.2萬人,是全國唯一一個出生人口突破百萬的省份,這一數據讓廣東在全國范圍內稱得上最“能生”的省份。

基于此,不少業內專家將廣東常住人口的減少,歸結為疫情的短期影響。

多年以來,廣東的常住人口數量遠遠多于戶籍人口。到了2021年,廣東仍有2737.05萬外來人口。但去年底統計常住人口期間,由于疫情影響,不少來廣東工作的外省人群紛紛返回家鄉。

廣東統計局就此刊文指出,2022年,廣東省外流動人口減少69.2萬人,這是在2022年廣東疫情散發多發的因素影響下,省外流動人口暫時回流返鄉的階段性現象。

而今年春節后,三大電信運營商數據,均顯示人口大規模回流廣東。此外,百度實時遷徙地圖數據顯示,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也多日位居全國熱門遷入地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勞務輸出的人口大省——安徽、湖北、江西和四川,在2022年常住人口全部實現了正增長,增量分別為14萬、14萬、10.58萬和2萬。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廣州曾撰文指出,這與勞動人口回流趨勢息息相關。

王廣州分析,內陸省份勞動力工價與沿海省份差距在減小,內陸勞動力人口回流,成為各地人口變化的重要影響因素。此外,他補充說,廣東的常住人口減少直接原因雖受疫情影響,但也與這一大趨勢相關。“90后”、“00后”這兩代人,相比長距離跨省務工,更多選擇在本地工作。

浙江成“吸引力”最強省份

2022年,浙江常住人口增量再度在全國奪冠。

浙江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末,浙江常住人口為6577萬人,與2021年末常住人口6540萬人相比,增加37萬人。

在2021年,浙江常住人口增量為72萬人,就已經全國最高 。

考慮到浙江2022年自然增長人口僅為0.3萬人,這37萬常住人口增量,絕大多數來源于人口凈流入 。

浙江緣何擁有強勁的吸引力?

王廣州認為,這與長三角經濟的吸引力息息相關,人口往往跟隨產業遷徙。

2022年,在萬億GDP城市中,浙江省會杭州的人口增量為17.2萬人。

近年來,杭州作為數字經濟強市,在大數據、高端軟件、云計算、人工智能、網絡通信、集成電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不斷實現集群發展。

在王廣州看來,杭州這些新興產業,帶動了產業鏈上下游落戶杭州,吸引了大量年輕人到杭州落戶、發展。

此外,在一二線城市中,杭州的落戶政策較為寬松。最近,杭州宣布,對在杭州就業的35周歲以下的普通高校大專學歷畢業生,可在市區辦理落戶。同時,全面放開桐廬縣、淳安縣、建德市三縣城鎮落戶條件。

除了依靠新興產業吸引人口,浙江還存在另外一種人口吸引形式。

“在全國紛紛出臺高尖端產業的招商引資和人才吸引的政策背景下,整個浙江,特別是金華,利用自己的產業和商業體系,以普通產業和人才作為著力點,吸引青年人前來就業。”浙江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曹榮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在曹榮慶看來,類似金華這種模式,雖然在部分人看來不夠“高大上”,甚至相對“低端”,但就是這樣的產業和商業體系,卻實實在在吸納了大量就業人口。這在當今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越來越成為全社會關注焦點時,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浙江同屬長三角地區的江蘇,2022年常住人口增量為10萬人。

值得注意的是,江蘇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81‰,在2022年,死亡人口已經多于出生人口,實際上,2022年,江蘇有25.4萬外來人口流入。

長沙、合肥增長明顯

除各個省份之外,最近全國主要城市也陸續披露常住人口數據。

不同于公眾印象中人口流入強勁的一線城市和東南沿海城市,2022年,長沙、合肥、西安、武漢、南昌等中西部強省會城市人口聚集能力明顯提升。

2022年,在24座萬億GDP城市中,長沙以18.13萬的常住人口增量,位居第一。此外,杭州、合肥、西安、武漢的人口增量,分別為位列第二到第五位。

浙江“搶人”第一 廣東首現負增長?

長沙街景 圖/視覺中國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長沙打造的“房價洼地”效應,正在凸顯。

最近幾年,在全國多城因“炒房”問題被住建部約談時,長沙卻以“讓炒房客有去無回”而著稱。住建部在2020年12月發布的《建設工作簡報》中,曾刊載《長沙市落實主體責任穩妥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一文,公開表揚長沙。

2023年初,長沙房價均價約為1萬元左右,在全國排在60名之外,不及不少東部地區的普通縣城。

此外,2022年,長沙GDP約1.39萬億,同比增長4.5%,在各大城市中,增速靠前。目前,長沙擁有85家A股上市公司,位居中部城市之首。

除了長沙之外,2022年,合肥的常住人口增量為16.9萬人,成績同樣較為亮眼。

近年來,被譽為“最強風投城市”的合肥,不僅坐擁長鑫存儲、晶合等一眾半導體龍頭企業,還牽手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汽車頭部企業。

這些新興產業,同樣吸納大量外地人口的流入。

根據2023年合肥政府工作報告,2022年合肥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127個,新增高技能人才5.5萬人,新招引大學生首超30萬人。

編輯 舉報 2023-04-21 11:25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