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是又一只“強扭的瓜”罷了?
直新聞:吳先生,時隔12年,日韓重啟首腦間“穿梭外交”。岸田文雄首相今日抵達韓國訪問,說是要與尹錫悅總統“坦率交換意見”。日韓這對冤家真的迎來“柳暗花明”了嗎?你如何展望岸田此訪?
特約評論員 吳蔚:短短三個月內,美日韓三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確實非常頻密,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日韓領導人之間“過于友善”的姿態,令我有些感慨:文在寅與安倍的“硬氣外交”時代確實已經遠去了。那么如何看待日韓兩國領導人這一段密集交往呢?我先說結論,一言以蔽之:日本與韓國都已經明確地、公開地站隊了,重新宣示了自己作為美國馬前卒的角色。
確切地說,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訪算是對尹錫悅今年3月訪問日本的回訪,用尹錫悅自己的話講,就是:韓日邁向了“合作新時代”。日韓領導人“穿梭外交”時隔12年的重啟,算是一個標志。當我們在展望岸田文雄此訪能夠取得什么成果時,不妨先考慮一個問題:是什么促使韓日這對冤家重新開始擁抱彼此呢?
我想最主要的還是美國因素在發揮作用。一直以來,所謂的“美日韓軍事同盟”就是一個強扭的瓜,是在美國盟主軟硬兼施下規勸出來的一個貌合神離的松散組合。之所以松散,源于日韓之間根深蒂固的矛盾,若將這個矛盾攤開了講,大致可以歸類為三個主因:歷史上的民族仇恨、現實中的領土紛爭以及經濟上的產業鏈碰撞。
那么美國是如何著手發力,將日韓這對冤家重新籠絡上一張桌子的呢?我認為拜登非常狡猾地抓住了一個“牛鼻子”,那就是日韓產業鏈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美國用經濟關系迫使韓日兩國重新調試彼此關系。
大家應該還記得,拜登去年5月訪問韓國,下飛機之后第一站去的是韓國三星位于京畿道的半導體工廠,尹錫悅全程陪著,點頭哈腰有說有笑。為什么我說拜登抓住了韓國的“牛鼻子”?某種意義上看,美國現任政府的所謂“產業鏈重整計劃”將直接決定韓國這個國家的產業之于全球經濟活動的地<愛尬聊_生活百科>位,事關韓國諸多財閥的未來生計,就算尹錫悅看不懂,財閥的老總們也會教他懂。
美國擺出了一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姿態,以產業鏈的重新調整為切入點,讓日韓兩國乖乖歸隊。回看日本、韓國以及中國臺灣的歷次產業鏈轉移,基本都是由美國主導的。別看如今三星、臺積電都有著獨步全球的先進制造業水平,歸根結底那都是“美國爸爸賞飯吃”。因此,當美國政府一旦觸及了這個根本,這些小弟都得乖乖低頭。所以,并不是說日韓兩國真的迎來了什么“柳暗花明”,實現了什么所謂的“歷史和解”,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回到現在,岸田文雄此訪會取得什么成果,其實不難預期,因為拜登已經充分敲打過這兩位日韓領導人了。我個人預計,日韓兩國的產業鏈對接合作會更上一層樓,但在歷史遺留問題上以及領土紛爭上,岸田與尹錫悅不會有過多著墨,談不攏的事情,誰都不提就是了。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岸田文雄抵達韓國后先去參拜了國立顯忠院。這座韓國的國家公墓先后埋葬了韓國抗日獨立運動、朝鮮戰爭以及越南戰爭中殉職的軍人。那么你猜,岸田拜的是哪些“英靈”呢?
直新聞:據韓媒報道,岸田文雄此訪也是在韓國民眾的一片抗議之聲中展開的,一方面,韓國不少民眾對總統尹錫悅在歷史問題上的“讓步”頗為不滿,另一方面,韓日邦交的正常化卻依然在穩步推動。吳先生,你怎么看這種“齟齬之下的握手言和”?
特約評論員 吳蔚:正如我剛剛所談到的,日韓兩國并沒有真正實現所謂的“歷史和解”,如今大家看到的不過是又一個“強扭的瓜”,是拜登摁著日韓兩位領導人的頭,硬生生鞠躬。在我看來,這是日本與韓國這兩個“非正常國家”的悲哀。
我之前多次談到過類似的看法,那就是日本與韓國的美國殖民色彩過于濃重,兩個看似在國際上頗有分量的發達經濟體,實則都或多或少將主權與外交自主權讓渡給了美國。我的觀點至今不變,一個允許他國大量駐軍、放任自己的國家領導人被監聽、被監視的國家,國格是不完整的。所以大家也不必過多地抨擊尹錫悅所謂“自降國格”,韓國的現狀就是如此。
韓國民眾對日本的民族情緒是很剛烈的,某種程度上甚至比東亞許多遭受過日本侵略的國家還要激進。可就是這么一個韓國總統,能夠“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對日本擺出低姿態,好像還挺離譜的。但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離譜之下,有它自身的一套邏輯。
回看2022年韓國總統大選,尹錫悅的得票率是48.56%,李在明是47.83%,這是一個小于1%的極其微弱領先,尹錫悅靠這25萬票的差距贏得大選,勝的太過驚險。從選舉政治的角度出發,如果這場大選推遲一個月上演,隨便出現一個什么小的變數,都能讓這25萬票的差距蕩然無存。因此,尹錫悅對自己的廣泛代表性是信心不足的。
考慮到韓國總統只能干一屆,所以尹錫悅不會過多地關注民意的消長,他所做的只有一件事:維系好與美國的關系。只有顧好這一頭,才能保證他這個任期相對安穩地度過。
一組民調數據足以折射尹錫悅的這個策略。今年4月,尹錫悅的支持率跌破30%大關,只有27%,但是當他結束訪美行程回國之后,他的支持率回升到了33%,不要小看了這6%的提升,它充分說明在韓國一部分民眾心目中,是非常認可美國這個盟主的。韓國民眾是矛盾的,尹錫悅這33%的支持率,得分最高的是外交,可他57%的反對率,得分最低的也依然是外交。
那么我們是否能夠認為尹錫悅這個總統寶座坐得并不穩當呢?其實也不盡然,檢察官出身的尹錫悅非常清楚“美國因素在韓國政壇紛爭中扮演的角色”,在如此洶涌的反對聲浪面前,他只能寄希望于美國能夠護他周全了。
歷史大勢浩浩湯湯,引領而望沛莫能御。當下我們在日韓兩國政壇看到的“政治奇觀”實則只代表了一時一事的力量分野,若放諸歷史長河中不過須臾之一瞬,終究成為不了主流,也必然會遭受歷史的公正審判。
作者丨吳蔚,直新聞高級主筆,深圳衛視《直播港澳臺》特約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