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局勢難有很大改觀?
上觀新聞消息,一如兩年半前突遭扣押時的命運急轉,兩年半后,身負33年刑期的昂山素季意外接到一道特赦令,命運似乎又迎來新的轉折。
8月1日,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布特赦令,共赦免近8000名囚犯。緬甸原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和原總統溫敏分別獲減刑6年和4年。
近一個月來,首次獲準與外國官員會面、由被監禁狀態轉為軟禁于政府宅邸,如今又獲特赦減刑,昂山素季的狀態似乎正在一步步由緊向松轉變。
這一系列變化何以發生?是否預示著自2021年2月政局突變以來,緬甸國內局勢正在出現微妙變動?
繩索在松動?
今年以來,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已多次頒布特赦令。但是,本月特赦卻觸及昂山素季和溫敏這兩位緬甸前領導人的刑期,分外引人注目。據悉,減刑后,昂山素季所剩刑期20余年,溫敏的刑期不足10年。
國家管理委員會表示,頒布多個特赦令是為慶祝緬甸傳統節日及出于人道主義、民族團結和國內和平及國家間關系等考慮。
時間回到2021年2月1日。當時,昂山素季及部分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局勢風云突變。
扣押緣起軍方與民盟對2020年大選結果的爭執。
在2020年11月舉行的聯邦議會選舉中,民盟繼2015年贏得大選后再次獲勝,包攬半數以上議席。
然而,軍方認為大選存在舞弊行為,要求展開調查,并推遲召開新一屆聯邦議會會議。但民盟予以拒絕。
遭軍方扣押后,昂山素季等人被起訴,面臨多項罪名指控。昂山素季本人刑期高達33年。
兩年多來,昂山素季一直被關押在緬甸首都內比都一座監獄的附屬場地中。
直至上月,一名泰國外交官的罕見來訪打破了幽禁。
據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敦透露,他與昂山素季在7月9日舉行了私人會面,持續一個多小時。
這是昂山素季被監禁兩年多來首次獲準與外國政府高級官員會面。
敦說,昂山素季健康狀況良好,支持通過對話幫助解決緬甸國內危機。
除了探望昂山素季,訪緬期間,敦還與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主席敏昂萊舉行會談。
2021年2月政局突變后,國家權力被移交給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國防軍總司令部又宣布成立國家管理委員會,敏昂萊任委員會主席。
窗戶打開一道縫隙后,陽光就穿隙而入。
據悉,昂山素季于7月24日晚被轉移到政府大樓的宅邸內。盡管昂山素季仍將被軟禁,但是,不少媒體以“昂山素季出獄”的措辭來報道,欲傳遞一種明顯的變化信號。
接著,就是8月1日的特赦減刑。一連串動向似乎顯露出,捆綁在昂山素季身上的繩索在一點一點松動。
為何緩和姿態?
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亞洲地區研究教研室教授宋清潤認為,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對昂山素季的態度與舉措之所以接連出現軟化跡象,或出于幾方面考慮。
一是回應內外呼吁,緩解壓力。兩年半來,緬甸國內各派力量及國際社會頻頻向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呼吁甚至施壓,要求推動緬甸和解進程。
二是推動國家持續實現和解與和平,緩解政治、外交、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困境。
自2021年2月政局突變以來,緬甸總體形勢有所改善。安全局勢有所好轉,經濟在逐步恢復,社會動蕩緩解。
但是,局部沖突、暴力襲擊仍時有發生;經濟經過新冠疫情、國內政局變化、西方制裁等因素綜合打擊后,雖有企穩跡象,但基礎依然脆弱。當前,高通脹、一些外資撤資、就業機會減少等問題猶存,民生依舊艱難。外交也出現復雜局面,陷入2011年來最大困境。
“最新和解舉措有利于改善緬甸與國際社會關系、吸引投資、拓展對外貿易、促進與國際社會的人員交往。”
三是為新的大選做好準備,持續推進政治轉型。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與昂山素季的對話與和解是緬甸和解和平進程的關鍵組成部分,而雙方能否持續對話、推動和解對緬甸內部和解、和平、大選等進程都有重要影響。
云南省東南亞研究會會長瞿健文分析稱,緬甸軍方對昂山素季緩和姿態,除了有緩解國內外壓力的考慮,還希望通過向昂山素季釋放善意,借助其影響力來緩和國內矛盾和緊張局勢,并為大選贏得緩沖時間。
“政局突變兩年多來,緬甸國內局勢更趨復雜。”瞿健文說,民盟政府被推翻后,成立了影子政府,人民保衛軍又“異軍突起”,與緬甸國防軍的抗爭迄未停止。緬甸國防軍不僅與少數民族武裝的沖突在持續,還面對人民保衛軍的挑戰,國內矛盾異常激烈。
此外,緬甸軍方之所以對昂山素季松綁,也離不開國際社會背后的努力和發揮的建設性作用。包括東盟、聯合國,以及中方也一直與緬甸各方保持接觸,積極勸和促談。
大選再被延遲
外界還注意到,就在對昂山素季和溫敏給予“寬大處理”的前一天,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周一決定,將緊急狀態再延長6個月,這意味著大選將再度被推遲。
2021年2月,當軍方對民盟采取行動后,宣布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并承諾在一年后重新舉行大選,國家權力也將移交給新當選的政黨。然而,同年8月,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表示,將于2023年下半年重新大選。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周一在一份聲明中稱:“為了舉行自由公正的選舉,也為了能夠在沒有任何恐懼的情況下投票,仍然需要在安全方面作出必要的安排,因此需要延長緊急狀態。”
宋清潤認為,延遲大選緣于各項條件尚不成熟。
一是安全局勢仍有隱患。在局部地區、在某些敏感時刻仍會爆發沖突,在當前局勢下,難以充分確保競選、投票、計票等活動能夠安全進行。
二是和解進程尚未取得讓各方滿意的成效。
三是就大選時間、包容性等問題,主要派別尚未達成共識。
四是選前人口普查以掌握選民數據、各政黨重新注冊后開展選前準備等選前必要步驟和準備工作尚未完成。
“今年舉行大選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只要條件具備,大選遲早會選,只是時間早晚問題。”
瞿健文也表示,至少短期內看不到大選的跡象。重啟大選基于三個條件,經修訂后、受到公認的憲法和選舉法,以及相對和平的社會環境,這三條目前緬甸都不具備。
和解進程現曙光?
兩年多來,除了審判、量刑時偶爾出現在新聞中,被監禁的昂山素季幾乎消失于公眾視野。
現在,因為獲得減刑,昂山素季重回輿論中心。
作為緬甸舉足輕重的政治人物,昂山素季出現的細微變化會否預示著緬甸局勢正在醞釀其他變化?甚至昂山素季本人的命運也將來到一個新的分水嶺?
在宋清潤看來,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向昂山素季釋放的善意跡象顯示出,緬甸國內和解進程出現曙光和進展。這些跡象在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延續,不排除出現新的和解舉措。
國內層面,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官員或者與政府關系較好的派別與人士或許會與昂山素季持續對話;
國際層面,除了此前探視的泰國副總理兼外長,未來東盟或其他組織、國家的政要或相關人士也可能與昂山素季會面。
不過,宋清潤對緬甸和解進程持謹慎樂觀態度。這一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會有波折反復。其走向如何需要觀察和解力度、速度、范圍會有多大。比如各方在未來大選中仍會激烈爭奪政治權益,獲勝政黨未來組建政府及政治權力分配格局是否具有包容性并令各方滿意,仍將影響緬甸政局和政治轉型進程的穩定性。“但是,緬甸政治轉型是各方共識,大方向不會逆轉。”
對于昂山素季的未來政治前景、民盟能否參加新大選,宋清潤認為將取決于多個因素:各方政治利益需要與利益協調情況、各方談判與互動氣氛和成果、和解進展情況,等等。
瞿健文對緬甸局勢前景較為悲觀。
在他看來,有一點松動跡象是好事,但是不必抱有太高期望。
一來,軍方目前向昂山素季作出的姿態非常有限,從法律意義上說,昂山素季仍在服刑。目前,任何變化都未觸及政治和解進程的核心所在,即修改憲法、選舉法。
二來,2021年的政局突變使得緬甸的和解進程變得更為復雜。
過去提起緬甸和解,指的是民族和解、政治轉型,并且是在政治轉型過程中逐步完成民族和解。現在,政治轉型遇挫。“在推動政府與少數民族武裝和解之前,還必須化解軍方與民盟的矛盾。但是,從目前局勢看,各派別比過去更難達成政治共識,民族和解更是遙遙無期。”
“至少幾年內,緬甸局勢難有很大改觀。”<愛尬聊_百科詞條>瞿健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