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運輸服務需更人性化?
極目新聞消息,近日,一段火車變“凍車”的視頻引發熱議。據白鹿視頻6月28日的一段視頻顯示,6月27日,安徽池州。火車上多名乘客蜷縮在座套下邊保暖避寒。視頻拍攝者汪先生稱,自己凌晨三點乘坐火車,剛上車就看到多名乘客蜷縮在座套下邊避寒。他表示,當時車廂里面太冷了,空調大概二十度,可能工作人員沒有考慮到乘客的感受。
旅客卷縮在座套下避寒
該視頻的評論數過萬。不少網友表示深有體會,就是夏天坐火車時經常會遇到空調溫度過低的情形,一般都會隨身帶件外套。對視頻中乘客蜷縮座套下保暖避寒,有網友說,這一看就是沒有出行經驗的旅客。也有網友認為,如果只有一兩名旅客怕冷,還可以說是體感差異,那么多旅客都怕冷,顯然是空調的問題了,難道來來往往的列車工作人員看不到,就不能把空調溫度調高點?
旅客在座套下避寒
也有網友分析,火車上之所以空調溫度要低些,主要是以冷來壓制各種異味,如果溫度高了,會顯得悶,同時會聞到臭味。
夏季空調溫度通常設置在22℃-26℃之間
據北京日報2023年6月7日的一則報道《98%的人不知道火車空調的那些事……》寫道,列車空調系統有自動調溫功能,車廂內部設有溫度傳感器,能夠實時采集車廂內的溫度,然后根據設定的溫度值,準確地控制送風溫度,夏季空調溫度通常設置在22℃-26℃之間,當車廂內溫度大于設定溫度時,空調就會制冷,當車廂內溫度小于設定溫度時,空調停止制冷。
據介紹,在列車運行途中,動車組隨車機械師會在監控室內,查看全列車廂的溫度,空調運行的實時狀態也會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傳回數據中心,數據分析員會查看空調數據,是否在規定范圍內,及時<愛尬聊_百科大全>排除存在的隱患。
另據《鐵路旅客運輸服務質量第2部分:服務過程》量化指標明確:有空調的列車車內溫度冬季應為18℃~20℃、夏季應為26℃~28℃。
地鐵空調太冷也有反映,多地推出“弱冷”車廂
極目新聞記者注意到,入夏以來,又到了地鐵“冷熱尷尬期”,有人吵著太冷,有人投訴太熱。
對此,據杭州市地鐵集團消息,杭州地鐵已開啟“夏季空調模式”:列車頭尾2節車廂目標溫度設置在26℃,其余中部車廂目標溫度設置在24℃-25℃。后續杭州地鐵會在全線網陸續完善“強冷”“弱冷”車廂標識標牌的張貼,方便乘客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地鐵推出強冷、弱冷車廂
地鐵方面同時表示,由于部分線路列車反復行駛穿梭于地下、地面、高架等各種環境中,不同條件下,環境溫度動態變化,各不相同。
據《周到上海》6月29日報道,有地鐵旅客反映“覺得冷,能否調整空調溫度”,上海地鐵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旅客覺得冷,可以乘坐“弱冷”車廂。
地鐵也有反映空調太冷的問題
據介紹,夏天空調開啟期間,上海地鐵試行“分區調溫”,即同一列車分設“普通”和“弱冷”兩種車廂。其中,在列車車頭和車尾的第一節車廂為“弱冷”車廂,其他車廂均為“普通”車廂。“弱冷”車廂的空調溫度比“普通”車廂的溫度高2℃左右。
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早在2021年,武漢7條地鐵線路試行“同車不同溫”的新服務。據極目新聞報道,當年,武漢地鐵按照分區控制供冷的方式,實現了列車強冷、弱冷的區分:列車車頭和車尾的2節車廂空調溫度調高1℃,為“弱冷車廂”,中間4節車廂維持原有溫度為“強冷車廂”,以滿足乘客的不同需求。
媒體評論:“夏日避寒”不該只是“冷”笑話
對于視頻中反映的“火車乘客蜷縮座套下避寒”這一現象,中國青年報6月29日發表評論認為:“夏日避寒”——在網友頗具調侃意味的討論中,不難感受到大家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和看法。對此,鐵路運營方還需正視普遍存在的乘客呼吁,以更人性化的方式進行溫度調節,提高旅客運輸服務質量。比如,車內晝夜溫度設置應有合理溫差,夜晚睡覺時不宜將溫度調至過低;參照一些地方軌道交通的做法,提供強冷、弱冷等不同車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