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球激光雷達廠商Top10:國產上榜2家,聚焦 …?
2019是激光雷達行業風云變幻的一年,當全球自動駕駛的浪潮襲來,越來越多的企業涌入,有“無人汽車眼睛”之稱的激光雷達也隨之迎來機遇。
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Market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2035年將達到2100萬輛。而自動駕駛的發展離不開核心零部件激光雷達,據Global Reports Store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激光雷達行業的價值約為4.9億美元,在2017-2025年的預測期內,將以超過17.70%的健康增長率增長。
目前,激光雷達的主要力量大多集中在國外,知名廠商包括有Velodyne、Ibeo、Innoviz、Leddar Tech和Quanergy等。國產激光雷達的公司起步較晚,但近幾年,隨著自動駕駛的火爆,許多有實力有背景的團隊加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發與拓展中來,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
下面我們來看看2019全球激光雷達Top10廠商,從“機器之眼”的發展透視自動駕駛的未來趨勢。
2019全球激光雷達Top10
?。ò磿r間排名,不分先后)
信息源于網絡,制圖:傳感器專家網
?、?/strong>
Riegl
Riegl創立于1978年,是一家位于奧地利的激光測量系統公司,有著四十多年的激光產品研發制造經驗,專注于多種波長的脈沖飛行時間激光雷達技術,致力于機載雷達和無人機雷達系統,移動三維激光測圖系統,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系統,工業三維激光掃描系統的研發生產。
2004年,RIEGL成功的推出了商業化的機載激光雷達LMS-Q560,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提供全回波信號數字化和波形處理的機載LiDAR。之后相繼推出RIEGLVQ-780II、RIEGL VUX-1LR等產品。
Riegl的核心Smart-Waveform技術提供純數字LiDAR信號處理、解決范圍模糊性的獨特方法,實現每個激光束多個目標,測量的最佳分布,校準的幅度和反射率估計值以及系統的無縫集成和校準。Riegl強大的技術實力使得其激光測量產品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國內外專注于無人機激光雷達領域的公司主要有Trimble、Innoviz、Riegl、leica、速騰聚創、北醒光子、鐳神智能、北科天繪等。在這些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和研究能力最強的是Riegl公司,他向許多廠家提供了一系列無人機專用激光雷達。
上榜理由:對于自主避障型激光雷達,Velodyne的優勢是顯然的,而對于跨平臺的高精度高測距激光雷達掃描儀,在無人機領域,Riegl的地位也是不言自喻的。
?、?/strong>
Velodyne
Velodyne成立于1983年,做了34年音響,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術公司。后來業務拓展至激光雷達等領域,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其產品家族以機械激光雷達為主,自2016年起,加入了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此外,它還生產各種3D光檢測和測距傳感器。其產品家庭包括HDL-64E,HDL-32E,PuckLITE,PuckHi-Res,Ultrapuck,elarray,AlphaPuck,Puckand以及新產品128線機械激光雷達等。
Velodyne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影響力最早來自于2007年DARPA無人車挑戰賽。當年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使用的正是Velodyne激光雷達。此后,該公司開發的激光雷達被谷歌、百度等涉及無人駕駛的公司廣泛使用。
上榜理由:市場為王,Velodyne 占據了全球激光雷達市場大半江山。放眼全球,Velodyne有著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優勢——比競爭對手擁有更超清的圖像和更大的產能。
?、?/strong>
Ibeo
來自德國漢堡的Ibeo,在激光雷達領域其實算不上新人了。Ibeo成立于1998年,2000年被傳感器制造商Sick AG收購,Sick AG的激光掃描儀特別出名,此收購可謂是技術大佬的強強聯手。2009年Ibeo脫離Sick AG獨立,2018又被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ZF)收購了40%的股權。
2010年,Ibeo和法雷奧合作開始量產可用于汽車的MEMS固態激光雷達ScaLa。如今第二款固態激光雷達正為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做準備,也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
上榜理由:Ibeo的綜合實力強大,有資金、有技術、有產品、有市場客戶。Ibeo研發的傳感器系統ibeo NEXT,具有長距離和高空間分辨率,可構建高度精確的3D環境模型,并涵蓋道路指引信息、道路設施、標牌、交通信號燈等詳細信息,可迅速記錄、持續更新地圖數據。
?、?/strong>
北科天繪
成立于2005年的北科天繪,13年專注于激光雷達研發和生產,在該領域以深厚的技術底蘊和積累,成為國內激光雷達領域的領軍企業,成為我國實現高端激光雷達裝備自主研發和量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具備測量型和導航避障型兩大類激光雷達研制能力的企業。北科天繪通過自主創新,目前已經掌握了激光雷達及信號處理芯片的核心技術。
2015年之前,北科天繪主要為國土勘測、電力巡線、鐵路檢測等研制測繪型激光雷達,在該領域多次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2016年5月,北科天繪率先在國內發布16線束R-Fan導航避障激光雷達,將科研開發延伸至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領域應用。2018,北科天繪對外發布C-Fans—128線固態前裝激光雷達,首創Semi-Flash技術路徑,拉開了激光雷達民用化的大幕,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主流無人物流車都可見其身影。
在技術生產上,經過多年優化調整,如今北科天繪已經完美地將激光雷達信號處理芯片組應用到導航避障型激光雷達上,通過半導體工藝實現多組激光收發裝置同步自動化封裝和組裝,實現量產。
上榜理由:作為國產激光雷達“三劍客”之一,北科天繪已研發出R和C兩個系列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產品,拉開了激光雷達民用化的大幕,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主流無人物流車都可見其身影。同時,來自意大利、俄羅斯、美國、法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激光雷達產品訂單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北科天繪海外訂單已占公司銷量的10%以上。接下來,北科天繪還將推出基于3D Flash路線的全固態激光雷達,或將能比肩國外激光雷達巨<愛尬聊_百科全書>頭。
?、?/strong>
Leddar Tech
成立于2007年的Leddar Tech,是一家從加拿大視覺圖像研究機構獨立出來的公司,是激光雷達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新創公司之一。Leddar Tech專長于固態激光雷達(光探測和測量)系統的研發,提供固態激光雷達的關鍵元件之一:信號處理集成電路。其獨門武器是軟件算法,據悉,Leddar Tech可以兼容許多低價格的光電探測器和光源設備,包括光電接收二極管、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甚至白光LED。
不久前,LeddarTech宣布推出一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3D Flash激光雷達Leddar Pixell。Leddar Pixell集成了Leddar Tech的專利技術,該技術嵌入了在最先進的LCA2 Leddar EngineTM中,后者由高度集成的Leddar Core片上系統(SoC)和Leddar SP數字信號處理軟件組成。
Leddar Pixell在探測車輛周圍行人、騎自行車的人以及其他障礙物方面可靠性非常高,適用于為確保乘客和弱勢道路使用者(VRU)的安全而研發的感知平臺。該激光雷達是一種最佳的探測Cocoon(車身周圍360°全包覆)解決方案,適用于自動駕駛部署,而且已經被北美和歐洲地區的十幾家領先的自動駕駛汽車供應商采用。
上榜理由:與特斯拉一樣,Leddar Tech在軟件算法上非常厲害,在固態激光雷達領域,Leddar Tech潛力很大。
比如,Leddar Tech光學飛行時間感測技術。Leddar Tech將速度快且解析度極高的類比到數位轉移技術與創新的訊號處理方式結合在一起,從而將時域處理的優勢應用到光學飛行時間感測領域。而基于Leddar Tech光學飛行時間感測技術的激光雷達有著顯著優勢,不僅有著高距離功率比、在能見度低的條件下可有效探測目標,還能使用單個檢測器分辨多個目標。
⑥
Tetra Vue
Tetra Vue是美國一家為無人駕駛汽車捕捉超高分辨率3D圖像的智能科技初創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開發超高分辨率的3D空間測量和成像技術,殺手锏在于更高速、更準確的3D度量。
Tetra Vue的產品主要為3D快閃光激光雷達(3D Flash LIDAR),結合固態感應器,可應用在自駕車領域,可在實際駕駛環境中、并提供高解析畫質的3D影像顯示,提升自動駕駛的操作體驗,未來有可能取代現有的機械式感應器。
其核心技術為“光切片(lights licer)”專利技術,能夠采用時間和距離量測以查找采用標準CMOS傳感器的光強。采用沒有運動元件的固態技術,Tetra Vue的系統通常較其他激光雷達更為高效:可靠性較高,能夠滿足車用要求、低延時、能夠以較低成本在跨度較大的距離內生成超高分辨率的圖像。
上榜理由:相比于其他激光雷達廠商,Tetra Vue的優勢在于更高程度的系統集成。而Tetra Vue旗下的超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數據和圖像也將有助于自動和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對障礙物的有效識別,攻克目前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期間遭遇意外及危險障礙物時的技術難點。
?、?/strong>
TriLumina
TriLumina于2011年成立于美國,主力產品是用于車用激光雷達的固態VCSEL照明模組。其研發的VCSEL照明模組是一種背面發光、倒片封裝的固體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已獲批準或正在申請的專利有36個。TriLumina將VCSEL和多種功能集成在一顆單芯片上,可提高LiDAR(激光雷達)和3D傳感系統的可靠性,并降低系統成本和尺寸。
20197月,TriLumina宣布完成開展運行AEC-Q102一級所需的所有測試,而這意味著TriLumina的VCSEL陣列能夠在-40攝氏度至125攝氏度之間可靠地運行。通過AEC-Q102一級認證還意味著,對于消費和工業應用而言,通過認證的設備非常強大,超過了這些細分市場的品質要求。
相比于目前自動駕駛車輛上昂貴而笨重的激光雷達掃描系統,TriLumina基于VCSEL發射模組的激光雷達,體積小,成本低,更符合自動駕駛市場需求。Trilumina提供的芯片為LiDAR提供了差異化的技術,6個體積小、低成本的激光雷達就可以環繞整車。
上榜理由:TriLumina在VCSEL技術的創新性與落地性上面,都表現得非常優異。未來較大機率因技術產生壁壘,占領部分市場。
?、?/strong>
Quanergy
Quanergy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是一家開發小型固態廉價LiDAR傳感器的公司。其聯合創始人兼CEO Louay Eldada,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光學工程博士,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此前曾經創立了3家公司并出售給了財富100強企業,Quanergy是其創辦的第四家創業公司。
2014年9月Quanery第一款產品M8-1投入使用,當時已經應用在奔馳、現代等汽車廠商的實驗車型上。20185月,Quanery推出OPA固態激光雷達S3,S3不包含移動或振動部件,尺寸僅為90*60*60mm,體積小、功耗低,成本低,且能夠進行電子束控制,可根據實時情境分析動態變化,以提供對周圍環境無法預知的認知。S3的生產線已獲得IATF16949認證,批量生產已開始。
Quanery已經和多家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和Tier1供應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伙伴關系,包括DaimlerAG(戴姆勒集團)、RenaultNissan(雷諾日產)、Hyundai(現代)、Delphi(德爾福)、Sensata(森薩塔)等。近期,又官宣了與吉利合作。
上榜理由:CEO Louay Eldada本身自帶光環,Quanergy自然也金光四鍍。在機械激光雷達當道之際,在大部分人一致看好MEMS激光雷達未來的情況下,Quanergy能通過相控陣激光雷達技術殺出一番天地,實力不容小覷。從技術與產品發展潛力來看,Quanergy未來可期。
Quanery CEO Louay Eldada
?、?/strong>
禾賽科技
2013年,禾賽科技在美國硅谷創立,次年落戶上海;2016年底,禾賽發布第一代原型機;2017年4月,禾賽推出40線激光雷達Pandar40,Pandar40測距遠、精度高、抗震性好、耐高低溫、且價格相對同期競品要低,之后又推出了Pandar64;2019初,又推出PandarGT3.0,在其中使用了自主研發的高速振鏡系統和激光器,產品整體性能更穩定可靠。
上榜理由:禾賽科技產品創新能力強,與多家自動駕駛企業合作,有智能駕駛積累。憑借自主研發的微振鏡和波形加密技術,禾賽科技始終引領傳感器創新的發展方向,目前已擁有200多項專利,客戶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42座城市。在硅谷60多家獲得無人車測試牌照的自動駕駛公司中,超過一半都是禾賽科技的客戶。行業消息顯示,禾賽科技2018出貨金額有數億元人民幣。
⑩
Innoviz
Innoviz成立于2016年1月,是以色列一家激光雷達傳感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Omer Keilaf曾擔任以色列國防部電子研究主管,并在1979年獲得以色列國防獎。公司的核心團隊和技術來自以色列情報總隊精英技術部門。
目前已推出兩款固態激光雷達Innoviz Pro和Innoviz One,并與Tier1供應商德爾福、麥格納、安波福和寶馬等達成了合作。Innoviz Pro是一款固態LiDAR,可為汽車、測繪、機器人等行業服務,Innoviz One是一款汽車級LiDAR,可為L3到L5級自動駕駛提供3D感應。
上榜理由:眾所周知,猶太人充滿智慧。而有著強大技術背景的Innoviz團隊也不例外。
結語分析:
盡管各大研究機構均預測激光雷達市場潛力巨大,但其實今年激光雷達廠商并不好過。先是以色列初創企業Oryx Vision倒閉,后有Velodyne退出中國市場,這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激光雷達市場的“寒冷”。
但這個“寒冷”明顯只是暫時的,是春天來臨的前兆。因為技術、工藝和產品不夠成熟等原因,目前激光雷達存在價格昂貴、體積過大、精度不夠等不足,難以大規模打開市場。但如開頭所說的那樣,隨著自動駕駛、無人機等領域的發展,激光雷達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各大廠商也將迎來重大機遇。同時隨著人們對激光雷達認識的加深,未來將有更多智能產品將越用低成本激光雷達。
而且,隨著更多實力強大企業的加入,激光雷達的發展或將提速。近日,大疆旗下自動駕駛公司Livox覽沃日前發布消息,表示將在CES期間,發布兩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激光雷達,Horizon和Tele-15,并公布正式售價與交付日期。其中Horizon專為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標稱探測距離260米。Tele-15號稱是全球首個探測距離達到500米的車載激光雷達。而更早前,華為也宣布入局激光雷達。
目前國內激光雷達廠商主要專注于生產機械式激光雷達,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速騰聚創均可接單量產,并且在精度和價格上與國外同檔次產品相比擁有優勢。國產企業在固態式方面也有所研發,北科天繪預計將于今年完成研發完成,分別應用于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領域,加速追趕國外企業。按照產品的代差估計,國內激光雷達廠商與國外企業僅有1-2年的差距。
另外,這10家激光雷達廠商中,大部分都有研發固態激光雷達的業務,尤其是初創企業多主攻固態,從中可以看到從機械式到混合固態,再到純固態的趨勢。加上部分機械激光雷達會被更低價的機械激光雷達所取代,最終會形成“機械LiDAR+固態LiDAR”高容量、低成本的完美組合。
未來,隨著激光雷達的發展成熟,體積變小、成本變低、市場需求增大等將走進現實,激光雷達將可以在更多的場景下得到應用,除了自動駕駛、無人機之外,精準農業、娛樂媒體、物流商業應用等場景也將出現越來越多激光雷達的身影。
物是人非i2016 19小時前 能發我資料嗎 我有朋友想采購激光雷達
勾嘴笑走過傷悲只是朦朧惜醉顏 19小時前 激光雷達作為未來無人駕駛的“眼睛”,吸引了無數風投熱情的追捧,催生大量初創公司投身其中,然而各大技術門派最終誰能勝出尚無定論,這注定是一場豪賭,最終只剩幾個寡頭玩家瓜分市場。
apple臉 18小時前 私信您了!
benbencn2003 18小時前 其實我們Neuvition 的固態高分辨率激光雷達也可以關注一下,目前我們的固態激光雷達最高可以做到700線,最遠有效探測距離600m。我們是和Innoviz幾乎同時開始研究基于MEMS固態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
皇甫軒辰溪情義段譽哈利波特挽蘭 18小時前 現在激光雷達消散雜光用的是黑漆技術嗎
據全球市場調研機構IHSMarket預測,2025年全球自動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60萬輛,2035年將達到2100萬輛。而自動駕駛的發展離不開核心零部件激光雷達,據Global Reports Store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激光雷達行業的價值約為4.9億美元,在2017-2025年的預測期內,將以超過17.70%的健康增長率增長。
目前,激光雷達的主要力量大多集中在國外,知名廠商包括有Velodyne、Ibeo、Innoviz、Leddar Tech和Quanergy等。國產激光雷達的公司起步較晚,但近幾年,隨著自動駕駛的火爆,許多有實力有背景的團隊加入到這個領域的研發與拓展中來,也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企業。
下面我們來看看2019全球激光雷達Top10廠商,從“機器之眼”的發展透視自動駕駛的未來趨勢。
2019全球激光雷達Top10
?。ò磿r間排名,不分先后)
信息源于網絡,制圖:傳感器專家網
?、?/strong>
Riegl
Riegl創立于1978年,是一家位于奧地利的激光測量系統公司,有著四十多年的激光產品研發制造經驗,專注于多種波長的脈沖飛行時間激光雷達技術,致力于機載雷達和無人機雷達系統,移動三維激光測圖系統,地面三維激光掃描系統,工業三維激光掃描系統的研發生產。
2004年,RIEGL成功的推出了商業化的機載激光雷達LMS-Q560,這是一款真正意義上提供全回波信號數字化和波形處理的機載LiDAR。之后相繼推出RIEGLVQ-780II、RIEGL VUX-1LR等產品。
Riegl的核心Smart-Waveform技術提供純數字LiDAR信號處理、解決范圍模糊性的獨特方法,實現每個激光束多個目標,測量的最佳分布,校準的幅度和反射率估計值以及系統的無縫集成和校準。Riegl強大的技術實力使得其激光測量產品在世界各地各行各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國內外專注于無人機激光雷達領域的公司主要有Trimble、Innoviz、Riegl、leica、速騰聚創、北醒光子、鐳神智能、北科天繪等。在這些企業中,生產規模最大的和研究能力最強的是Riegl公司,他向許多廠家提供了一系列無人機專用激光雷達。
上榜理由:對于自主避障型激光雷達,Velodyne的優勢是顯然的,而對于跨平臺的高精度高測距激光雷達掃描儀,在無人機領域,Riegl的地位也是不言自喻的。
?、?/strong>
Velodyne
Velodyne成立于1983年,做了34年音響,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術公司。后來業務拓展至激光雷達等領域,一躍成為全球領先的激光雷達供應商。其產品家族以機械激光雷達為主,自2016年起,加入了固態激光雷達的研發,此外,它還生產各種3D光檢測和測距傳感器。其產品家庭包括HDL-64E,HDL-32E,PuckLITE,PuckHi-Res,Ultrapuck,elarray,AlphaPuck,Puckand以及新產品128線機械激光雷達等。
Velodyne在無人駕駛領域的影響力最早來自于2007年DARPA無人車挑戰賽。當年獲得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卡耐基梅隆大學和斯坦福大學使用的正是Velodyne激光雷達。此后,該公司開發的激光雷達被谷歌、百度等涉及無人駕駛的公司廣泛使用。
上榜理由:市場為王,Velodyne 占據了全球激光雷達市場大半江山。放眼全球,Velodyne有著其他廠商無法比擬的優勢——比競爭對手擁有更超清的圖像和更大的產能。
?、?/strong>
Ibeo
來自德國漢堡的Ibeo,在激光雷達領域其實算不上新人了。Ibeo成立于1998年,2000年被傳感器制造商Sick AG收購,Sick AG的激光掃描儀特別出名,此收購可謂是技術大佬的強強聯手。2009年Ibeo脫離Sick AG獨立,2018又被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采埃孚(ZF)收購了40%的股權。
2010年,Ibeo和法雷奧合作開始量產可用于汽車的MEMS固態激光雷達ScaLa。如今第二款固態激光雷達正為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做準備,也已進入量產開發階段。
上榜理由:Ibeo的綜合實力強大,有資金、有技術、有產品、有市場客戶。Ibeo研發的傳感器系統ibeo NEXT,具有長距離和高空間分辨率,可構建高度精確的3D環境模型,并涵蓋道路指引信息、道路設施、標牌、交通信號燈等詳細信息,可迅速記錄、持續更新地圖數據。
?、?/strong>
北科天繪
成立于2005年的北科天繪,13年專注于激光雷達研發和生產,在該領域以深厚的技術底蘊和積累,成為國內激光雷達領域的領軍企業,成為我國實現高端激光雷達裝備自主研發和量產的高新技術企業,或是全球為數不多的具備測量型和導航避障型兩大類激光雷達研制能力的企業。北科天繪通過自主創新,目前已經掌握了激光雷達及信號處理芯片的核心技術。
2015年之前,北科天繪主要為國土勘測、電力巡線、鐵路檢測等研制測繪型激光雷達,在該領域多次填補國內空白,打破國外壟斷。2016年5月,北科天繪率先在國內發布16線束R-Fan導航避障激光雷達,將科研開發延伸至無人駕駛和機器人領域應用。2018,北科天繪對外發布C-Fans—128線固態前裝激光雷達,首創Semi-Flash技術路徑,拉開了激光雷達民用化的大幕,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主流無人物流車都可見其身影。
在技術生產上,經過多年優化調整,如今北科天繪已經完美地將激光雷達信號處理芯片組應用到導航避障型激光雷達上,通過半導體工藝實現多組激光收發裝置同步自動化封裝和組裝,實現量產。
上榜理由:作為國產激光雷達“三劍客”之一,北科天繪已研發出R和C兩個系列混合固態激光雷達產品,拉開了激光雷達民用化的大幕,包括京東物流在內的主流無人物流車都可見其身影。同時,來自意大利、俄羅斯、美國、法國、新加坡等發達國家的激光雷達產品訂單也在不斷上升。2017年北科天繪海外訂單已占公司銷量的10%以上。接下來,北科天繪還將推出基于3D Flash路線的全固態激光雷達,或將能比肩國外激光雷達巨<愛尬聊_百科全書>頭。
?、?/strong>
Leddar Tech
成立于2007年的Leddar Tech,是一家從加拿大視覺圖像研究機構獨立出來的公司,是激光雷達市場最炙手可熱的新創公司之一。Leddar Tech專長于固態激光雷達(光探測和測量)系統的研發,提供固態激光雷達的關鍵元件之一:信號處理集成電路。其獨門武器是軟件算法,據悉,Leddar Tech可以兼容許多低價格的光電探測器和光源設備,包括光電接收二極管、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VCSEL)甚至白光LED。
不久前,LeddarTech宣布推出一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3D Flash激光雷達Leddar Pixell。Leddar Pixell集成了Leddar Tech的專利技術,該技術嵌入了在最先進的LCA2 Leddar EngineTM中,后者由高度集成的Leddar Core片上系統(SoC)和Leddar SP數字信號處理軟件組成。
Leddar Pixell在探測車輛周圍行人、騎自行車的人以及其他障礙物方面可靠性非常高,適用于為確保乘客和弱勢道路使用者(VRU)的安全而研發的感知平臺。該激光雷達是一種最佳的探測Cocoon(車身周圍360°全包覆)解決方案,適用于自動駕駛部署,而且已經被北美和歐洲地區的十幾家領先的自動駕駛汽車供應商采用。
上榜理由:與特斯拉一樣,Leddar Tech在軟件算法上非常厲害,在固態激光雷達領域,Leddar Tech潛力很大。
比如,Leddar Tech光學飛行時間感測技術。Leddar Tech將速度快且解析度極高的類比到數位轉移技術與創新的訊號處理方式結合在一起,從而將時域處理的優勢應用到光學飛行時間感測領域。而基于Leddar Tech光學飛行時間感測技術的激光雷達有著顯著優勢,不僅有著高距離功率比、在能見度低的條件下可有效探測目標,還能使用單個檢測器分辨多個目標。
⑥
Tetra Vue
Tetra Vue是美國一家為無人駕駛汽車捕捉超高分辨率3D圖像的智能科技初創公司,成立于2008年,致力于開發超高分辨率的3D空間測量和成像技術,殺手锏在于更高速、更準確的3D度量。
Tetra Vue的產品主要為3D快閃光激光雷達(3D Flash LIDAR),結合固態感應器,可應用在自駕車領域,可在實際駕駛環境中、并提供高解析畫質的3D影像顯示,提升自動駕駛的操作體驗,未來有可能取代現有的機械式感應器。
其核心技術為“光切片(lights licer)”專利技術,能夠采用時間和距離量測以查找采用標準CMOS傳感器的光強。采用沒有運動元件的固態技術,Tetra Vue的系統通常較其他激光雷達更為高效:可靠性較高,能夠滿足車用要求、低延時、能夠以較低成本在跨度較大的距離內生成超高分辨率的圖像。
上榜理由:相比于其他激光雷達廠商,Tetra Vue的優勢在于更高程度的系統集成。而Tetra Vue旗下的超高分辨率3D激光雷達數據和圖像也將有助于自動和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對障礙物的有效識別,攻克目前自動駕駛車輛在行駛期間遭遇意外及危險障礙物時的技術難點。
?、?/strong>
TriLumina
TriLumina于2011年成立于美國,主力產品是用于車用激光雷達的固態VCSEL照明模組。其研發的VCSEL照明模組是一種背面發光、倒片封裝的固體垂直腔面發射激光器,已獲批準或正在申請的專利有36個。TriLumina將VCSEL和多種功能集成在一顆單芯片上,可提高LiDAR(激光雷達)和3D傳感系統的可靠性,并降低系統成本和尺寸。
20197月,TriLumina宣布完成開展運行AEC-Q102一級所需的所有測試,而這意味著TriLumina的VCSEL陣列能夠在-40攝氏度至125攝氏度之間可靠地運行。通過AEC-Q102一級認證還意味著,對于消費和工業應用而言,通過認證的設備非常強大,超過了這些細分市場的品質要求。
相比于目前自動駕駛車輛上昂貴而笨重的激光雷達掃描系統,TriLumina基于VCSEL發射模組的激光雷達,體積小,成本低,更符合自動駕駛市場需求。Trilumina提供的芯片為LiDAR提供了差異化的技術,6個體積小、低成本的激光雷達就可以環繞整車。
上榜理由:TriLumina在VCSEL技術的創新性與落地性上面,都表現得非常優異。未來較大機率因技術產生壁壘,占領部分市場。
?、?/strong>
Quanergy
Quanergy成立于2012年,總部位于美國加州,是一家開發小型固態廉價LiDAR傳感器的公司。其聯合創始人兼CEO Louay Eldada,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光學工程博士,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是一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此前曾經創立了3家公司并出售給了財富100強企業,Quanergy是其創辦的第四家創業公司。
2014年9月Quanery第一款產品M8-1投入使用,當時已經應用在奔馳、現代等汽車廠商的實驗車型上。20185月,Quanery推出OPA固態激光雷達S3,S3不包含移動或振動部件,尺寸僅為90*60*60mm,體積小、功耗低,成本低,且能夠進行電子束控制,可根據實時情境分析動態變化,以提供對周圍環境無法預知的認知。S3的生產線已獲得IATF16949認證,批量生產已開始。
Quanery已經和多家主要的汽車制造商和Tier1供應商建立了深入的合作伙伴關系,包括DaimlerAG(戴姆勒集團)、RenaultNissan(雷諾日產)、Hyundai(現代)、Delphi(德爾福)、Sensata(森薩塔)等。近期,又官宣了與吉利合作。
上榜理由:CEO Louay Eldada本身自帶光環,Quanergy自然也金光四鍍。在機械激光雷達當道之際,在大部分人一致看好MEMS激光雷達未來的情況下,Quanergy能通過相控陣激光雷達技術殺出一番天地,實力不容小覷。從技術與產品發展潛力來看,Quanergy未來可期。
Quanery CEO Louay Eldada
?、?/strong>
禾賽科技
2013年,禾賽科技在美國硅谷創立,次年落戶上海;2016年底,禾賽發布第一代原型機;2017年4月,禾賽推出40線激光雷達Pandar40,Pandar40測距遠、精度高、抗震性好、耐高低溫、且價格相對同期競品要低,之后又推出了Pandar64;2019初,又推出PandarGT3.0,在其中使用了自主研發的高速振鏡系統和激光器,產品整體性能更穩定可靠。
上榜理由:禾賽科技產品創新能力強,與多家自動駕駛企業合作,有智能駕駛積累。憑借自主研發的微振鏡和波形加密技術,禾賽科技始終引領傳感器創新的發展方向,目前已擁有200多項專利,客戶遍布全球18個國家和地區的42座城市。在硅谷60多家獲得無人車測試牌照的自動駕駛公司中,超過一半都是禾賽科技的客戶。行業消息顯示,禾賽科技2018出貨金額有數億元人民幣。
⑩
Innoviz
Innoviz成立于2016年1月,是以色列一家激光雷達傳感解決方案提供商,其聯合創始人兼董事長Omer Keilaf曾擔任以色列國防部電子研究主管,并在1979年獲得以色列國防獎。公司的核心團隊和技術來自以色列情報總隊精英技術部門。
目前已推出兩款固態激光雷達Innoviz Pro和Innoviz One,并與Tier1供應商德爾福、麥格納、安波福和寶馬等達成了合作。Innoviz Pro是一款固態LiDAR,可為汽車、測繪、機器人等行業服務,Innoviz One是一款汽車級LiDAR,可為L3到L5級自動駕駛提供3D感應。
上榜理由:眾所周知,猶太人充滿智慧。而有著強大技術背景的Innoviz團隊也不例外。
結語分析:
盡管各大研究機構均預測激光雷達市場潛力巨大,但其實今年激光雷達廠商并不好過。先是以色列初創企業Oryx Vision倒閉,后有Velodyne退出中國市場,這都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激光雷達市場的“寒冷”。
但這個“寒冷”明顯只是暫時的,是春天來臨的前兆。因為技術、工藝和產品不夠成熟等原因,目前激光雷達存在價格昂貴、體積過大、精度不夠等不足,難以大規模打開市場。但如開頭所說的那樣,隨著自動駕駛、無人機等領域的發展,激光雷達的市場需求將持續增長,各大廠商也將迎來重大機遇。同時隨著人們對激光雷達認識的加深,未來將有更多智能產品將越用低成本激光雷達。
而且,隨著更多實力強大企業的加入,激光雷達的發展或將提速。近日,大疆旗下自動駕駛公司Livox覽沃日前發布消息,表示將在CES期間,發布兩款專為自動駕駛汽車設計的激光雷達,Horizon和Tele-15,并公布正式售價與交付日期。其中Horizon專為L3/L4級自動駕駛汽車設計,標稱探測距離260米。Tele-15號稱是全球首個探測距離達到500米的車載激光雷達。而更早前,華為也宣布入局激光雷達。
目前國內激光雷達廠商主要專注于生產機械式激光雷達,禾賽科技、北科天繪、速騰聚創均可接單量產,并且在精度和價格上與國外同檔次產品相比擁有優勢。國產企業在固態式方面也有所研發,北科天繪預計將于今年完成研發完成,分別應用于輔助駕駛和高級自動駕駛領域,加速追趕國外企業。按照產品的代差估計,國內激光雷達廠商與國外企業僅有1-2年的差距。
另外,這10家激光雷達廠商中,大部分都有研發固態激光雷達的業務,尤其是初創企業多主攻固態,從中可以看到從機械式到混合固態,再到純固態的趨勢。加上部分機械激光雷達會被更低價的機械激光雷達所取代,最終會形成“機械LiDAR+固態LiDAR”高容量、低成本的完美組合。
未來,隨著激光雷達的發展成熟,體積變小、成本變低、市場需求增大等將走進現實,激光雷達將可以在更多的場景下得到應用,除了自動駕駛、無人機之外,精準農業、娛樂媒體、物流商業應用等場景也將出現越來越多激光雷達的身影。
物是人非i2016 19小時前 能發我資料嗎 我有朋友想采購激光雷達
勾嘴笑走過傷悲只是朦朧惜醉顏 19小時前 激光雷達作為未來無人駕駛的“眼睛”,吸引了無數風投熱情的追捧,催生大量初創公司投身其中,然而各大技術門派最終誰能勝出尚無定論,這注定是一場豪賭,最終只剩幾個寡頭玩家瓜分市場。
apple臉 18小時前 私信您了!
benbencn2003 18小時前 其實我們Neuvition 的固態高分辨率激光雷達也可以關注一下,目前我們的固態激光雷達最高可以做到700線,最遠有效探測距離600m。我們是和Innoviz幾乎同時開始研究基于MEMS固態激光雷達的技術路線
皇甫軒辰溪情義段譽哈利波特挽蘭 18小時前 現在激光雷達消散雜光用的是黑漆技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