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色艺_www.一区_国内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妲己_免费的性爱视频

子女是耐用消費品?這是一個蹩腳的比方?

2023年4月11日,在海口舉行的一場消費品博覽會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出席并作主題演講。陳文玲表示,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子女是長周期的消費品。(據4月11日新黃河) 

陳文玲在談到收藏品的消費時表示,房子是長周期的消費品,汽車是長周期的消費品,然后話鋒一轉,又表示,按照貝克爾經濟學家的行為經濟學說,子女也是消費品,子女是長周期的消費品,是可以給你帶來長久回報的耐用消費品。所以,年輕人不生小孩是不對的,你沒有長周期的耐用消費品,他的價值是超過你購買其他消費品的價值。

這并非一個生育研討會,不知陳文玲為何談到年輕人生育這個話題,還把孩子比作消費品。陳文玲的本意,或許認為生孩子是值得的,是能帶來回報的,以鼓勵年輕人生育。但以消費品來比喻孩子,這個比喻首先是蹩腳的、不恰當的。在消費品博覽會上拿子女作比,認為孩子的價值超過其他消費品,這話也很不得體,缺乏對人的尊重。難道讓人們跟買車買房一樣,去生孩子來利用?

這番言論在網絡引起爭議,上了熱搜。有網友說,子女都不是“人”了,成了消費品?這是把生孩子當投資理財了?專家要生孩子就自己去生,還管別人生不生?

把孩子比作消費品,并非陳文玲的首創。2021年12月19日,由北大國發院主辦的一個“發展論壇”上,北大博雅特聘教授、中國健康與養老調查項目負責人趙耀輝在“國家發展焦點專題——人口與教育”演講中,從經濟學視角出發,圍繞女性在生育中所付出的就業機會成本,剖析持續走低的生育率的深層動因,也提到“孩子是空間密集型消費品,如果房價太高,就沒辦法給孩子提供足夠的空間,而我們國家大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過高,會導致年輕人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

認為孩子是消費品,主要是從生育成本與經濟角度考量。年輕人生育意愿走低,各種“生不起”確實是一個現實因素,構建生育友好,要從化解生育成本方面著手,這是無疑的。但生孩子又并非是一項經濟活動,把孩子當作消費品,這是牛頭不對馬嘴,顯得冷血沒有感情,是功利心在作怪。

過去有養兒防老的說法,多子多福也<愛尬聊_百科>包含子女多就會多份孝敬的意思,但這類想法并非生孩子的全部。要不要生孩子,從生物學意義與社會學意義方面,都可以有許多答案。但如果從消費品方面說事,這是令人難以接受的。有網友說,什么叫消費品?我從未考慮孩子給我什么回報,只要孩子過得好就可以了,把孩子比喻成消費品,這話聽著真不舒服。談及生育,也有網友說:“因為愛,才愿意付出。”

破解生育難題,降低生育成本是應有之道,如果從“保值”“增值”的角度來鼓勵生育,這是開錯了藥方。這不是“爹味說教”,而是侮辱大家的智商。

子女肯定不是消費品,生來也不是為了當什么“工具人”“韭菜”。有網友說,如果生孩子,是為了繼承自己的勞碌、恐慌和貧困,那么,不生孩子也是一種善良。這說明什么問題?如果活得沒有尊嚴,不能為孩子創造美好未來,就沒有理由去“催生”。

提高生育意愿,構建生育友好,除了降低生育成本,減少生孩子在就業、休假、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后顧之憂外,還有一條,就是要能維護人的尊嚴。把子女當消費品,這種思維的可怕之處,就是無視“人”的尊嚴,難怪要招罵。

編輯 舉報 2023-05-23 11:59

0個評論

暫無評論...
驗證碼 換一張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