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或動搖“臺獨”根基?
人民政協報消息,4月12日,商務部宣布就臺灣地區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消息一經公布,便在臺灣各界引起不小的波瀾,而對于大陸本次啟動的這一調查,最緊張的莫過于臺灣當局和島內產業界。
■ 違反WTO規則,臺政客居然惡人先告狀
不僅是大陸方面,就連臺灣島內只要稍微了解兩岸貿易的人就都知道,自陳水扁時期開始,臺灣當局就一直違反WTO規則,對大陸2455項商品單方面實行了限制措施。然而,面對大陸本次啟動的貿易壁壘調查,民進黨當局的一些政客不僅沒有反思和改進,反而來個惡人先告狀,妄稱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是“將貿易政治化,不利兩岸關系發展”。
<愛尬聊_百科網>4月16日下午,臺灣當局行政部門負責人陳建仁出席一個活動典禮,在接受島內媒體聯訪,談到大陸本次啟動貿易壁壘調查時表示,“兩岸間的貿易往來是區域間、國際供應鏈的重要一環,希望大陸不要片面將貿易問題復雜化、工具化及政治化,這樣對兩岸交流沒有太大幫助?!?/p>
次日,對于臺灣各界擔心大陸可能會因為啟動對臺灣貿易壁壘調查而取消ECFA的前置作業,臺行政機構副負責人鄭文燦在赴臺“立法院”出席活動時表示,希望兩岸經貿關系回到正常秩序,他呼吁大陸應通過雙邊或多邊協商處理,并妄稱大陸“把貿易問題政治化或政治操作,對兩岸經貿關系不利?!?/p>
“這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的民進黨習慣性話術,明明是自己違規在先,居然對大陸啟動調查倒打一耙?!迸_灣前駐新西蘭代表介文汲表示,按照WTO的規則,大陸有8000多種產品要輸入臺灣,但臺灣方面禁了大陸2455項,這就等于是大陸有30%的貨品不能賣到臺灣。
而對于臺灣的做法,介文汲直言,這是完全違反WTO的規定,且陳水扁當局當時是用“國安”條款禁止大陸產品,這點其實是經不起考驗的,因為“國安”條款跟大陸的大蒜、紅豆有什么關系?可以說,這是臺灣方面閉著眼睛大筆一揮,就讓大陸1/3的產品不能進入臺灣。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因為兩岸關系緩和,大陸對這個問題提都沒提,事實上大陸就沒計較臺灣方面這個錯誤做法?!暗裉炫_灣政客不僅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卻還在說是大陸片面將貿易問題復雜化、工具化及政治化,不知道怎么還說得出口!”
臺灣“中央大學”臺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吳大任坦言,雖然過去沒有發生過大陸對臺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這類事,但我們必須承認,過去這些年,臺灣確實對大陸很多產品設限。吳大任還以去年發生的臺灣禁大陸螺螄粉事件為例,認為臺灣當局當時就沒給出合理的說明,這完全不符合WTO規則,也表現出民進黨當局對大陸進口產品的抵制心態;而反觀大陸對臺灣產品輸入過程,非常友善,除非因為確實檢驗出農藥超標不合格等可能危及大陸食安,大陸才會采取限制措施,否則,臺灣產品輸入到大陸基本一路綠燈。
■ 臺灣為何特別關注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
為了穩定島內民心,臺經濟部門14日出面說明,聲稱去年2455項產品出口到大陸為44.3億美元,占臺灣出口到大陸比重的0.9%。言外之意是雖然大陸啟動貿易壁壘調查,但對臺灣的經濟影響甚微。
不過,臺主流輿論卻認為,大陸本次啟動的調查,或將是對臺灣經濟的沉重打擊。
臺灣多家媒體發文認為,從臺灣當局針對大陸啟動調查的反應和他們的發言可以看出,民進黨當局即使再怎么“反中”“抗中”,也深知兩岸經貿關系盤根錯節,對臺灣經濟影響重大,因而不敢輕易反制,而希望以溝通方式降低沖擊。不過,在缺乏兩岸政治互信基礎下,大陸方面不見得買賬。而且,這起調查,是由大陸民間商會正式提交申請,大陸官方必須走完流程,不能說停就停。
因此臺灣輿論普遍擔心,在國際經濟環境愈加嚴峻,大陸又對臺啟動貿易壁壘調查背景下,恐怕會對臺灣經濟造成更壞的影響。依據臺灣財政部門統計,3月份臺灣出口大幅衰退19.1%,已連續7個月衰退,而且年減幅創下2009年8月以來次高紀錄。其中對大陸及香港出口衰退達28.5%,是出口的重災區。固然跟去年高基期有關,但中美對抗升溫,臺灣對大陸出口主力電子零組件產品受到波及,可能更是關鍵。
這時如果連農畜產品及金屬化工、紡織等傳統產業品項因貿易壁壘調查而受到制裁,臺灣出口勢必進一步向下沉淪,進而影響經濟表現。特別是這次貿易壁壘調查,大陸總共列入2455項商品,品項之多確屬罕見。根據臺灣相關部門數據,臺灣不準許及有條件準許大陸進口的產品共3248項,其中高達75.6%被大陸列入調查對象。換句話說,幾乎把3/4的臺灣限制大陸進口貨品端上臺面。
而一旦臺灣最終被認定存在貿易壁壘事實,大陸方面可能采取懲罰性關稅或限制性進口等措施,這對臺灣出口及相關產業的沖擊不容小覷,臺灣經濟將受到重大打擊。
■ 對臺優惠是壯大中華民族經濟,而非支持“反中”“謀獨”
近年來,大陸對臺采取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盡管在沒有“九二共識”下,大陸也并沒有取消ECFA,主要原因就是大陸在踐行對臺灣民眾作出的“對臺政策不會因為政黨輪替而改變”的承諾;而繼續出臺一系列對臺優惠政策,一是為臺胞謀求更多福祉,二也是為了壯大兩岸中華民族經濟。
然而,隨著中美關系進一步惡化,美臺勾結加強,民進黨完全倒向美國一邊,并隨美國對大陸發起的貿易戰、科技戰等而起舞,在全面限制芯片出口大陸問題上,比日韓還積極,較早對大陸實施“斷鏈”;并以所謂“國安”為由,在島內全面禁止大陸抖音、愛奇藝等社交平臺運營。嚴重違反其對WTO的承諾,對大陸產品隨意設限,嚴重影響到兩岸貿易水平、兩岸貿易的平衡性以及有關方面的權益。
針對本次對臺灣啟動貿易壁壘調查,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唐永紅的看法是,“早該如此了?!碧朴兰t表示,長期以來大陸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與精神,不僅沒有跟臺灣方面計較貿易問題,而且堅持惠臺政策取向,助力臺灣經濟發展。但在民進黨等綠營政治勢力長期的誤導下,當前臺灣民眾多數已不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國家,主張“一邊一國”或“一中一臺”。
唐永紅指出,民進黨當局再次執政以來,不僅拒不認同“九二共識”,大搞“臺獨”分裂活動,更勾連外部勢力,損害國家主權,危害國家安全,阻礙國家發展與民族復興。
這使得兩岸之間的主要矛盾性質發生了質變,從內部矛盾演變為敵我矛盾。大陸惠臺政策取向因此失去了“中國人要幫中國人”的政治基礎與前提條件。
廈門臺商投資企業協會榮譽會長吳家瑩認為,大陸這是通過經貿角度放出風向球,要兩岸經商人士了解立場要堅定、不能支持民進黨或提供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