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變一周后 尼日爾經歷了什么??
澎湃新聞想想,當地時間8月1日,政變發生一周后,尼日爾過渡軍政府發言人通過國家電視臺宣布,即日起,尼日爾重新開放與阿爾及利亞、布基納法索、馬里、利比亞和乍得5個鄰國的陸地與空中邊界。
據半島電視臺8月2日報道,尼日爾重新開放的邊界主要位于偏遠沙漠地區。由于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施加的制裁,尼日爾的主要貿易和商業入口仍<愛尬聊_創建詞條>然處于關閉狀態。
尼日爾于7月26日突發軍事政變,總統衛隊部分軍人拘押民選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宣布解除其總統職權,由軍方成立的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接管國家權力,同時關閉邊界。這場政變遭到多國強烈譴責,并引發歐美、非洲國家等多方強烈反應,也導致人們對西非薩赫勒地區產生更廣泛沖突的擔憂。而尼日爾發生政變一周以來,這個貧窮而動蕩的西非國家到底經歷了什么?
政變伊始
據半島電視臺8月2日報道,7月26日,尼日爾總統官方賬號在社交平臺X上表示,總統衛隊成員試圖對抗總統穆罕默德·巴祖姆,顯然是企圖政變,并警告說如果他們不退讓,尼日爾軍隊隨時準備攻擊他們。隨后,總統衛隊將巴祖姆軟禁在首都尼亞美的總統府內,不過總統及其家人安然無恙。而當總統支持者試圖接近總統府時,遭到了總統衛隊驅散。
在總統被扣押的消息傳出幾小時后,一群士兵出現在尼日爾國家電視臺上,宣布巴祖姆政府已經被推翻。尼日爾軍隊發言人阿馬杜·阿卜杜拉曼上校宣稱,“國防和安全部隊決定結束你們所熟悉的政權”,國家邊境已經關閉,全國范圍內實行宵禁,所有國家機構都已暫停運作。
半島電視臺報道稱,7月27日,巴祖姆在社交平臺X上發表政變后的首次講話,稱“將捍衛來之不易的成果”,并表示“所有熱愛民主和自由的尼日爾人都如此希望”。
尼日爾總統衛隊隊長、政變領導人阿卜杜拉赫曼·蒂亞尼7月28日在國家電視臺上宣布就任保衛祖國國家委員會主席,自封為過渡政府首腦。
在首都尼亞美,支持政變的人士聚集在國民議會前,一些人則前往執政黨——尼日爾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的總部,該黨總部遭到洗劫并被縱火焚燒,黑煙直沖云霄。
西共體威脅武力干預
尼日爾總統巴祖姆的被軟禁引發了周邊各國的不同反應。
西共體7月30日對尼日爾軍政府發出嚴厲警告,表示如果尼日爾政變領導人不在7月30日起的一個星期內釋放并恢復巴祖姆的總統職位,將不排除“使用武力”。西共體政治事務、和平與安全專員阿卜杜勒-法托·穆薩表示,“軍事干預是最后的選擇,也是最后的手段,但我們必須為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準備。”此外,西共體還對參與政變的官員及其家人以及參與此類官員設立的任何機構或政府的平民實施了旅行禁令和資產凍結。
政變后,法國和歐盟也切斷了對尼日爾的財政援助。
布基納法索和馬里則表達了對尼日爾軍政府的聲援,并表示不會參與西共體針對尼日爾的任何措施,稱制裁是“非法、不合法和不人道的”。同時,兩國在8月1日的聯合聲明中表示,對尼日爾的任何軍事干預都將被視為對兩國宣戰。
幾內亞7月31日也表達了對尼日爾軍政府的聲援,表示不會參與針對尼日爾的制裁。幾內亞臨時總統馬馬迪·敦布亞贊揚了尼日爾民眾,并表示“非法和不人道”的制裁將導致西共體的瓦解。他警告說,軍事干預將導致一場“可能遠遠超出尼日爾范圍”的人類災難。
有人歡喜有人愁
尼日爾軍事政變發生后,數百名歐洲國家的公民開始從尼日爾撤離。
法國派出的兩架空客A330飛機于8月2日下午抵達尼日爾首都尼亞美機場。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法國民眾提著行李箱在尼日爾迪奧里哈馬尼國際機場入口處排隊,而法國士兵則在現場組織撤離。法國外交部長凱瑟琳·科隆納表示,包括12名嬰兒在內的至少262人已順利登機離開尼日爾。
同時,歐洲其他國家也在努力撤離本國公民或選擇與法國合作。德國和西班牙都在努力將公民撤離出尼日爾,而英國則表示將與當地的少數英國公民保持聯系,并與法國進行合作。英國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萊弗利8月2日晚在尼日爾鄰國尼日利亞發推文稱,第一批英國國民已搭乘法國航班安全離開尼日爾。
據法新社報道,意大利外交部表示,尼日爾全國約有500名意大利人,其中約有90人在首都尼亞美。
據《衛報》8月3日報道,美國國務院2日表示,在尼日爾總統衛隊發動政變后,美國方面下令撤離美國駐尼日爾大使館的一些工作人員和家屬。不過,大使館將繼續開放,高級領導層也將繼續保留在工作崗位上。
值得注意的是,自政變發生以來,部分尼日爾民眾對西方國家的敵意日益增強,俄羅斯色彩突然開始出現在尼日爾街頭。7月30日,數千人參加了首都尼亞美舉行的抗議活動,一些人揮舞著俄羅斯國旗,甚至襲擊了法國大使館。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一位居住在尼日爾第二大城市津德爾的尼日爾商人向記者透露,“我是親俄羅斯的,我不喜歡法國。”他說,“他們剝削了我國的所有財富,如鈾、石油和黃金。最貧窮的尼日爾人因為法國而無法保證一日三餐。”
但同樣住在津德爾的農民穆塔卡則駁斥了這一觀點,并表示政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壞消息。“我不支持俄羅斯人來到這個國家,因為他們都是歐洲人,沒有人會幫助我們。”他說,“我愛我的國家,希望我們能夠和平相處。”
據半島電視臺報道,私人軍事集團瓦格納的負責人葉夫根尼·普里戈任對尼日爾政變表示歡迎,并愿意讓他的戰士為維持尼日爾的秩序提供服務。
據悉,尼日爾現有人口2440萬,其中五分之二的民眾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每天的生活費不足2.15美元。尼日爾境內建有法國軍事基地,同時是世界第七大鈾生產國。尼日爾鈾產量的四分之一會流向歐洲,尤其是它的前宗主國法國。